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零三年,公元203年,农历癸未(羊)年,闰六月,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建安八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201年--300年    公元二百零三年,公元203年,农历癸未(羊)年,闰六月,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建安八年






公元二百零三年




公元203年,农历癸未(羊)年,闰六月,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建安]八年(都城许

(年号:建安(196年-220年3月)东汉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四个年号,东汉政权第三十八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乌桓】 

【辽西】锦州)乌桓大人,②蹋顿(191--207年在位)
【辽宁】辽东辽阳)乌桓大人,①苏僕延(168--207年)

【河北】右北平丰润)乌桓大人,①乌延(168--207年)


【淮南】军阀袁术,在淮南地区称帝(197--199年)

【河北】黑山军张燕起义(185--205年)

南匈奴】都城平阳)20,刘呼厨泉(195年 - 216年在位)

高句丽】第十任国王.山上王(延优)(公元197年- 227年)

【世纪】3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900年
【年代】东汉献帝

【在位皇帝】

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189年9月28日--220年11月25日)

【年号】建安
【朝代】东汉:25年8月5日至220年11月25日。

公元203年1月31日

农历:203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432年8月29日,波斯历; 前420年11月10日,星期:星期一,干支: 癸未年 癸丑月 丁亥日,属相:羊,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8日小寒 1月24日大寒,数九:五九第3天,儒略日数:1795234

 

【出生名人】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

祖父:诸葛珪,东汉末年为泰山郡丞,于诸葛亮幼年已死。
父亲:诸葛瑾,东吴官员,官至大将军。
长子:诸葛绰,东吴官员,官至骑都尉,后被诸葛恪鸩杀。
次子:诸葛竦,东吴官员,官至长水校尉,后被诛。
三子:诸葛建,东吴官员,官至步兵校尉,后被诛。

      埃拉伽巴路斯是罗马帝国历史上的著名皇帝之一。他于公元218年至222年在位,是一位颇具争议性和独特性的统治者。 埃拉伽巴路斯出生于叙利亚的豪les family家族,本名瓦里乌斯·阿维图斯·巴西努斯。他继承皇位时年仅十四岁,在他的统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政策和行为准则。这位年轻皇帝以其奢华的生活方式和对东方宗教的推崇而闻名。 埃拉伽巴路斯将自己视为太阳神埃拉伽巴尔的化身,并试图将这一信仰引入罗马国教体系之中。这种做法引发了传统罗马贵族阶层以及广大民众的不满。此外,他还以穿着华丽服饰、举办盛大的宴会以及追求享乐主义而著称。 尽管他在位时间不长,但埃拉伽巴路斯却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短暂而充满戏剧性的统治时期成为了历史上一段引人注目的篇章,也为研究罗马帝国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逝世名人】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己建安八年(癸未,公元二零三年)

  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下,谭、尚败走,还鄴。夏,四月,操追至鄴,收其麦。诸将欲乘胜遂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適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操曰:“善!”五月,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

  谭谓尚曰:“我铠甲不精,故前为曹操所败。今操军退,人怀归志,及其未济,出兵掩之,可令大溃,此策不可失也。”尚疑之,既不益兵,又不易甲。谭大怒,郭图、辛评因谓谭曰:“使先公出将军为兄后者,皆审配之谋也。”谭遂引兵攻尚,战于门外。谭败,引兵还南皮。别驾北海王修率吏民自青州往救谭。谭欲更还攻尚,修曰:“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曰‘我必胜’,其可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彼谗人离间骨肉以求一朝之利,愿塞耳勿听也。若斩佞臣数人,复相亲睦,以御四方,可横行于天下。”谭不从。谭将刘询起兵漯阴以叛谭,诸城皆应之。谭叹曰:“今举州皆叛,岂孤之不德邪?”王修曰:“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后十馀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妻子为贼所杀。谭更以统为乐安太守。

