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九十三年,公元193年,农历癸酉(鸡)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初平四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101年~200年    公元一百九十三年,公元193年,农历癸酉(鸡)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初平四年






公元一百九十三年




公元193年,农历癸酉(鸡)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初平]四年(都城长安)

(年号:初平((190年-193年))东汉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二个年号,东汉政权第三十六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乌桓】 

【辽西】锦州)乌桓大人,②蹋顿(191--207年在位)
【辽宁】辽东辽阳)乌桓大人,①苏僕延(168--207年)

【河北】右北平丰润)乌桓大人,①乌延(168--207年)


白波军郭大起义黄巾农民起义军余部的一支.188-约196年覆灭)

【河北】黑山军张燕起义(185--205年)

南匈奴19, 持至尸逐侯单于(刘於夫罗)(189年 - 195年在位)

高句丽】第九任国王.故国川王(男武)(179 年-197年)

【世纪】2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890年
【年代】东汉灵帝,献帝

【在位皇帝】

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189年9月28日--220年11月25日)

【年号】初平
【朝代】东汉:25年8月5日至220年11月25日。

公元193年2月19日

农历:193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442年5月28日,波斯历:前430年11月30日,星期:星期一,干支:癸酉年 甲寅月 甲寅日,属相:鸡,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七九第4天,儒略日数:1791601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刘虞(?—193),字伯安,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初平四年(193)冬,刘虞进攻公孙瓒,兵败被杀。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乙初平四年(癸酉,公元一九三年)

  春,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

  丁卯,赦天下。

  曹操军鄄城。袁术为刘表所逼,引军屯封丘,黑山别部及匈奴于扶罗皆附之。曹操击破术军,遂围封丘。术走襄邑,又走宁陵。操追击。连破之。术走九江,扬州剌史陈瑀拒术不纳。术退保阴陵,集兵于淮北,复进向寿春。瑀惧,走归下邳,术遂领其州,兼称徐州伯。李傕欲结术为援,以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假节。

  袁绍与公孙瓚所置青州刺史田楷连战二年,士卒疲困,粮食并尽,互掠百姓,野无青草。绍以其子谭为青州刺史,楷与战,不胜。会赵岐来和解关东,瓚乃与绍和亲,各引兵去。

  三月,袁绍在薄落津。魏郡兵反,与黑山贼于毒等数万人共覆鄴城,杀其太守。绍还屯斥丘。

  夏,曹操还军定陶。

  徐州治中东海王朗及别驾琅邪赵昱说刺史陶谦曰:“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贡。”谦乃遣昱奉章至长安。诏拜谦徐州牧,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以昱为广陵太守,朗为会稽太守。是时,徐方百姓殷盛,谷实差丰,流民多归之。而谦信用谗邪,疏远忠直,刑政不治,由是徐州渐乱。许劭避地广陵,谦礼之甚厚,劭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遂去之。后谦果捕诸寓士,人乃服其先识。

  六月,扶风大雨雹。

  华山崩裂。

  太尉周忠免,以太仆硃俊为太尉,录尚书事。

  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陶谦击杀之。

  大雨,昼夜二十馀日,漂没民居。

  袁绍出军入朝歌鹿肠山,讨于毒,围攻五日,破之,斩毒及其众万馀级。绍遂寻山北行,进击诸贼左髭丈八等,皆斩之。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复斩数万级,皆屠其屯壁。遂与黑山贼张燕及四营屠各、雁门乌桓战于常山。燕精兵数万,骑数千匹。绍与吕布共击燕,连战十馀日,燕兵死伤虽多,绍军亦疲,遂俱退。

  吕布将士多暴横,绍患之,布因求还雒阳。绍承制以布领司隶校尉,遣壮士送布,而阴图之。布使人鼓筝于帐中,密亡去,送者夜起,斫帐被皆坏。明旦,绍闻布尚在,惧,闭城自守。布引军复归张杨。

  前太尉曹嵩避难在琅邪,其子操令泰山太守应邵迎之。嵩辎重百馀两,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掩袭嵩于华、费间,杀之,并少子德。秋,操引兵击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保郯。初,京、雒遭董卓之乱,民流移东出,多依徐土,遇操至,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操攻郯不能克,乃去,攻取应、睢陵、夏丘,皆暑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冬,十月,辛丑,京师地震。

