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五十七年,公元257年,农历丁丑(牛)年,天干五行属火。魏齐王曹髦甘露二年。蜀汉后主刘禅延熙二十年,【(吴少帝、吴废帝、会稽王)太平二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201年--300年    公元二百五十七年,公元257年,农历丁丑(牛)年,天干五行属火。魏齐王曹髦甘露二年。蜀汉后主刘禅延熙二十年,【(吴少帝、吴废帝、会稽王)太平二年。






公元二百五十七年




公元257年,农历丁丑(牛)年,天干五行属火

曹魏】洛阳)4,魏高贵乡公曹髦甘露二年

年号:甘露(256年六月-260年五月),是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君主魏高贵乡公曹髦的第二个年号。,曹魏政权的第八个年号。

蜀汉】成都)孝怀帝刘禅延熙二十年

年号:延熙(238年-257年)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二个年号,,蜀汉政权第三个年号,

孙吴】建业)2.吴少帝.孙亮太平二年

年号:太平(256年十月初六--258年)三国时期孙吴第二位皇帝会稽王孙亮的第三个年号,东吴政权第九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南匈奴】21.刘豹(挛鞮豹),(曹操所立)(216-279年)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二任国王.中川王(然弗)(248 年 - 270 年)

鮮卑】索头部,15任首领.神元皇帝拓跋力微219-277年在位‌

【世纪】3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954年
【年代】三国蜀汉,三国魏,三国吴,西晋武帝(司马炎)

【在位黄帝】

曹魏】第四任,高贵乡公曹髦(254年11月2日-260年6月2日在位)

蜀汉】后主孝怀帝刘禅(223年五月-263年在位)

孙吴】2.吴少帝孙亮(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

【年号】甘露,延熙,太平

【朝代】

三国·【人物】曹魏:220年12月11日至266年2月8日。

三国·【人物】蜀汉:221年5月15日至263年12月23日。

三国·【人物】孙吴:229年5月23日至280年5月1日 


公元257年2月1日

农历:257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376年4月27日,波斯历:前366年11月12日,星期:星期日,干支:丁丑年 辛丑月 壬申日,属相:牛,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五九第5天,儒略日数:1814959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卢毓,(183年-257年),字子家,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东汉大儒卢植幼子。甘露元年,任司空,进爵容城侯。次年逝世,谥号为成。

【家族成员】

父亲:卢植,东汉大儒,南中郎将,追封良乡侯

【子女】
卢钦,西晋尚书仆射。
卢珽,曹魏泰山太守,西晋尚书

卢简
卢氏,卢毓之女,嫁华表子华廙。卢毓典选举事,因避嫌而不举华廙,令华廙三十五岁仍未能任官。【世系详见......

       朱异,(?—257年9月26日 [10] ),字季文,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 。出身吴郡朱氏。太平二年(257年),率军援救诸葛诞因军中缺粮而引兵撤退,孙綝大怒,于九月己巳日(9月26日)在镬里将其杀害。
【家庭成员】
父亲: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封嘉兴侯。
叔父:朱据,官至骠骑将军、丞相,封云阳侯。

     乐綝,(195~257年),字号不详,阳平郡卫国县(今河南省清丰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右将军乐进的儿子。甘露二年,为叛乱的征东大将军诸葛诞所杀,追赠卫尉。
【家族人员】
父亲:乐进,右将军
儿子:乐肇,广昌亭侯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魏纪

  高贵乡公下甘露二年(丁丑,公元二五七年)

  春,三月,大梁成侯卢毓卒。

  夏,四月,吴主临正殿,大赦,始亲政事。孙纟林表奏,多见难问,又科兵子弟十八已下,十五以上三千馀人,选大将子弟年少有勇力者,使将之,日于苑中教习,曰:“吾立此军,欲与之俱长。”又数出中书视大帝时旧事,问左右侍臣曰:“先帝数有特制,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尝食生梅,使黄门至中藏取蜜,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藏吏叩头。吴主曰:“黄门从尔求蜜邪?”吏曰:“向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吴主令破鼠矢,矢中燥,因大笑,谓左右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此必黄门所为也。”诘之,果服,左右莫不惊悚。

  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素与夏侯玄、邓飏等友善,玄等死,王凌、毌丘俭相继诛灭,诞内不自安,乃倾帑藏振施,曲赦有罪,以收众心,畜养扬州轻侠数千人以为死士。因吴人欲向徐堨,请十万众以守寿春,又求临淮筑城以备吴寇。司马昭初秉政,长史贾充请遣参佐慰劳四征,且观其志。昭遣充至淮南,充见诞,论说时事,因曰:“洛中诸贤,皆愿禅代,君以为如何?”诞厉声曰:“卿非贾豫州子乎?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人乎!右洛中有难,吾当死之。”充默然。还,言于昭曰:“诸葛诞再在扬州,得士众心。今召之,必不来,然反疾而祸小;不召,则反迟而祸大;不如召之。”昭从之。甲子,诏以诞为司空,召赴京师。诞得诏书,愈恐,疑扬州刺史乐纟林间己,遂杀纟林,敛淮南及淮北郡县屯田口十馀万官兵,扬州新附胜兵者四五万人,聚谷足一年食,为闭门自守之计。遣长史吴纲将小子靓至吴,称臣请救,并请以牙门子弟为质。

