姒芒



【上古三皇五帝】【三皇】【五帝

 

夏朝(xià cháo)             夏朝帝王世系     


【基本信息】

所处时代:夏朝

本名:姒芒

别名:芒、帝芒、姒荒 
民族族群:华夏族

都城:极可能为斟鄩(偃师二里头)‌,次选为帝丘(濮阳)(有争议...)
在位时间:前1789年 - 前1732年

生卒:
陵墓:

前任:姒槐

继任:姒泄


 

【个人简介】

            芒,又称帝芒,是夏朝第九任君主,槐之子。其事迹见载于《周礼·大宗伯》,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君王之一。作为夏朝的重要统治者,芒在位期间致力于巩固王权、发展农业、安定民生,为夏朝的繁荣与延续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统治不仅体现了早期国家治理的雏形,也展现了古代帝王在治国安邦方面的智慧与远见。芒的生平虽史料有限,但在后世文献的记载中仍可见其作为一代君王的风采与影响。

 


 

【人物生平】

         槐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治理有方,大约执政四十四年后因病去世,结束了他颇具政绩的统治时期。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迎来了新一任君主的登基。 槐的儿子姒芒继承王位,成为新一代的统治者。继位之初,姒芒便主持举行了一场庄重而隆重的祭祀黄河的仪式。这一仪式不仅是对自然神灵的敬仰,更是新王即位后向天地昭告其正统地位的重要象征。 在祭典中,除了按照传统将猪、牛、羊等牲畜投入河中作为供奉,姒芒还特别将当年帝赐予大禹、象征治水成功的“玄圭”——一块黑色的玉圭,一同沉入河水中。这一举动表达了他对先祖功绩的追思与敬仰,也寄托了他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这种将珍贵物品沉入河中的祭祀方式,被称为“沉祭”,自夏朝起便流传下来,成为古代重要的祭祀传统之一。

          据史料记载,沉祭的仪式历经千年而不衰,直至周代依然盛行,成为帝王与天地沟通、祈求国运昌隆的重要礼制。 在完成祭河仪式后,姒芒还曾巡游至东海之滨,在那里他亲自捕获了一条体型巨大的鱼。这一事件被群臣视为祥瑞之兆,纷纷向姒芒表示祝贺,认为这是河神的恩赐,预示着国家的安定与昌盛。他们认为,如此吉兆必将保佑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展现了姒芒作为新君的威仪与德行,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文献记载】

      关于芒的史料记载,最早可见于中国古代的重要礼制典籍之中。

        《周礼·大宗伯》有云: “以狸沉祭山川林泽。” 这里的“狸沉”指的是将祭品埋入地或沉入水,以表达对自然神灵的敬意与祭祀方式。郑玄在其注释中对此进行了详细解释: “祭山林曰埋,川泽曰沉。” 意思是说,祭祀山林之时,将祭品埋于地中;而祭祀江河湖泽之时,则将祭品沉入水中。这种因地制宜的祭祀方式,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顺应。

            《仪礼·觐礼》中也有相关记载: “祭川,沉。” 这进一步印证了古代在祭祀河流等水体时,采用“沉”这一仪式形式的普遍性与规范性。

           这些文献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山川林泽等自然元素的崇拜传统,也展示了祭祀礼仪的系统性和文化内涵,是研究古代宗教信仰与礼制文化的重要史料。


 

【家庭成员】

祖父‌:‌姒杼‌(夏朝第七任君主),以征战东夷、发明铠甲著称‌
‌父亲‌:‌姒槐‌(夏朝第八任君主),在位期间平定九夷叛乱,稳固夏朝统治‌
儿子:‌姒泄‌(夏朝第十任君主),继位后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并分封夷族首领强化控制‌
‌孙子:‌姒不降‌(姒泄之子,夏朝第十一任君主),在位期间夏朝达到疆域巅峰‌

 

姒芒个人世系:

         001燧人氏,002伏羲 ,003少典,004黄帝 ,005昌意,006颛顼,007,→008→009→010姒中康~姒相~012姒少康~013 ~014  槐~015 ~传位于 泄

【其他阅读】
=======

姒芒(sì máng‌)~夏朝第九代君主

2025年7月30日 18:55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夏朝    姒芒(sì máng‌)~夏朝第九代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