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八十三年,公元283年,农历癸卯(兔)年,天干五行属水。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四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201年--300年    公元二百八十三年,公元283年,农历癸卯(兔)年,天干五行属水。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四年。






公元二百八十三年


          孙皓(242-283年),字元宗,亦字皓宗,幼时名彭祖。三国东吴最后一任皇帝,归命侯称号的拥有者。随着孙皓的离世,标志着东吴皇室直系血脉中的帝王身份彻底终结,东吴的历史也正式画上了句号。 作为末代君主,孙皓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时代印记。他所处的年代,正值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逐渐走向统一的关键时期。孙皓继位后,虽然一度试图重振东吴国力,但内外交困的局面使得他的努力收效甚微。最终,在西晋的强大攻势下,东吴政权宣告覆灭,孙皓本人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 孙皓的去世,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此以后,东吴再无皇帝,曾经辉煌一时的孙氏王朝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公元283年,农历癸卯(兔)年,天干五行属水

西晋】洛阳)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四年

年号:太康(280年四月二十九至289年),西晋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第三个年号,西晋政权第三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陈留国】陈留王曹奂(265年—302年)原为曹魏第五任皇帝)

南匈奴22.左部帅:刘渊(刘豹子)(279--304年建前赵--310年)

高句丽】都城丸都城)第十三任国王.西川王(药卢)(270年--292年)

鮮卑】都城盛乐)16任首领.章帝拓跋悉鹿‌(西晋时期第二任首领)(277-286年在位‌)

铁弗匈奴】都城.朔方)第二任君主刘诰升爰(272—309年在位‌)

吐谷浑】①慕容吐谷浑(283--317年)(领地范围:内蒙古阴山。公元313年左右,又从阴山南下,进入祁连山,后又向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以及青海地区发展)

【世纪】3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980年
【年代】三国吴,西晋武帝,西晋惠帝

【在位皇帝】

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266年2月8日(265年十二月十七日)--290年5月16日在位)

【年号】太康西晋年号

【朝代】

晋朝】【人物】西晋(265年至317年)


公元283年2月14日

农历:283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349年2月27日,波斯历:前340年11月25日,星期:星期三,干支:癸卯年 甲寅月 辛丑日,属相:兔,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六九第9天,儒略日数:1824468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孙皓,【(242年~284年)283年农历十二月】,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孙,吴文帝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孙吴末代皇帝(264年9月10日-280年5月1日在位)。太康五年(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时年四十二岁。家族成员

     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 。从祖姑山氏是司马懿夫人张春华的母亲,三国至西晋时期大臣、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太康三年(282年),升为司徒,以老病归家。太康四年正月戊午日(283年3月3日 [62] ),山涛去世,终年七十九岁。谥号康。
家庭成员
父亲:山曜,官至宛句县令。
妻子:韩氏。
子6:山该,,山淳,山允,山并,山谟,山简,
女4:按山涛墓群有四女,但未知姓名。
孙辈
山玮(山该长子),字彦祖,官至翊军校尉。
山世回(山该次子),官至吏部郎、散骑常侍。
山遐(山简子),

    司马伷(zhòu)227年~283年6月12日),字子将,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之子,伏太妃所生。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的同父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太康四年(283年),司马伷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谥号为武,世称“琅邪武王”。
【亲属成员】
父亲:晋宣帝司马懿
生母:伏太妃 
妻子:诸葛氏(诸葛太妃),诸葛诞长女,生司马觐、司马澹、东安王司马繇。【更多亲属成员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四年(癸卯,公元二八三年)

  春,正月,甲申,以尚书右仆射魏舒为左仆射,下邳王晃为右仆射。晃,孚之子也。

  戊午,新沓康伯山涛薨。

  帝命太常议崇锡齐王之物。博士庾旉、太叔广、刘暾、缪蔚、郭颐、秦秀、傅珍上表曰:“昔周选建德以左右王室,周公、康叔、聃季,皆入为三公,明股肱之任重,守地之位轻也。汉诸王侯,位在丞相、三公上,其入赞朝政者,乃有兼宫,其出之国,亦不复假台司虚名为隆宠也。今使齐王贤邪,则不宜以母弟之亲尊居鲁、卫之常职;不贤邪,不宜大启土宇,表建东海也。古礼,三公无职,坐而论道,不闻以方任婴之。惟宣王救急朝夕,然后命召穆公征淮夷,故其诗曰:‘徐方不回,王曰旋归。’宰相不得久在外也。今天下已定,六合为家,将数延三事,与论太平之基,而更出之,去王城二千里,违旧章矣。’旉,纯之子;暾,毅之子也。旉既具草,先以呈纯,纯不禁。