  秋,八月,操击刘表,军于西平。

  袁尚自将攻袁谭,大破之。谭奔平原,婴城固守。尚围之急,谭遣辛评弟毘诣曹操请救。刘表以书谏谭曰:“君子违难不适仇国,交绝不出恶声,况忘先人之仇,弃亲戚之好,而为万世之戒,遗同盟之耻哉!若冀州有不弟之傲,仁君当降志辱身,以济事为务,事定之后,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为高义邪?”又与尚书曰:“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今青州天性峭急,迷于曲直。仁君度数弘广,绰然有馀,当以大包小,以优容劣,先除曹操以卒先公之恨,事定之后,乃议曲直之计,不亦善乎!若迷而不反,则胡夷将有讥诮之言,况我同盟,复能戮力为君之役哉?此韩卢、东郭自困于前面遗田父之获者也。”谭、尚皆不从。

  辛毘至西平见曹操,致谭意,群下多以为刘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荀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之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心;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其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操从之。后数日,操更欲先平荆州,使谭、尚自相敝,辛毘望操色,知有变,以语郭嘉。嘉曰操,操谓毘曰:“谭必可信,尚必可克不?”毘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袁氏本兄弟相伐,非谓他人能间其间,乃谓天下可定于己也。今一旦求救于明公,此可知也。显甫见显思困而不能取,此力竭也。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天灾应于上,人事困于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亡尚之时也。今往攻鄴,尚不还救,即不能自守;还救,即谭踵其后。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敝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天以尚与明公,明公不取而伐荆州,荆州丰乐,国未有衅。仲虺有言,‘取乱侮亡’。方今二袁不务远略而内相图,可谓乱矣;居者无食,行者无粮,可谓亡矣。朝不谋夕,民命靡继,而不绥之,欲待他年;他年或登,又自知亡而改修厥德,失所以用兵之要矣。今因其请救而抚之,利莫大焉。且四方之寇,莫大于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矣。”操曰:“善!”乃许谭平。冬,十月,操至黎阳。尚闻操渡河,乃释平原还鄴。尚将吕旷、高翔畔归曹操,谭复阴刻将军印以假旷、翔。操知谭诈,乃为子整娉谭女以安之,而引军还。

  孙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权还,过豫章,使征虏中郎将吕范平鄱阳、会稽,荡寇中郎将程普讨乐安,建昌都尉太史慈领海昏,以别部司马黄盖、韩当、周泰、吕蒙等守剧县令长,讨山越,悉平之。建安、汉兴、南平民作乱,聚众各万馀人,权使南部都尉会稽贺齐进讨,皆平之,复立县邑,料出兵万人;拜齐平东校尉。


【公元二零三年大事记】

曹操兴学
  建安八年(203),曹操因丧乱以来,学校多废,后生不见仁义礼让之风,遂下令郡国各修方学,县满五百户,即置校官,选乡中俊才教学。公卿、六百石以上官吏及将校子弟为郎、舍人者,皆可诣博士受业。能通一经以上,由太常分等授官。

 

孙权安定东吴
  建安八年(203),孙权西伐江夏太守黄祖时,江东鄱阳等地山越大起,孙权即刻还军平定山越。山越泛指当时居于山谷间的土著居民。孙权命征虏中郎将吕范、荡寇中郎将程普、建昌都尉太史慈分头进讨山越,又派别部司马黄盖、韩当等人扼守山越经常出没的郡县。不久平定了山越。
  建安八年冬,建安(今福建建瓯)、汉兴(今浙江湖州南)、南平(今属福建)等3县百姓起义,各聚众数万人。孙权命令南部都尉贺齐率兵进讨。贺齐使属县各出兵五千人,由各县县令率领,由自己统一调遣。贺齐连破农民军。斩其首领洪明,其他首领洪进、苑御、华当等皆投降。农民军6千多人被斩首,损失惨重。三县起义被平定。孙权平定山越,讨平建安等地起义军,安定了东吴。

 