  吴滕胤、吕据之妻,皆夏口督孙壹之妹也。六月,孙纟林使镇南将军硃异自虎林将兵袭壹。异至武昌,壹将部曲来奔。乙巳,诏拜壹车骑将军、交州牧,封吴侯,开府辟召,仪同三司,衮冕赤舄,事从丰厚。

  司马昭奉帝及太后讨诸葛诞。吴纲至吴,吴人大喜,使将军全怿、全端、唐咨、王祚将三万众,与文钦同救诞;以诞为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封寿春侯。怿,琮之子;端,其从子也。

  六月,甲子,车驾次项,司马昭督诸军二十六万进屯丘头,以镇南将军王基行镇东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与安东将军陈骞等围寿春。基始至,围城未合,文钦、全怿等从城东北因山乘险,得将其众突入城。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会吴硃异率三万人进屯安丰,为文钦外势,诏基引诸军转据北山。基谓诸将曰:“今围垒转固,兵马向集,但当精修守备,以待越逸,而更移兵守险,使得放纵,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遂守便宜,上疏曰:“今与贼家对敌,当不动如山,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诸军并据深沟高垒,众心皆定,不可倾动,此御兵之要也。”书奏,报听。于是基等四面合围,表里再重,堑垒甚峻。文钦等数出犯围,逆击,走之。司马昭又使奋武将军监青州诸军事石苞督兗州刺史州泰、徐州刺史胡质等简锐卒为游军,以备外寇。泰击破硃异于阳渊,异走,泰追之,杀伤二千人。

  秋,七月,吴大将军纟林大发卒出屯镬里,复遣硃异帅将军丁奉、黎斐等五人前解寿春之围。异留辎重于都陆,进屯黎浆,石苞、州泰又击破之。太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袭都陆,尽焚异资粮,异将馀兵,食葛叶,走归孙纟林。纟林使异更死战,异以士卒乏食,不从纟林命。纟林怒,九月,己巳,纟林斩异于镬里。辛未,引兵还建业,纟林既不能拔出诸葛诞,而丧败士众,自戮名将,由是吴人莫不怨之。司马昭曰:“异不得至寿春,非其罪也,而吴人杀之,欲以谢寿春而坚诞意,使其犹望救耳。今当坚围,备其越逸,而多方以误之。”乃纵反间,扬言“吴救方至,大军乏食,分遣羸疾就谷淮北,势不能久”。诞等益宽恣食,俄而城中乏粮,外救不至。将军蒋班、焦彝,皆诞腹心谋主也,言于诞曰:“硃异等以大众来而不能进,孙纟林杀异而归江东,外以发兵为名,内实坐须成败。今宜及众心尚固,士卒思用,并力决死,攻其一面,虽不能尽克,犹有可全者;空坐守死,无为也。”文钦曰:“公今举十馀万之众归命于吴,而钦与全端等皆同居死地,父兄子弟尽在江表,就孙纟林不欲来,主上及其亲戚岂肯听乎!且中国无岁无事,军民并疲,今守我一年,内变将起,奈何舍此,欲乘危徼幸乎!”班、彝固劝之,钦怒。诞欲杀班、彝,二人惧,十一月,弃诞逾城来降。全怿兄子辉、仪在建业,与其家内争讼,携其母将部曲数十家来奔。于是怿与兄子靖及全端弟翩、缉皆将兵在寿春城中,司马昭用黄门侍郎钟会策,密为辉、仪作书,使辉、仪所亲信赍入城告怿等,说“吴中怒怿等不能拔寿春,欲尽诛诸将家,故逃来归命”。十二月,怿等率其众数千人开门出降,城中震惧,不知所为。诏拜怿平东将军,封临湘侯;端等封拜各有差。

  汉姜维闻魏分关中兵以赴淮南,欲乘虚向秦川,率数万人出骆谷,至沈岭。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少,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司马望及安西将军邓艾进兵据之,以拒维。维壁于芒水,数挑战,望、艾不应。

  是时,维数出兵,蜀人愁苦。中散大夫谯周作《仇国论》以讽之曰:“或问往古能以弱胜强者,其术如何?曰:吾闻之,处大无患者常多慢,处小有忧者常思善;多慢则生乱,思善则生治,理之常也。故周文养民,以少取多,勾践恤众,以弱毙强,此其术也。或曰:曩者,项强汉弱,相与战争,项羽与汉约分鸿沟,各归息民,张良以为民志既定,则难动也,率兵追羽,终毙项氏。岂必由文王之事乎?曰:当商、周之际,王侯世尊,君臣久固,民习所专;深根者难拔,据固者难迁。当此之时,虽汉祖安能杖剑鞭马而取天下乎!及秦罢侯置守之后,民疲秦役,天下土崩,或岁改主,或月易公,鸟惊兽骇,莫知所从,于是豪强并争,虎裂狼分,疾搏者获多,迟后者见吞。今我与彼皆传国易世矣,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故可为文王,难为汉祖。夫民之疲劳,则骚扰之兆生,上慢下暴,则瓦解之形起。谚曰:‘射幸数跌,不如审发。’是故智者不为小利移目,不为意似改步,时可而后动,数合而后举,故汤、武之师不再战而克,诚重民劳而度时审也。如遂极武黩征,土崩势生,不幸遇难,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