  有星孛于天市。司空杨彪免。丙午,以太常赵温为司空,录尚书事。

  刘虞与公孙瓚积不相能,瓚数与袁绍相攻,虞禁之,不可,而稍节其禀假。瓚怒,屡违节度,又复侵犯百姓。虞不能制,乃遣驿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禀粮不周。二奏交驰,互相非毁,朝廷依违而已。瓚乃筑小城于蓟城东南以居之。虞数请会,瓚辄称病不应;虞恐其终为乱,乃率所部兵合十万人以讨之。时瓚部曲放散在外,仓卒掘东城欲走,虞兵无部伍,不习战,又爱民庐舍,敕不听焚烧,戒军士曰:“无伤馀人,杀一伯珪而已。”攻围不下。瓚乃简募锐士数百人,因风纵火,直冲突之,虞众大溃。虞与官属北奔居庸,瓚追攻之,三日,城陷,执虞并妻子还蓟,犹使领州文书。会诏遣使者段训增虞封邑,督六州事;拜瓚前将军,封易侯。瓚乃诬虞前与袁绍等谋称尊号,胁训斩虞及妻子于蓟市。故常山相孙瑾、掾张逸、张瓚等相与就虞,骂瓚极口,然后同死,瓚传虞首于京师,故吏尾敦于路劫虞首,归葬之。虞以恩厚得众心,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

  初,虞欲遣使奉章诣长安,而难其人,众咸曰:“右北平田畴,年二十二,年虽少,然有奇材。”虞乃备礼,请以为掾。具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虞从之。畴乃自选家客二十骑,俱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道至长安致命。诏拜畴为骑都尉。畴以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得报,驰还,比至,虞已死,畴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公孙瓚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不送章报我,何也?”畴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且将军既灭无罪之君,又雠守义之臣,畴恐燕、赵之士皆将蹈东海而死,莫有从将军者也。”瓚乃释之。

  畴北归无终,率宗族及他附从者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馀家。畴谓其父老曰:“今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又无法制以治之,恐非久安之道。畴有愚计,愿与诸君共施之,可乎?”皆曰:“可!”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者,随轻重抵罪,重者至死,凡一十馀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与学校讲授之业,班行于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桓、鲜卑各遣使致馈,畴悉抚纳,令不为寇。

  十二月,辛丑,地震。

  司空赵温免。乙巳,以卫尉张喜为司空。


【公元一九三年大事记】

曹操击破袁术
  初平四年(193)初,占据南阳的袁术收宛黑山军余部和南匈奴于扶罗以为己助,进军陈留(今属河南),准备进攻兖州败州西北的曹操,时荆州刘表进逼南阳切断袁术粮道。曹操乘机向袁术进攻,袁术军不战而溃,曹操挥师追击,在襄邑(今河南睢县)、宁陵(今河南宁陵西)连败袁术。袁术连连败退,至九江郡(今安徽寿县)淮水流域一带。曹操由此解除袁术对兖州的威胁。

 

袁绍、公孙瓒争夺青州
  初平四年(193)初,袁绍为与公孙瓒争夺青州(今山东淄博北),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命其进攻公孙瓒所置州刺史田楷。田楷引兵迎战,屡次败于袁谭。不久,汉廷派使臣赵岐至关东为袁与公孙两家讲和。于是两军罢兵休战,袁绍势力由此进入青州。

 

袁绍击破黑山军
  初平四年(193)春,魏郡兵变,与黑山军于毒年部数万人合兵攻陷邺城,杀魏郡太守。六月,袁绍进军朝歌(今河南淇县),进攻鹿肠山附近的黑山军于毒部。围攻五日,斩于毒,杀黑山军万余人。袁绍随即循山而进,击破黑山军在髭丈八、刘石、青牛角、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部,复斩首数万级。又与黑山军张燕大战于常山(今河北曲阳西北),张燕军势甚盛,有精兵数万,战马千匹,两军激战十余日,双方死伤累累,兵皆疲惫不堪。于是罢战,各引兵而退。

阙宣起事
  初平四年(193)六月,下邳人阙宣起事,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率兵进剿,击杀阙宣。

 

曹操攻徐州
  初平四年(193)秋,曹操自兖州出兵徐州(今山东郯城),向东南扩展势力。大军连下十余城,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和徐州牧陶谦展开激战。结果大胜,斩首万余级,陶谦退守郯县,守城不敢出。曹操纵兵杀掠徐州百姓,坑杀数万人于泗水,泗水为之不流。又进军取虑(今江苏睢宁西南)、睢陵(今江苏睢宁)、夏丘(今安徽泗县)等县,曹军所过,鸡犬皆尽,乡邑无复行人。不久,因军粮不继退军。兴平元年(194)春,曹操之父曹嵩自琅邪(今山东胶南琅邪台西北)至兖州投奔曹操,途中被陶谦部将张闿杀死。曹操归怨于陶谦,“志在复仇”,于同年夏天再攻徐州,连下五城,又在郯县以东大败前来援救陶谦的刘备等军。因其根据地兖州发生政变,曹操火速撤军,赶回兖州。

