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五十四年,公元254年,农历甲戌(狗)年,天干五行属木。魏齐王曹芳嘉平六年,正元元年。蜀汉后主刘禅延熙十七年,【(吴少帝、吴废帝、会稽王)孙亮建兴二年,五凤元年(253年十一月改)】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201年--300年    公元二百五十四年,公元254年,农历甲戌(狗)年,天干五行属木。魏齐王曹芳嘉平六年,正元元年。蜀汉后主刘禅延熙十七年,【(吴少帝、吴废帝、会稽王)孙亮建兴二年,五凤元年(253年十一月改)】






公元二百五十四年




公元254年,农历甲戌(狗)年,天干五行属木

曹魏】洛阳)3,邵陵厉公.曹芳嘉平六年

年号:嘉平(249年四月初八-254年十月)三国时期曹魏君主魏齐王曹芳的第二个年号,曹魏政权的第六个年号。

曹魏】洛阳)4,魏高贵乡公曹髦正元元年

年号:正元(254年十月初七—256年五月)是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君主魏高贵乡公曹髦的第一个年号,曹魏政权的第七个年号。

蜀汉】成都)孝怀帝刘禅延熙十七年(--辅政)

年号:延熙(238年-257年)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二个年号,,蜀汉政权第三个年号,

孙吴】建业)2.吴少帝.孙亮五凤元年

年号:五凤(254年-256年十月)三国时期孙吴第二位皇帝会稽王孙亮的第二个年号,东吴政权第八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南匈奴】21.刘豹(挛鞮豹),(曹操所立)(216-279年)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二任国王.中川王(然弗)(248 年 - 270 年)

鮮卑】索头部,15任首领.神元皇帝拓跋力微219-277年在位‌

【世纪】3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951年
【年代】三国蜀汉,三国魏,三国吴

【在位黄帝】

曹魏】第三任,邵陵厉公曹芳(239年1月22日 -254年11月2日)

曹魏】第四任,高贵乡公曹髦(254年11月2日-260年6月2日在位)

蜀汉】后主孝怀帝刘禅(223年五月-263年在位)

孙吴】2.吴少帝孙亮(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

【年号】曹芳嘉平六年,曹髦正元元年,刘禅延熙十七年,孙亮五凤元年。

【朝代】

三国·【人物】曹魏:220年12月11日至266年2月8日。

三国·【人物】蜀汉:221年5月15日至263年12月23日。

三国·【人物】孙吴:229年5月23日至280年5月1日 


公元254年2月5日

农历:254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379年3月28日,波斯历:前369年11月16日,星期:星期日,干支:甲戌年 乙丑月 庚申日,属相:狗,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五九第9天,儒略日数:1813867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李丰(?——254),字安国,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善于品鉴人物,为魏之名士。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武清东北)人,
夏侯玄(209——254),字太初,谯人,夏侯尚子,曹爽之姑子。少有重名,与诸葛诞等互相表题,被称为“四聪”之一。
张嶷(?——254),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部)人。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魏纪

  邵陵厉公下正元元年(甲戌,公元二五四年)

  春,二月,杀中书令李丰。初,丰年十七、八,已有清名,海内翕然称之。其父太仆恢不愿其然,敕使闭门断客。曹爽专政,司马懿称疾不出,丰为尚书仆射,依违二公间,故不与爽同诛。丰子韬,以选尚齐长公主。司马师秉政,以丰为中书令。是时,太常夏侯玄有天下重名,以曹爽亲故,不得在势任,居常怏怏;张缉以后父去郡家居,亦不得意。丰皆与之亲善。师虽擢用丰,丰私心常在玄。丰在中书二岁,帝数独召丰与语,不知所说。师知其议己,请丰相见以诘丰,丰不以实告;师怒,以刀镮筑杀之,送尸付廷尉,遂收丰子韬及夏侯玄、张缉等皆下廷尉,钟毓案治,云:“丰与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谋曰:‘拜贵人日,诸营兵皆屯门,陛下临轩,因此同奉陛下,将群僚人兵,就诛大将军;陛下傥不从人,便当劫将去耳。’”又云:“谋以玄为大将军,缉为骠骑将军;玄、缉皆知其谋。”庚戌,诛韬、玄、缉、铄、敦、贤,皆夷三族。

  夏侯霸之入蜀也,邀玄欲与之俱,玄不从。及司马懿薨,中领军高阳许允谓玄曰:“无复忧矣!”玄叹曰:“士宗,卿何不见事乎!此人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子元、子上不吾容也。”及下狱,玄不肯下辞,锺毓自临治之。玄正色责毓曰:“吾当何罪!卿为令史责人也,卿便为吾作!”毓以玄名士,节高,不可屈,而狱当竟,夜为作辞,令与事相附,流涕以示玄;玄视,颔之而已。及就东市,颜色不变,举动自若。