【公元二百五十七年大事记】

魏司马昭召诸葛诞入朝。

 

诞拒命起兵,称臣于吴。

 

司马昭挟魏主及太后攻诞,围寿春。吴孙林遣朱异等救寿春,兵败,林斩异等。

 

蜀姜维乘机出骆谷(今陕西周至西南),向秦川,被邓艾等所阻,不能进。

 

孙亮亲政
     夏季,四月,吴王亲临正殿,实行大赦,开始亲自执政。孙綝的上表奏章,多次受到他的质问,又选兵士子弟十八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三千多人,选大将子弟中勇武有力的,让他们领兵,每天都在苑囿中练兵习武,他说:“我建立这支军队,是想和他们一起成长。”他还多次拿出府藏书册阅览先帝时的旧事,问左右侍臣说:“先帝常常亲自书写诏书,而如今大将军奏事,为什么只让我签字认可呢?”他要生吃酸梅,让黄门到库里去取蜂蜜,蜜中有鼠屎;就召来守库官询问,守库官叩头谢罪。吴王说:“黄门从你那儿要过蜂蜜吗?”守库官说:“以前曾要过,我没敢给他。”黄门不服。吴王让人破开鼠屎,屎中是干燥的,于是他大笑着对左右说:“如果鼠屎事先就在蜜中,那么里外都应是湿的,现在外面湿而里面干燥,这必定是黄门放进去的。”诘问黄门,他果然服了罪。左右之人都很震惊恐惧。

 

诸葛诞于寿春叛乱
     司马懿消灭曹爽集团后,曹魏政权虽已归司马氏控制,但曹爽集团的垮台,不等于司马氏和曹氏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新的斗争在酝酿、在发展。特别是淮南地区在司马懿、司马师执政时期就先后爆发了两次叛乱。司马昭执政不久,诸葛诞据淮南再次作乱 [1]。诸葛诞是忠于曹魏的军事将领,公元257年,他杀死扬州刺史乐琳,起兵反对司马昭。同时又遣其子入吴为质,“称臣请救”,吴国派将军全怿等,“将三万众,与文钦同救诞”。(《资治通鉴》卷七十七)诸葛诞与孙吴联合,声势甚大,对司马氏集团构成很大威胁。司马昭闻变,当机立断,亲自督军二十六万南征。
由于诸葛诞镇守的寿春是曹魏的军事重镇,城防极其坚固,再加上诸葛诞握有重兵,又有吴军为援,故欲取胜,绝非容易。根据这一情况,司马昭制订了围而不攻、使其坐毙的作战计划,他认为“寿春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因此他决定“坚守三面,若吴贼陆道而来,军粮必少,吾以游兵轻骑绝其转输,可不战而破也,吴贼破,钦等必成禽也,乃命诸军按甲而守之”。(《资治通鉴》卷七十七)
司马昭的这个战略方针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吴国的援军被司马昭击败,只得退归江东。诸葛诞外无救兵,内乏粮草,寿春成了一座孤城。司马昭又乘机展开攻心战术,他遣廷尉何祯“使淮南,申明逆顺,示以诛赏”(《晋书》卷二《文帝纪》),以瓦解叛军。又行反间计于驻守在城中的孙吴将领,结果吴将“(全)怿等帅其众数千人开门出降”。
在司马昭重兵围困下,叛军内部又发生内讧,诸葛诞杀死同党文钦。钦子文鸯、文虎走投无路,请降于司马昭。文钦是司马氏政敌,其子投降后,“军吏请诛之”,司马昭不但不杀,反而“表鸯、虎皆为将军,赐爵关内侯”。叛军见“文钦之子犹不见杀”,纷纷投降,已呈土崩之势。司马昭见时机成熟,“乃自临围,四面进兵”,发动猛攻。诸葛诞突围逃跑,被魏军击斩,淮南悉平。

 

姜维北伐
      姜维第十次北伐,进攻秦川,魏将司马望和邓艾据守城池不敢出战。三国时期,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丞相诸葛亮死於五丈原後,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228年任丞相府仓曹掾、奉义将军、当阳亭侯;230年迁征西将军;234年迁辅汉将军,进封平襄侯;239年以辅汉将军的身份进入大司马府任司马;243年迁镇西大将军;244年兼任凉州刺史;247年封卫将军,和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256年被拜为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据《三国志》记载,239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大大的打击了曹魏。

 
【外国大事记】
 

【两汉诗词】

旅泊江津言怀

[两汉] 贾宗
征途几迢递,客子倦西东。乘流如泛梗,逐吹似惊蓬。
飘飖万里外,辛苦百年中。异县心期阻,他乡风月同。
云归全岭暗,日落半江红。自然堪迸泪,非是泣途穷。

 
【其他阅读】
=======
2023年8月10日 10:5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