  事过太常郑默、博士祭酒曹志,志怆然叹曰:“安有如此之才,如此之亲,不得树本助化,而远出海隅!晋室之隆,其殆矣乎!”乃奏议曰:“古之夹辅王室,同姓则周公、异姓则太公,皆身居朝廷,五世反葬。及其衰也,虽有五霸代兴,岂与周、召之治同日而论哉!自羲皇以来,岂一姓所能独有!当推至公之心,与天下共其利害,乃能享国久长。是以秦、魏欲独擅其权而才得没身,周、汉能分其利而亲疏为用,此前事之明验也。志以为当如博士等议。”帝览之,大怒曰:“曹志尚不明吾心,况四海乎!”且谓:“博士不答所问而答所不问,横造异论。”下有司策免郑默。于是尚书硃整、褚等奏:“志等侵官离局,迷罔朝廷,崇饰晋言,假托无讳,请收志等付廷尉科罪。”诏免志官,以公还第;其馀皆付廷尉科罪。

  庾纯诣廷尉自首:“旉以议草见示,愚浅听之。”诏免纯罪。廷尉刘颂奏旉等大不敬,当弃市。尚书奏请报听廷尉行刑。尚书夏侯骏曰:“官立八座,正为此时。”乃独为驳议。左仆射下邳王晃亦从骏议。奏留中七日,乃诏曰:“旉是议主,应为戮首;但旉家人自首,宜并广等七人皆丐其死命,并除名。”

  二月,诏以济南郡益齐国。己丑,立齐王攸子长乐亭侯寔为北海王,命攸备物典策,设轩辕之乐,六佾之舞,黄钺朝车,乘舆之副从焉。

  三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齐献王攸愤怨发病,乞守先后陵。帝不许,遣御医诊视。诸医希旨,皆言无疾。河南尹向雄谏曰:“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德望者少;齐王臣居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也。”帝不纳,雄愤恚而卒。攸疾转笃,帝犹催上道。攸自强入辞,素持容仪,疾虽困,尚自整厉,举止如常,帝益疑其无疾;辞出数日,呕血而薨。帝往临丧,攸子冏号踊,诉父病为医所诬。诏即诛医,以冏为嗣。

  初,帝爱攸甚笃,为荀勖、冯紞等所构,欲为身后之虑,故出之。及薨,帝哀恸不已。冯紞侍侧,曰:“齐王名过其实,天下归之,今自薨殒,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过!”帝收泪而止。诏攸丧礼依安平献王故事。

  攸举动以礼,鲜有过事,虽帝亦敬惮之。每引之同处,必择言而后发。

  夏,五月,己亥,琅邪武王亻由薨。

  冬,十一月,以尚书左仆射魏舒为司徒。

  河南及荆、扬等六州大水。

  归命侯孙皓卒。

  是岁,鲜卑慕容涉归卒。弟删篡立,将杀涉归子廆,廆亡匿于辽东徐郁家。


【公元二百八十三年大事记】

      山涛死(205-283)。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竹林七贤”之一。集有辑本。

 

       孙皓(242年~283年),字元宗,一字皓宗,幼名彭祖,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吴大帝孙权之孙,吴文帝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孙吴末代皇帝(264年9月10日~280年5月1日在位)。太康五年(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时年四十二岁。

 