  李丰弟翼,为兗州刺史,司马师遣使收之。翼妻荀氏谓翼曰:“中书事发,可及诏书未至赴吴,何为坐取死亡!左右可共同赴水火者为谁?”翼思未答,妻曰:“君在大州,不知可与同死生者,虽去亦不免!”翼曰:“二儿小,吾不去,今但从坐身死耳,二儿必免。”乃止,死。

  初,李恢与尚书仆射杜畿及东安太守郭智善,智子冲,有内实而无外观,州里弗称也。冲尝与李丰俱见畿,既退,畿叹曰:“孝懿无子;非徒无子,殆将无家。君谋为不死也,其子足继其业。”时人皆以畿为误。及丰死,冲为代君太守,卒继父业。

  正始中,夏侯玄、何晏、邓飏俱有盛名,欲交尚书郎傅嘏,嘏不受。嘏友人荀粲怪而问之,嘏曰:“太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此三人者,皆将败家;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嘏又与李丰不善,谓同志曰:“丰饰伪而多疑,矜小智而昧于权利,若任机事,其死必矣!”

  辛亥,大赦。

  三月,废皇后张氏,夏,四月,立皇后王氏,奉车都尉夔之女也。

  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于汉。六月,姜维寇陇西。

  中领军许允素与李丰、夏侯玄善。秋,允为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帝以允当出,诏会群臣,帝特引允以自近;允当与帝别,涕泣歔欷。允未发,有司奏允前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乐浪,未至,道死。吴孙峻骄矜淫暴,国人侧目。司马桓虑谋杀峻,立太子登之子吴侯英;不克,皆死。

  帝以李丰之死,意殊不平。安东将军司马昭镇许昌,诏召之使击姜维。九月,昭领兵入见,帝幸平乐观以临军过。左右劝帝因昭辞,杀之,勒兵以退大将军;已书诏于前,帝惧,不敢发。

  昭引兵入城,大将军师乃谋废帝。甲戌,师以皇太后令召群臣会议,以帝荒淫无度,亵近倡优,不可以承天绪;群臣皆莫敢违。乃奏收帝玺绶,归籓于齐。使郭芝入白太后,太后方与帝对坐,芝谓帝曰:“大将军欲废陛下,立彭城王据!”帝乃起去。太后不悦。芝曰:“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将军意已成,又勒兵于外以备非常,但当顺旨,将复何言!”太后曰:“我欲见大将军,口有所说。”芝曰:“何可见邪!但当速取玺绶!”太后意折,乃遣傍侍御取玺绶著坐侧。芝出报师,师甚喜。又遣使者授帝齐王印绶,使出就西宫。帝与太后垂涕而别,遂乘王车,从太极殿南出,群臣送者数十人,司马孚悲不自胜,馀多流涕。

  师又使使者请玺绶于太后。太后曰:“彭城王,我之季叔也,今来立,我当何之!且明皇帝当永绝嗣乎?高贵乡公,文皇帝之长孙,明皇帝之弟子。于礼,小宗有后大宗之义,其详议之。”丁丑,师更召群臣,以太后令示之,乃定迎高贵乡公髦于元城。髦者,东海定王霖之子也,时年十四,使太常王肃持节迎之。师又使请玺绶,太后曰:“我见高贵乡公,小时识之,我自欲以玺绶手授之。”冬,十月,己丑,高贵乡公至玄武馆,群臣奏请舍前殿,公以先帝旧处,避止西厢;群臣又请以法驾迎,公不听。庚寅,公入于洛阳,群臣迎拜西掖门南,公下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乘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征,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见太后。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百僚陪位者皆欣欣焉。大赦,改元。为齐王筑宫于河内。

  汉姜维自锹道进拔河间、临洮。将军徐质与战,杀其荡寇将军张嶷,汉兵乃还。

  初,扬州刺史文钦,骁果绝人,曹爽以乡里故爱之。钦恃爽势,多所陵傲。及爽诛,钦已内惧,又好增虏级以邀功赏,司马师常抑之,由是怨望。镇东将军毌丘俭素与夏侯玄、李丰善,玄等死,俭亦不自安,乃以计厚待钦。俭子治书侍御史甸谓俭曰:“大人居方岳重任,国家倾覆而晏然自守,将受四海之责矣!”俭然之。


【公元二百五十四年大事记】

魏废皇后张氏
  魏嘉平六年(254)三月,以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被诛杀,废皇后张氏。

 

