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零二年,公元202年,农历壬午(马)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建安七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201年--300年    公元二百零二年,公元202年,农历壬午(马)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建安七年






公元二百零二年




公元202年,农历壬午(马)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建安]七年(都城许

(年号:建安(196年-220年3月)东汉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四个年号,东汉政权第三十八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乌桓】 

【辽西】锦州)乌桓大人,②蹋顿(191--207年在位)
【辽宁】辽东辽阳)乌桓大人,①苏僕延(168--207年)

【河北】右北平丰润)乌桓大人,①乌延(168--207年)


【淮南】军阀袁术,在淮南地区称帝(197--199年)

【河北】黑山军张燕起义(185--205年)

南匈奴】都城平阳)20,刘呼厨泉(195年 - 216年在位)

高句丽】第十任国王.山上王(延优)(公元197年- 227年)

【世纪】3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899年
【年代】东汉献帝

【在位皇帝】

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189年9月28日--220年11月25日)

【年号】建安
【朝代】东汉:25年8月5日至220年11月25日。

公元202年2月10日

农历:202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433年8月28日,波斯历:前421年11月20日,星期:星期三,干支:壬午年 壬寅月 壬辰日,属相:马,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六九第4天,儒略日数:1794879

 

【出生名人】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父亲是天水功曹.姜冏。

 

【逝世名人】

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一带)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建安七年五月庚戌日(202年6月28日),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在郭图、辛评挑拨下,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位自相残杀。

生父:不明(一说为袁成亲生,一说为袁逢之子过继于袁成)。
生母:一名婢女。

袁绍墓位置,历代史家鲜有考证,民间传说地点不一。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己建安七年(壬午,公元二零二年)

  春,正月,曹操军谯,遂至浚仪,治睢阳渠。遣使以太牢祀桥玄。进军官渡。

  袁绍自军败,惭愤,发病呕血;夏,五月,薨。初,绍有三子:谭、熙、尚。绍后妻刘氏爱尚,数称于绍。绍欲以为后,而未显言之。乃以谭继兄后,出为青州刺史。沮授谏曰:“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谭长子,当为嗣,而斥使居外,祸其始此矣。”绍曰:“吾欲令诸子各据一州,以视其能。”于是以中子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幹为并州刺史。逄纪、审配素为谭所疾,辛评、郭图皆附于谭,而与配、纪有隙。及绍薨,众以谭长,欲立之。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害,遂矫绍遗命,奉尚为嗣。谭至,不得立,自称车骑将军,屯黎阳。尚少与之兵,而使逄纪随之。谭求益兵,审配等又议不与。谭怒,杀逄纪。秋,九月,曹操渡河攻谭。谭告急于尚,尚留审配守鄴,自将助谭,与操相拒。连战,谭、尚数败,退而固守。尚遣所置河东太守郭援,与高幹、匈奴南单于共攻河东,发使与关中诸将马腾等连兵,腾等阴许之,援所经城邑皆下。河东郡吏贾逵守绛,援攻之急;城将溃,父老与援约,不害逵乃降,援许之。援欲使逵为将,以兵劫之,逵不动。左右引逵使叩头,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援怒,将斩之,或伏其上以救之。绛吏民闻将杀逵,皆乘城呼曰:“负约杀我贤君,宁俱死耳!”乃困于壶关,著土窖中,盖以车轮。逵谓守者曰:“此间无健儿邪,而使义士死此中乎?”有祝公道者,适闻其言,乃夜往,盗引出逵,折械遣去,不语其姓名。

  曹操使司隶校尉钟繇围南单于于平阳,未拔而援至。繇使新丰令冯翊张既说马腾,为言利害。腾疑未决。傅幹说腾曰:“古人有言‘顺道者昌,逆德者亡’,曹公奉天子诛暴乱,法明政治,上下用命,可谓顺道矣。袁氏恃其强大,背弃王命,驱胡虏以陵中国,可谓逆德矣。今将军既事有道,不尽其力,阴怀两端,欲以坐观成败;吾恐成败既定,奉辞责罪,将军先为诛首矣!”于是腾惧。幹因曰:“智者转祸为福。今曹公与袁氏相持,而高幹、郭援合攻河东。曹公虽有万全之计,不能禁河东之不危也。将军诚能引兵讨援,内外击之,其势必举。是将军一举,断袁氏之臂,解一方之急,曹公必重德将军,将军功名无与比矣。”腾乃遣子超将兵万馀人与繇会。初,诸将以郭援众盛,欲释平阳去。钟繇曰:“袁氏方强,援之来,关中阴与之通,所以未悉叛者,顾吾威名故耳。若弃而去,示之以弱,所在之民,谁非寇仇?纵吾欲归,其得至乎?此为未战先自败也。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若渡汾为营,及其未济击之,可大克也。”援至,果径前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繇击,大破之。战罢,众人皆言援死而不得其首。援,繇之甥也。晚后,马超校尉南安庞德,于鞬中出一头,繇见之而哭。德谢繇,繇曰:“援虽我甥,乃国贼也,卿何谢之有!”南单于遂降。

