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六十八年,公元268年,农历戊子(鼠)年,天干五行属土。东吴孙皓宝鼎三年,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四年,
公元二百六十八年
公元二百六十八年,农历戊子(鼠)年,天干五行属土
(年号:宝鼎(266年八月~269年)(一说为8月27日即七月初十.丙戌日改元),三国时期孙吴第四位皇帝吴末帝孙皓的第三个年号,东吴政权第十三个年号,
(年号:泰始(265年十二月-274年),西晋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第一个年号,西晋政权第一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陈留国】陈留王曹奂(265年—302年)原为曹魏第五任皇帝)
【南匈奴】21.刘豹(挛鞮豹),(曹操所立)(216-279年)
公元268年2月1日
农历:268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365年8月28日,波斯历:前355年11月11日,星期:星期六,干支:戊子年 癸丑月 己巳日,属相:鼠,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五九第4天,儒略日数:1818976
【逝世名人】
刘俊,”(《三国志》吴书) 载:宝鼎三年(公元268年)“遣高州刺史刘俊,前部督等人人击交趾,为晋将毛昊所破,皆死,兵散还合浦。
王元姬,(217年-268年4月20日),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西晋时期太后,曹魏司徒王朗的孙女、中领军王肃的女儿,晋文帝司马昭妻子。泰始四年三月戊子日(268年4月20日 ),王元姬崩逝,终年五十二岁,谥号文明皇后,与司马昭合葬于崇阳陵。
【家庭成员】
祖父:王朗,汉魏之际经学家,官至司徒,封兰陵侯,谥号成。
祖母:杨氏,出身于弘农杨氏,后被封为乡君。
父亲:王肃,曹魏经学家,官至太常,封兰陵侯,死后追赠卫将军,谥号景。
母亲:羊氏,西晋时追赠平阳靖君。
继母:夏侯氏,晋武帝时追赠为荥阳乡君。
(兄弟)
1.王恽,袭爵兰陵侯。
2.王恂,袭爵兰陵侯,官至河南尹,死后追赠车骑将军。
3.王虔,封安寿亭侯,官至尚书。
4.王恺,封山都县公,官至后将军。
丈夫:晋文帝.司马昭
(子女)
1.晋武帝.司马炎
2.辽东悼惠王.司马定国
3.齐献王.司马攸
4.城阳哀王.司马兆
5.广汉殇王.司马广德
女儿:京兆公主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四年(戊子,公元二六八年)
春,正月,丙戌,贾充等上所刊修律令。帝亲自临讲,使尚书郎裴楷执读。楷,秀之从弟也。侍中卢珽、中书侍郎范阳张华请抄新律死罪条目,悬之亭传以示民,从之。又诏河南尹杜预为黜陟之课,预奏:“古者黜陟,拟议于心,不泥于法;末世不能纪远而专求密微,疑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简书。简书愈繁,官方愈伪。魏氏考课,即京房之遗意,其文可谓至密,然失于苛细以违本体,故历代不能通也。岂若申唐尧之旧制,取大舍小,去密就简,俾之易从也!夫曲尽物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去人而任法,则以文伤理。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岁第其人,言其优劣。如此六载,主者总集,采案其言,六优者超擢,六劣者废免,优多劣少者平叙,劣多优少者左迁。其间所对不钧,品有难易,主者固当准量轻重,微加降杀,不足曲以法尽也。其有优劣徇情,不叶公论者,当委监司随而弹之。若令上下公相容过,此为清议大颓,虽有考课之法,亦无益也。”事竟不行。
丁亥,帝耕籍田于洛水之北。
戊子,大赦。
二月,吴主以左御史大夫丁固为司徒,右御史大夫孟仁为司空。
三月,戊子,皇太后王氏殂。帝居丧之制,一遵古礼。
夏,四月,戊戌,睢陵元公王祥卒,门无杂吊之宾。其族孙戎叹曰:“太保当正始之世,不在能言之流;及间与之言,理致清远,岂非以德掩其言乎!”