文姬归汉
  建安八年(203),曹操派使者周近侍玄玉璧出使匈奴,赎回流落匈奴12年的才女蔡琰。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东汉末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生卒年不详,汉魏间女诗人,是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博学,有才辩,精通音律,蔡邕曾在夜里弹琴,弦断了,蔡琰说:“第二弦断了。”蔡邕开始以为她是偶然猜中的,于是又故意弄断一弦,问她,她说:“第四弦断了。”当时她还是幼童,已精通音律。她初嫁河东卫仲道,夫死回归娘家。献帝初平三年(192),在战乱中她被掳掠到匈奴,后为匈奴左贤王所得,生二子。在匈奴生活12年后,于建安八年(203),被曹操赎回中原。蔡文姬回到中原,根据记忆整理了亡父蔡邕4000卷书中400余篇,整理收集了其父蔡邕遗著,同时,她还追怀悲愤,感伤离乱,作《悲愤诗》12章,一为五言,一为骚体,叙述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和自己不幸的命运,情辞激烈真挚,哀婉感人。她的《胡茄十八拍》如泣如诉,一共19章,郭沫若称赞它“实在是一首自屈原的《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蔡琰归汉后,对保留和传播中国古代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袁谭兄弟相攻
  建安八年(203)五月,袁谭请求其弟袁尚增加所部兵员,更新军仗铠甲,乘曹操退兵之际追击。袁尚疑袁谭有二心,遂拒绝所求。袁谭大怒,起兵攻打袁尚。二人战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门外,袁谭兵败,退保南皮(今属河北)。当年八月,袁尚亲率大军进攻袁谭。袁谭大败,又退至平原(今山东平原南),据城固守。

 

曹操进攻刘表
    秋季,八月,曹操进攻刘表,大军驻扎西平。
    刘表写信劝袁谭说:“君子即使避难,也不会逃到敌国;即使与人绝交,也不会进行辱骂。况且你忘掉父亲的仇恨,抛弃了兄弟之情,而作出这种万世都会引以为戒的事情,使同盟之人都为你感到耻辱。如果袁尚有不尊重兄长的傲慢举动,你也该委曲求全,以大局为重。等到大局已定,再由天下人来评论曲直,不也是高风亮节吗?”刘表又给袁尚写信,说:“金、木、水、火四种物质,以刚柔互配,才能相辅相成,为人所用。袁谭天性急躁,不能明辨是非,你器量宽弘,包容他还绰绰有余,应当以大容小,以优容劣,先除去曹操,以了却你父亲的遗恨。等到大事已定,再来评论谁是谁非,不好吗?如果执迷不悟,则胡人夷人都会讥笑你们,何况我们这些盟友,还会再尽力为你作战吗!这正是韩卢狗和东郭兔互相追逐,先行自困,而耕田老农不劳而获的故事的再现!”袁谭、袁尚都不听刘表的劝解。

 

曹操进攻黎阳
      春季,二月,曹操进攻黎阳,与袁谭、袁尚在黎阳城下展开大战,袁谭、袁尚败走,退回邺城。夏季,四月,曹操大军追到邺城,收割了地里的小麦。曹军将领都提出要乘胜攻打邺城,郭嘉说:“袁绍生前喜欢这两个儿子,没能决定让谁作继承人。如今,他们权力相等,各有党羽辅佐。情况危急,就相互援救;局势稍有缓和,就又会争权夺利。不如先向南进取荆州,等待他们兄弟内讧,然后再进攻,可以一举平定。”曹操说:“好!”五月,曹操回到许都,留部将贾信驻守黎阳。

 

袁谭投降曹操
  建安八年(203)八月,袁谭抵挡不住其弟袁尚猛攻,困守平原,派谋士辛毗向曹操乞降。曹操于十月率军往救平原。袁尚闻讯撤围还邺,时袁尚部将吕旷、吕翔投降曹操。袁谭偷刻将军印给吕旷、吕翔以事笼络。曹操知袁谭非真心投降,佯作不知。为儿子曹整娶袁谭之女为妻,对袁谭抚慰有加,随即率军还许。

 

贺齐讨平建安等地起义军
  建安八年(203)冬,建安(今福建东瓯)、汉兴(今浙江吴兴南),南平(今属福建)等三县百姓起义,各聚众数万人。孙权命南部都尉贺齐率兵进讨。贺齐使属县各出兵五千人,由各县县长率领,由自己统一调遣。于是连破农民军,阵斩其首领洪明,斩首六千余级,农民军其他首领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人皆投降贺齐。贺齐挑选收降的农民军中强壮者为兵,共得万余人。于是,三县农民起义平定。贺齐因功拜平东校尉。

【外国大事记】
 

【两汉诗词】

[两汉] 张衡
惊雄逝兮孤雌翔。临归风兮思故乡。

 
【其他阅读】
=======
 
2023年7月31日 13:01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