魏舒、司马晃分任左、右仆射
        283年正月,晋武帝司马炎以尚书右仆射魏舒为左仆射,下邳王司马晃为右仆射。
        魏舒(209~290) :字阳元,任城樊(今山东兖州西南)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久乃别居。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从叔父吏部郎衡,有名当世,亦不之知,使守水碓,每叹曰:“舒堪数百户长,我愿毕矣!”舒亦不以介意。不修常人之节,不为皎历之事,每欲容才长物,终不显人之短。性好骑射,著韦衣。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舒尝诣野王,主人妻夜产,俄而闻车马之声,相问曰:“男也,女也?”曰:“男,书之,十五以兵死。”复问:“寝者为谁?”曰:“魏公舒。”后十五载,诣主人,问所生儿何在,曰:“因条桑为斧伤而死。”舒自知当为公矣。
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以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除渑池长,迁浚仪令,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而已。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毓叹而谢曰:“吾之不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岂一事哉!”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文帝(司马昭)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甚有声称。征拜散骑常侍。出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简惠称。入为侍中。晋武帝以舒清素,特赐绢百匹。迁尚书,以公事当免官,诏以赎论。舒三娶妻皆亡,是岁自表乞假还本郡葬妻,诏赐葬地一顷,钱五十万。
太康初,拜右仆射。舒与卫瓘、山涛、张华等以六合混一,宜用古典封禅东岳,前后累陈其事,帝谦让不许。以舒为左仆射,领吏部。舒上言:“今选六宫,聘以玉帛,而旧使御府丞奉聘,宣成嘉礼,贽重使轻。以为拜三夫人宜使卿,九嫔使五官中郎将,美人、良人使谒者,于典制为弘。”有诏详之,众议异同,遂寝。加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及山涛薨,以舒领司徒,有顷即真。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九族,家无余财。陈留周震累为诸府所辟,辟书既下,公辄丧亡,佥号震为杀公掾,莫有辟者。舒乃命之,而竟无患,识者以此称其达命。以年老,每称疾逊位。中复暂起,署兖州中正,寻又称疾。尚书左丞郤诜与舒书曰:“公久疾小差,视事是也,唯上所念。何竟起讫还卧,曲身回法,甚失具瞻之望。公少立巍巍,一旦弃之,可不惜哉!”舒称疾如初。后以灾异逊位,帝不听。后因正旦朝罢还第,表送章绶。帝手诏敦勉。而舒执意弥固,乃下诏曰:“司徒、剧阳子舒,体道弘粹,思量经远,忠肃居正,在公尽规。入管铨衡,官人允叙;出赞衮职,敷弘五教。惠训播流,德声茂著,可谓朝之俊乂者也。而屡执冲让,辞旨恳诚,申览反覆,省用怃然。盖成人之美,先典所与,难违至情。今听其所执,以剧阳子就第,位同三司,禄赐如前。几杖不朝,赐钱百万,床帐簟褥自副。以舍人四人为剧阳子舍人,置官骑十人。使光禄勋奉策,主者详案典礼,令皆如旧制。”于是赐安车驷马,门施行马。舒为事必先行而后言,逊位之际,莫有知者。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司空卫瓘与舒书曰:“每与足下共论此事,日日未果,可谓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矣。”太熙元年薨,时年八十二。帝甚伤悼,赗赙优厚,谥曰康。

 

           司马晃字子明,晋安平献王司马孚第五子,魏封武始亭侯,拜黄门侍郎,改封西安男,出为东莞太守。武帝受禅,封下邳王,邑五千一百七十六户,泰始二年就国。
晃孝友贞廉,谦虚下士,甚得宗室之称。后为长水校尉、南中郎将。九年,诏曰:“南中郎将、下邳王晃清亮中正,体行明洁,才周政理,有文武策识。其以晃为使持节,都督宁益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领益州刺史。”晃以疾不行,更拜尚书,迁右仆射。久之,出为镇东将军、都督青徐二州诸军事。晋惠帝即位,入为车骑将军,加散骑常侍。将诛杨骏,以晃领护军,屯东掖门,寻守尚书令。迁司空,加侍中,令如故。元康六年薨,追赠太傅。二子:司马裒、司马绰。裒早卒,绰有笃疾,别封良城县王,以太原王司马辅第三子司马韡为嗣。官至侍中、尚书,早薨,子司马韶立。


齐王司马攸忧愤而死
司马攸(248-283年),字大猷,小字桃符。河内温县人,司马昭之次子,被过继给司马师,书法家。生于魏正始九年,卒于晋武帝太康四年。封齐王。生性温和聪慧,有治理的才能。在西晋建立之初颇有政治建树,深得人心。武帝晚年,朝廷内外要求齐王继位的呼声高涨,荀勖、冯紞趁机进谗言将攸排挤出朝,司马攸气恨发病,吐血而死,享年三十六岁,谥为“献”。其子司马冏继位。攸的文集二卷,(《隋书》、《唐书经籍志》)久已佚失。同时,司马攸擅长书法,南齐王僧虔《论书》云“晋齐王攸书,京洛以为楷法”。

 

琅邪武王司马伷薨
           司马伷(227-283年),司马懿第五子,司马师、司马昭之同父异母弟。司马伷生性纯良,宛如其叔父司马孚,他年轻时就有才能和名气,在魏仕官至征虏将军,西晋代魏后被封为东莞郡王,入朝为尚书右仆射、抚军将军,又外放为镇东大将军,累迁至散骑常侍,进封东武乡侯,又拜右将军、监兖州诸军事、兖州刺史。

 

荀勖上奏建议设立都水使者
         公元283年(太康四年)秋季,各州郡发生水灾,兖州一带尤其严重。荀勖上奏认为应该设立都水使者。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秋胡行
[魏晋] 曹丕
泛泛绿池。
中有浮萍。
寄身流波。
随风靡倾。
芙蓉含芳。
菡萏垂荣。
夕佩其英。
采之遗谁。
所思在庭。
双鱼比目。
鸳鸯交颈。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
知音识曲。
善为乐方。
 
【其他阅读】
=======
 
2023年8月15日 22:4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