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五十一年,公元251年,农历辛未(羊)年,天干五行属金。魏齐王曹芳嘉平三年,蜀汉后主刘禅延熙十四年,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四年,太元元年。
公元二百五十一年
公元251年,农历辛未(羊)年,天干五行属金
(年号:嘉平(249年四月初八-254年十月)三国时期曹魏君主魏齐王曹芳的第二个年号,曹魏政权的第六个年号。
(年号:延熙(238年-257年)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二个年号,,蜀汉政权第三个年号,
(年号:赤乌(238年八月/九月-251年四月)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第四个年号,称帝第三个年号,孙吴政权第四个年号。赤乌十四年四月改元太元元年。
【在位黄帝】
【曹魏】第三任,邵陵厉公曹芳(239年1月22日 -254年11月2日)
【朝代】
三国·曹魏:220年12月11日至266年2月8日。
三国·蜀汉:221年5月15日至263年12月23日。
三国·孙吴:229年5月23日至280年5月1日
公元251年2月8日
农历:251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382年2月27日,波斯历:前372年11月18日,星期:星期六,干支:辛未年 庚寅月 丁未日,属相:羊,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六九第2天,儒略日数:1812774
【逝世名人】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权臣、政治家、军事家。
邓芝(?——251)字伯苗,义阳新野人,东汉司徒邓禹之后,汉末入蜀。
吕汉字(?——251),字季阳,南阳人。少孤,好读书弹琴。刘备定益州,辟吕汉字为典曹都尉。
孙资(?——251),字彦龙,太原人。曹操辟为县令,参丞相军事,魏国建,与刘放俱为秘书郎。
罗马皇帝德基乌斯~在阿布里图斯战役中被哥特王克尼瓦杀死。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魏纪
邵陵厉公中嘉平三年(辛未,公元二五一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击吴兵,皆破之,降者数千口。
三月,以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以王昶为征南大将军。
壬辰,大赦。
太尉王凌闻吴人塞涂水,欲因此发兵,大严诸军,表求讨贼:诏报不听。凌遣将军杨弘以废立事告兗州刺史黄华,华、弘连名以白司马懿,懿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先下赦赦凌罪,又为书谕凌,已而大军掩至百尺。凌自知势穷,乃乘船单出迎懿,遣掾王彧谢罪,送印绶、节钺。懿军到丘头,凌面缚水次,懿承诏遣主簿解其缚。
凌既蒙赦,加恃旧好,不复自疑,径乘小船欲趋懿。懿使人逆止之,住船淮中,相去十馀丈。凌知见外,乃遥谓懿曰:“卿直以折简召我,我当敢不至邪,而乃引军来乎!”懿曰:“以卿非肯逐折简者故也。”凌曰:“卿负我!”懿曰:“我宁负卿,不负国家!”遂遣步骑六百送凌西诣京师,凌试索棺钉以观懿意,懿命给之。五月,甲寅,凌行到项,遂饮药死。
懿进至寿春,张式等皆自首。懿穷治其事,诸相连者悉夷三族。发凌、愚冢,剖棺暴尸于所近市三日,烧其印绶、朝服,亲土埋之。
初,令狐愚为白衣时,常有高志,众人谓愚必兴令狐氏。族父弘农太守邵独以为:“愚性倜傥,不修德而愿大,必灭我宗。”愚闻之,心甚不平。及邵为虎贲中郎将,而愚仕进已多所更历,所在有名称。愚从容谓邵曰:“先时闻大人谓愚为不继,今竟云何邪?”邵熟视而不答,私谓妻子曰:“公治性度,犹如故也。以吾观之,终当败灭,但不知我久当坐之不邪,将逮汝曹耳。”邵没后十馀年而愚族灭。
愚在兗州,辟山阳单固为别驾,与治中杨康并为愚腹心。及愚卒,康应司徒辟,至洛阳,露愚阴事,愚由是败。懿至寿春,见单固,问曰:“令狐反乎?”曰:“无有。”杨康白事,事与固连,遂收捕固及家属皆系廷尉,考实数十,固固云无有。懿录杨康,与固对相诘,固辞穷,乃骂康曰:“老佣!既负使君,又灭我族,顾汝当活邪!”康初自冀封侯,后以辞颇参错,亦并斩之。临刑,俱出狱,固又骂康曰:“老奴!汝死自分耳。若令死者有知,汝何面目以行地下乎!”