已亥,葬文明皇后。有司又奏:“既虞,除衰服。”诏曰:“受终身之爱而无数年之报,情所不忍也。”有司固请,诏曰:“患在不能笃孝,勿以毁伤为忧。前代礼典,质文不同,何必限以近制,使达丧阙然乎!”群臣请不已,乃许之。然犹素冠疏食以终三年,如文帝之丧。
秋,七月,众星西流如雨而陨。
己卯,帝谒崇阳陵。
九月,青、徐、兗、豫四州大水。
大司马石苞久在淮南,威惠甚著。淮北监军王琛恶之,密表苞与吴人交通。会吴人将入寇,苞筑垒遏水以自固,帝疑之。羊祜深为帝言苞必不然,帝不信,乃下诏以苞不料贼势,筑垒遏水,劳扰百姓,策免其官。遣义阳王望帅大军以征之。苞辟河内孙铄为掾,铄先与汝阴王骏善,骏时镇许昌,铄过见之。骏知台已遣军袭苞,私告之曰:“无与于祸!”铄既出,驰诣寿春,劝苞放兵,步出都亭待罪,苞从之。帝闻之,意解。苞诣阙,以乐陵公还第。
吴主出东关,冬,十月,使其将施绩入江夏,万彧寇襄阳。诏义阳王望统中军步骑二万屯龙陂,为二方声援。会荆州刺史胡烈拒绩,破之,望引兵还。
吴交州刺史刘俊、大都督脩则、将军顾容前后三攻交趾,交趾太守杨稷皆拒破之,郁林、九真皆附于稷。稷遣将军毛炅、董元攻合浦,战于古城,大破吴兵,杀刘俊、脩则,馀兵散还合浦。稷表炅为郁林太守,元为九真太守。
十一月,吴丁奉、诸葛靓出芍陂,攻合肥,安东将军汝阴王骏拒却之。
以义阳王望为大司马,荀顗为太尉,石苞为司徒。
【公元百六十八年大事记】
晋贾充等上所修律令。
吴攻晋江夏、襄阳、合肥,均败退。
扶南(今柬埔寨)、林邑遣使至晋。
是年,晋青、徐、兖、豫四州大水。
司马炎修理内政
春季,正月,丙戌(十八日),贾充待人奉上他们所修改的律令,晋武帝来到讲解之处,让尚书郎裴楷在一帝诵读。裴楷是裴秀的堂弟。侍中卢珽、中书侍郎范阳人张华,请求抄写新律令有关死罪的条目,在驿站张贴,以告示民众,晋武帝听从了这一建议。晋武帝又命令河南尹杜预对官吏的进退升降进行考核,杜预上奏说:“古时候进退人才,筹划于心,不拘泥于不法规;到了衰亡之世,不能考虑长久的通行而专求细密、周到,心存疑忌就相信所见所闻,对所见所产生怀疑又相信文书、信札,文书、术札越来越繁琐,为官之道越来越虚伪。魏氏考核官吏的方法,正是汉代京房遗留的法则,其文辞条令可称为极欺细密,然而不足的是苛求细枝末节而违背了主体,所以历代都不能通行无阻。还不如申明唐尧时期的旧制度,取其大而舍其小,去其细密而从其简明,使之易于遵循。要想说透事物的常理,彰明精神实质,全在于人本身;抛开人而依赖法令,就会以文辞、条令损害事理。不如委任显贵的官员,各自考核其所统领范畴内的官吏,每年都进行考查,议论其优劣,这样连续六年,主管人综合六年的情况,审查对其六年的评议,六年成绩都是优良的人,可以超格选拔;六年成绩都是劣的,就要废黜免职。优多劣少的人平级调任,劣多优少的人就要降职。在这当中如有对答不平衡,品评有难有易,主管人自然应当准确地衡量轻重,稍加损益,不必曲折以求尽合于法。有对优劣的品评徇私情,不符合公正的议论的,应当交付监察部门进行劾察。假如使上下公然地容忍过错,那么这就使公正的评论彻底地衰败,即使有对官吏考核的法令,也不会有益处。”这件事到底也没有实行。
丁亥(十九日),晋武帝在洛水之北耕种奉祀宗庙的籍田。
中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出现
约在泰始四年至七年(268--271),裴秀主编完成《禹贡地域图》18篇,它是中国目前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并在序言中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地图(平面测量绘制的地图)奠定了理论基础,裴秀因此被称为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制图六体”是:一曰分率(比例尺),用于测定地区的大小;二曰准望(方向),用于确定各地物的方位;三曰道里(距离),用于确定道路的里程;四曰高下(高取下,取下为水平直线距离);五曰方邪(方取斜,取斜为直线距离);六曰迂直(迂取直,取直为直线距离)。这六项原则归纳起来也就是现代地图学所论述的比例尺,方向和距离3要素,说明绘制地图必须制定比例尺,测出地物之间的方向,并求得各地物间的水平直线距离,裴秀还指出这"六体"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他认为,六体必须综合运用,互相参考,否则就不能正确绘制出反映实际地貌的地图来。
孙皓三路攻晋
吴主出东关;冬季,十月,派他的将领施绩进入江夏,派万彧侵襄阳。晋武帝命义阳王司马望统领中军步兵、骑兵二万人驻扎在龙陂,声援江夏与襄阳两方面。这时,荆州刺史胡烈抵御施绩的入侵并打败了施绩,司马望便领兵返回。
吴国三次攻打交趾
吴国交州刺史刘俊、大都督则、将军顾容前后三次攻打交趾,都因交趾太守杨稷的抵抗而失败了。郁林、九真两地都归附于杨稷。杨稷派将军毛炅、董元攻打合浦,在古城交战,大破吴兵,杀死刘俊、则,剩下的散兵逃回了合浦。杨稷表奏毛炅为郁林太守,董元为九真太守。
丁奉、诸葛靓攻打合肥
十一月,吴国丁奉、诸葛靓从芍陂出兵,攻打合肥,遭到安东将军、汝阴王司马骏的抵抗,吴兵退却。
王元姬去世
西晋文明皇后(王元姬),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王朗之孙女、王肃之女,晋文帝司马昭妻子,晋武帝司马炎与齐王司马攸的生母,死于该年。
【外国大事记】
罗马皇帝伽利埃努斯在奈苏斯(Naisus)战役中击败了入侵的哥特军队。
【两汉诗词】
思友诗
[两汉] 梁鸿
鸟嘤嘤兮友之期。
念高子兮仆怀思。
想念恢兮爰集兹。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妻子~孟光(生卒年不详),东汉初年人,字德跃。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 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孟光】【阮氏女】【钟离春】【钟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