姜维攻魏陇西
  蜀延熙十七年、魏嘉平六年(254),四月,魏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长李简密书降蜀。六月,姜维率军攻魏陇西(今甘肃陇西东南)。十月,自狄道攻占河关(今青海同仁北),临洮(今甘肃岷县)。魏将余质与蜀军战,败退,然杀蜀荡寇将军张嶷。蜀军拔三县民还。

 

张嶷战死
  蜀延熙十七年(254)十月,蜀荡寇将军张嶷随卫将军姜维攻魏陇西,战死。张嶷(?——254),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部)人。初为县功曹、州从事,蜀建兴五年(227)以都尉镇压张慕起事,后除越巂(今四川西昌东南)太守。在郡十五年,恩威并施,民夷率服,并开通旄牛古道,千里清肃。加抚戎将军。蜀延熙十七年还朝,百姓流泪相送,各族首领随嶷朝贡者百余人。拜荡寇将军。卒后,越巂民为立庙祭祀。

 

夏侯玄死
  魏嘉平六年(254)二月,太常夏侯玄与中书令李丰谋杀司马师,事泄被族诛。夏侯玄(209——254),字太初,谯人,夏侯尚子,曹爽之姑子。少有重名,与诸葛诞等互相表题,被称为“四聪”之一。初为散骑黄门侍郎,魏明帝毛后弟毛曾与之并坐,玄感到耻辱,不悦形之于色。明帝恨之,左迁玄为羽林监。魏正始(240——249)初,累迁散骑常侍,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曾与曹爽共同攻蜀,败还。曹爽被杀后,征玄入朝为大鸿胪,徙太常。及下狱,迁尉钟毓以玄为名士,自为玄作供状,流涕示玄。临斩,颜色不变,举动自若。玄精玄理,善清谈,为早期玄学领袖之一。其文辞旨通远,当时颇流传。曾撰《夏侯子》,已佚。著有《乐毅论》、《张良论》、《本无肉刑论》等。今存《答司马宣王书》、《时事议》、《皇胤赋》、《乐毅论》等文。原有集三卷,已佚。

 

田豫卒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武清东北)人,约后于东汉灵帝建宁(168——172)末。初自托于刘备,后随公孙瓒,瓒败后劝鲜于辅降曹操。随曹彰平代郡胡,还迁南阳太守。黄初(220——226)初,鲜卑强盛,乃使田豫持节护乌桓校尉。豫用分化离间等策,使鲜卑各部自相攻战,豫则乘机摧抑兼并。为校尉九年,事未毕,遇谮转为汝南太守,加殄夷将军。魏正始(240——249)初,迁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在他治下,州界宁肃,百姓怀之。后征为卫尉。豫称疾固请逊位,拜太中大夫,食卿禄。田豫为官清廉,赏赐皆散与将士,家常贫匮。鲜卑素利数送豫牛马,豫均送官;鲜卑以为牛马显露,乃密怀金三十斤,请豫退左右然后跪上,田豫以袖受之,鲜卑去后,豫将金皆付外。诏赐绢五百匹。豫待鲜卑复来,以绢之半之。卒后,汝南民为之画像立碑铭,魏嘉平六年(254),下诏褒扬,赐其家钱谷。

 

司马师杀李丰等
  魏中书令李丰与张皇后父张缉、太常夏侯玄亲善,又常与魏帝曹芳单独密谈,司马师知其议己,于魏嘉平六年(254)二月召丰诘问,丰不以实告。师怒,以刀环捶杀之,送尸廷尉。以大逆不道罪夷三族。夏侯玄、张缉、黄门监功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皆下廷尉,夷三族。李丰(?——254),字安国,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善于品鉴人物,为魏之名士。子韬,尚曹睿女。丰历仕黄门郎、骑都尉、给事中,魏正始(240——249)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依违于曹爽与司马懿之间,时人谓:“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魏嘉平四年补中书令。丰虽宿为司马师所亲待,然真心仍在夏侯玄,谋欲以玄辅政,卒被杀。李丰历仕二朝,不以家计为意,唯仰傣禄而已。子虽尚公主,丰常约束不得有所侵取。死后,有司籍其家,无余积。 丰为魏晋玄学家之一,在才性论辨的四派(同、异、离、合)中,持才性异的观点,认为才能与德行的关系既一致,又不一致,一切皆因人而异。其文已均佚。

【外国大事记】
 

【两汉诗词】

旅泊江津言怀

[两汉] 贾宗
征途几迢遰,客子倦西东。乘流如泛梗,逐吹似惊蓬。

飘飖万里外,辛苦百年中。异县心期阻,他乡风月同。

云归全岭暗,日落半江红。自然堪迸泪,非是泣途穷。

 
【其他阅读】
=======
 
2023年8月9日 22:5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