诏以扬州刺史诸葛诞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
吴主立潘夫人为皇后,大赦,改元太元。
六月,赐楚王彪死。尽录诸王公置鄴,使有司察之,不得与人交关。
秋,七月,壬戌,皇后甄氏殂。
辛未,以司马孚为太尉。
八月,戊寅,舞阳宣文侯司马懿卒。诏以其子卫将军师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初,南匈奴自谓其先本汉室之甥,因冒姓刘氏。太祖留单于呼厨泉之鄴,分其众为五部,居并州境内。左贤王豹,单于于扶罗之子也,为左部帅,部族最强。城阳太守邓艾上言:“单于在内,羌夷失统,合散无主。今单于之尊日疏而外土之威日重,则胡虏不可不深备也。闻刘豹部有叛胡,可因叛割为二国,以分其势。去卑功显前朝而子不继业,宜加其子显号,使居雁门。离国弱寇,追录旧勋,此御边长计也。”又陈“羌胡与民同处者,宜以渐出之,使居民表,以崇廉耻之教,塞奸宄之路。”司马师皆从之。
吴立节中郎将陆抗屯柴桑,诣建业治病。病差,当还,吴主涕泣与别,谓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
是时,吴主颇寤太子和之无罪,冬,十一月,吴主祀南郊还,得风疾,欲召和还;全公主及侍中孙峻、中书令孙弘固争之,乃止。吴主以太子亮幼少,议所付托,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吴主嫌恪刚很自用,峻曰:“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乃召恪于武昌。恪将行,上大将军吕岱戒之曰:“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岱无以答,时咸谓之失言。
虞喜论曰:夫托以天下,至重也;以人臣行主威,至难也。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吕侯,国之元耆,志度经远,甫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见拒;此元逊之疏,机神不俱者也!若因十思之义,广咨当世之务,闻善速于雷动,从谏急于风移,岂得殒首殿堂,死于凶竖之刃!世人奇其英辩,造次可观,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昔魏人伐蜀,蜀人御之,精严垂发,而费祎方与来敏对棋,意无厌倦。敏以为必能办贼,言其明略内定,貌无忧色也。况长宁以为君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蜀为蕞尔之国,而方向大敌,所规所图,唯守与战,何可矜己有馀,晏然无戚!斯乃祎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循所害,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往闻长宁之甄文伟,今睹元逊之逆吕侯,二事体同,皆足以为世鉴也。
恪至建业,见吴主于卧内,受诏床下,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孙弘领少傅;诏有司诸事一统于恪,惟杀生大事,然后以闻。为制群官百司拜揖之仪,各有品序。又以会稽太守北海滕胤为太常。胤,吴主婿也。
十二月,以光禄勋荥阳郑冲为司空。
汉费祎还成都,望气者云:“都邑无宰相位。”乃复北屯汉寿。
是岁,汉尚书令吕乂卒,以侍中陈祗守尚书令。
【公元二百五十一年大事记】
吴改元太元
吴赤乌十三年(251)五月,孙权以“神人授书,告以改元、立后”,遂改是年为太元元年,立太子孙亮母潘夫人为皇后,大赦。
司马懿卒
魏嘉平三年(251)八月初五,太傅司马懿卒,年七十三岁。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县人。出身于世族,汉京兆尹司马防之第二子。少时有奇节,聪明博学,被当时名士赞为“非常之器”。汉建安六年(201)汉司空曹操闻而辟之,司马懿辞以风痹,不能起居,不就,曹操使人夜间去刺杀他,试其真伪。懿于刀下坚卧不动,得免。及曹操为丞相(建安十三年),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并令使者,如懿仍不就,便收其下狱。懿惧而就职。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转主簿。魏国建,迁太子中庶子。为曹丕信重,时与陈群、吴质、朱铄号为四友。迁军司马。曹丕即位,转 丞相长史,累迁至侍中、尚书右仆射,转抚军,加给事中,录尚书事。