 

汉廷试儒生
  初平四年(193)九月,朝廷试儒生,参加者四十余人,考为上第者赐郎中官,次者赐太子舍人,下第进罢免。

 

袁术据淮南
  初平四年(193)初,袁术大败于曹操,失掉根据地南阳郡(今河南南阳)退至淮水流域。当年三月,袁术集散兵进攻寿春(今安徽寿县),驱逐扬州刺史陈瑀,自称扬州刺史,兼领徐州牧,遂据淮南(郡治寿,辖今淮水以南一带)。不久,李傕等人把持的朝廷拜袁术为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实际上承认了他的扬州刺史职位。

 

公孙瓒全据幽州
  初平四年(193)冬,刘虞率所部兵十万人,攻打与其同处幽州的公孙瓒。刘虞与公孙瓒相恶已久,公孙瓒官拜奋武将军,本受幽州刺史刘虞管辖。但公孙瓒恃其勇力,不服刘虞,屡屡违抗命令,公孙瓒出兵攻打袁绍时,刘虞则绝其军粮,两人多次上疏朝廷攻击,成见日深,遂至刀兵相见。刘虞兵素不善战,攻公孙瓒所居蓟城不下,公孙瓒选猛士数百人,因风纵火,向前猛冲。刘军溃散,刘虞与其官属逃至居庸县(今北京境内)。公孙瓒围而攻之,三日城破,俘获刘虞及其妻子,不久,公孙瓒以刘虞曾与袁绍图谋称帝为名,将其斩首。于是公孙瓒尽得幽州之地,割据称雄。

 

刘虞死
  初平四年(193)冬,刘虞进攻公孙瓒,兵败被杀。刘虞(?—193),字伯安,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初举孝谦,后为幽州刺史,幽州(今北京西南)地接鲜卑、乌桓等异族之地,素来多事。刘虞安抚异族,以德化民,乌桓、鲜卑等族随时朝贺,不来犯境骚扰,百隆皆感其德。后历任甘陵相、幽州牧、太尉、大司马等职,先后封客丘侯、襄贲侯。幽州地处边界,费用甚巨,汉廷常以青、徐两州赋调二亿多资补幽州。刘虞为幽州牧,正值战乱大起,运路不通,刘虞乃宽和为政,劝农垦植,又于上谷与胡族互市,开渔阳盐铁之利,幽州于是富足。时中原战乱,青、徐士庶避乱至幽州者百余万口,刘虞皆收留抚恤,使其安居乐业。初平二年,袁绍等欲拥立刘虞为帝,刘虞坚辞不受。在幽州多年,以宽厚为政,及其被公孙瓒杀害,百姓莫不痛惜。

 

司空赵温免
  初平四年(193)底,司空赵温以灾异免官。赵温(136—208),字子柔,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初任京兆尹后以其位卑,遂弃官去。时遭饥荒,赵温散家中存粮赈济饥民,所活者万余人。后历任侍中、司空、司徒、录尚收事等职。兴平二年(195),李傕、郭汜等相攻,劫持献帝。赵温写信劝说李傕,言辞激烈,李傕大怒,欲杀赵温,李傕从弟李应为赵温旧部,多次从中说情,方幸免于难。后从献帝迁都于许。建安十三年(208),因辟曹操之子曹丕为掾,被曹操奏以选举不实,免官。其年病卒。

【外国大事记】
 
【两汉诗词】

古意
[两汉] 王褒
湘江江上楼,有妇弹箜篌。试弦一再弹,迟迟声且柔。

情繁指转急,曲长心难收。一曲未及终,泪下如迸流。

忆昔始学时,昼夜为淹留。拟将知音托,百年叙绸缪。

谁谓知音者,如何事远游。朱颜能几度,青阳倏五周。

遗谱不复理,疏弦已终投。所思在天涯,望望江上舟。

东风昨夜至,春光满汀洲。强整昔时欢,徒增今日愁。

愿因东风翔,吹落古交州。夫婿马上回,闻之应白头。

 
【其他阅读】
=======
2023年7月29日 21:4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