  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曹操遣夏侯惇、于禁等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等追之。裨将军巨鹿李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窄狭,草木深,不可追也。”惇等不听,使典留守而追之,果入伏里,兵大败。典往救之,备乃退。

  曹操下书责孙权任子,权召群僚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决。权引周瑜诣吴夫人前定议,瑜曰:“昔楚国初封,不满百里之地。继嗣贤能,广土开境,遂据荆、扬,至于南海,传业延祚,九百馀年。今将军承父兄馀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有何逼迫而欲送质!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如此,便见制于人也。极不过一侯印,仆从十馀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彼自亡之不暇,焉能害人!”吴夫人曰:“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质。


【公元二零二年大事记】

曹操修治睢阳渠
  建安七年(202)正月,曹操为了加强对黄、淮之间地区的控制,疏通水路交通,命令军士在睢阳县(今河南商丘南)境利用古睢水修治水渠,沟通汴(今河南荥阳南之掌河)、淮(淮河)水运,因水渠在睢阳县内,谓之睢阳渠。

 

袁绍死
  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绍因官渡之败,忧闷而死。袁绍(?—202),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其家族为汉末著名大族,四世中有五人官至三公,势倾天下。袁绍以大将军掾起家,先后任侍御史、中军校尉、司隶校尉等职。中平六年(189),袁绍与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未果,何进反被宦官所杀,袁绍与其弟袁术率兵入宫,将宦官全部杀死,宦官势力因之覆灭。董卓作乱,袁绍与关东诸州郡牧守起兵讨卓,被推为盟主。后据有冀、青、并、幽四州,占地辽阔,兵精粮足,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袁绍不顾谋士沮授等人的正确建议,骄傲轻敌,在官渡一战中败于曹操,实力大损。逃回冀州后,忧闷成疾,不久病死。

 

曹操攻破袁谭、袁尚
  建安七年(202)九月,曹操率军北渡黄河,屯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的袁谭发动进攻。袁谭见曹兵势大,向袁尚告急。袁尚恐怕分兵援救袁谭,袁谭夺兵不还,于是使谋士审配守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亲自率兵往救黎阳。曹操挥兵而进,连战皆胜。袁谭、袁尚闭城不敢应战。次年二月,曹操再次猛攻黎阳,大败袁谭兄弟于城下,袁谭兄弟逃回邺城,曹军追至邺下,割其麦而还。时诸将皆欲乘胜攻下邺城,谋士郭嘉劝曹操暂时回军。他认为谭、尚二人本有矛盾,如果急于进攻,他们就会联兵抵抗,不如缓图,待兄弟二人矛盾爆发时大瘵进攻,可一战而定。曹操遂率军还许。

 

蔡琰作《悲愤诗》
  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妙解音律。早嫁河东卫仲道,夫死无子,归养母家。献帝初平三年(192),在战乱中被胡骑掳走,后为匈奴左贤王所得,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与蔡邕交好,痛其无子绝嗣,女又陷于外族,于建安八年(203)遣使赴匈奴以金璧财物赎琰归,再嫁于屯田都尉董祀。琰归汉后感伤离乱,追怀悲愤,作诗二章,一为五言,一为骚体,叙述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和自己不幸的命运,情辞激烈真挚,哀惋感人。又有《胡笳十八拍》,共十九章,皆骚体,旧亦题蔡琰作,叙在胡中的生活以及与子女离别时的悲伤情情,或以为当是后人伪托。

 

袁谭兄弟失和
  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绍病死,其子袁谭、袁尚为袁绍幼子。袁绍在世时,偏爱袁尚,欲使其为继嗣,但死前未及安排。时袁绍谋士辛评、郭图亲近袁谭,而逢纪、审配素与辛评等人有隙并为袁谭所恶。袁绍死后,众人欲依惯例拥立袁谭继袁绍位,审配等怕袁谭得立将于己不利,遂诈称袁绍遗命,改以袁尚继位,出任冀州牧。袁谭回至邺城(今河北临临漳西南),见袁尚已立,乃自称车骑将军,引兵出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袁尚疑忌袁谭,故意少给其兵,并使逢纪随军监视袁谭。袁谭大怒,杀逢纪,兄弟之间矛盾日渐激化。

 

孙权拒送任子
  建安七年(202),曹操派使者送信与孙权,以汉廷得以此名义令孙权送任子至许都(今河南许昌),所谓任子,是使州诸收守送子一人至京师为质任,使朝廷得以此加强对他们的控制。孙权接信后,集郡臣商议。大将周瑜说,江东(古称长江在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为江东)物产丰富,兵精粮足,人心安定,足可雄据一方,何必要送任子受于人呢!曹操如果能以义正天下,那时我们再归附也不晚,如果曹操为乱,将会自顾不暇,也不会危害我们。孙权认为周瑜的分析很有道理,遂不送任子。

【外国大事记】
 

【两汉诗词】

离友诗

[两汉] 曹植
凉风肃兮白露滋。
木感气兮条叶辞。
临渌水兮登崇基。
折秋华兮采灵芝。
寻永归兮赠所思。
感离隔兮会无期。
伊郁悒兮情不怡。

 
【其他阅读】
=======
 
2023年7月31日 12:42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