魏明帝即位,任大将军,率军驻长安,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拒诸葛亮北伐。魏青龙三年(235)迁太尉,魏景初二年(238),率军攻辽东,杀公孙渊。次年明帝睿卒,受遗诏与曹爽共同辅政,任侍中、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寻转太傅。魏正始十年(249)发动高平陵事变,从此曹魏政权归于司马氏集团掌握。卒葬首阳山。司马懿内忌而外宽,残忍多权变,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曹操曾对曹丕讲:“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丕与懿相善,每相全佑,故免。懿于是勤于职守,夜以忘眠,曹操意遂安。及杀曹爽,其支党夷三族,男女无少长,连姑表姐妹已嫁人者皆杀之。懿卒谥文侯,后改谥宣文侯;晋国建,追尊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上尊号曰宣皇帝,陵曰高原陵,庙号晋高祖。
司马师专魏朝政
魏嘉平三年(251)八月,诏以司马懿长子卫将军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次年正月,以司马师为大将军。司马师遂专魏国政。
诸葛恪总统吴国军政大事
吴太元元年(251)十二月,天帝孙权病,以太子孙亮年幼,议有所托付。侍中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权嫌恪刚狠自用,峻认为当时朝臣之才,无及恪者。权遂召恪从武昌诣建业。恪受诏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总统军国大事。
魏以皇甫隆为敦煌太守
魏嘉平(249——254)中,皇甫隆任魏敦煌太守。时敦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不知耧、犁,不知用水,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隆乃教民耧、犁、灌溉,岁终统计,省工过半,而得谷加五成,敦煌遂丰。皇甫隆,安定(今宁夏固原)人,生卒不详。
吴大风灾
吴太元元年(251)八月,吴遇大风灾,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约合一.八九米,吴尺一尺合今二十四.八厘米),吴高陵松柏被风拔起,城门被风吹倒。
邓艾献御羌胡之策
魏嘉平三年(251)八月,城阳(今山东营县)太守邓艾上御羌胡之策,建议分左部匈奴为二部,以弱其势;追封去卑之子,使居雁门;羌、胡与民杂居者,逐渐分出。司马师皆从之。
孙资卒
孙资(?——251),字彦龙,太原人。曹操辟为县令,参丞相军事,魏国建,与刘放俱为秘书郎。曹丕即位,以为中书令。曹睿病重,孙资与刘放共谋以曹爽、司马懿辅政。正始七年,以年老逊位。曹爽被杀后,复以为侍中,领中书令。嘉平二年(250),复逊位,卒谥贞侯。
吕汉字卒
吕汉字(?——251),字季阳,南阳人。少孤,好读书弹琴。刘备定益州,辟吕汉字为典曹都尉。累迁新都、绵竹令,政绩惠闻,官汉中太守时,兼领督农,供继军粮。诸葛亮卒,累迁蜀郡太守。时蜀郡户口众多,士卒多有逃亡。汉字到官,数年之中,搜检漏脱自出者万余口。入为尚书,代董允守尚书令。汉字治身检约,少言廉靖,然执法刻深,好用文俗吏。既卒,蜀以侍中陈祗守尚书令。
邓芝卒
邓芝(?——251)字伯苗,义阳新野人,东汉司徒邓禹之后,汉末入蜀。刘备定益州,芝时为郫氐阁督,刘备至郫与语,大奇之,擢芝为郫县令,迁广汉太守,入为尚书。刘备卒后,诸葛亮以邓芝为使使吴,重结蜀吴联盟。孙权与亮书云:“和合二国,唯有邓芝”。及亮北驻汉中,以芝为监军,亮卒,迁前军师前将军,督江州(今四川重庆)。蜀延熙六年(243)迁车骑将军,十一年,率兵镇压涪陵(今四川彭水)民起事。芝为大将军二十余年,赏罚明断,关心士卒,然性刚。衣食皆仰于官,不治私产,卒后家无余财。
孙权为神巫王表建第舍
吴临海罗阳县(今浙江瑞安)有王表,时称神。传王表语言饮食,与人无异,然不见其形。有一婢,名纺织。吴太元元年(251)五月,吴帝孙权遣中郎李崇迎王表,授表为辅国将军罗阳王,七月,李崇与王表至建业,孙权为王表于苍龙门外建第舍,数使近臣送酒食。王表说水旱小事,往往有验。次年二月,诸将吏数至王表处请降福,王表逃。
【两汉诗词】
赋得观涛诗
[两汉] 徐防
云容杂浪起,楚水漫吴流。
渐看遥树没,稍见远天浮。
渔人迷旧浦,海鸟失前洲。
不测沧溟旷,轻鳞幸自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