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七十八年,公元278年,农历戊戌(狗)年,天干五行属土。东吴孙皓天纪二年。西晋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四年。
公元二百七十八年
【同时期政权】
【陈留国】陈留王曹奂(265年—302年)原为曹魏第五任皇帝)
【南匈奴】21.刘豹(挛鞮豹),(曹操所立)(216-279年)
【高句丽】都城丸都城)第十三任国王.西川王(药卢)(270年--292年)
公元278年2月9日
农历:278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355年12月28日,波斯历:前345年11月20日,星期:星期六,干支:戊戌年 甲寅月 庚午日,属相:狗,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六九第4天,儒略日数:1822637
【逝世名人】
羊祜,(221年-278年12月27日),字叔子,兖州泰山郡南城县人。西晋时期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文学家,曹魏上党太守羊衜之子,汉末才女蔡文姬的外甥。咸宁四年(278年),羊祜带病入朝,面陈伐吴之计。后力劝晋武帝从速发兵,并嘱中书令张华成其志。不久后去世,享年五十八岁。临终前举荐度支尚书杜预接替己职。死后获赠侍中、太傅,谥号“成”。晋武帝依其遗策灭吴,于两年后完成统一。唐宋时期,羊祜得以配享武庙,位居第六。
【家族成员】
祖父:羊续,东汉时为南阳太守。
外祖父:蔡邕,东汉大儒,官至左中郎将。
父亲:羊衜,三国曹魏时官至上党太守。
母亲:蔡贞姬,蔡文姬之妹。追封济阳县君。郡望“济阳蔡氏”。
前母:孔氏,鲁国人。汉末名士孔融之女。
姨母:蔡文姬,东汉才女。
婶婶:辛宪英,三国曹魏时才女,郡望“陇西辛氏”。
妻子:夏侯氏,谯郡人。曹魏、蜀汉大将夏侯霸之女。后封万岁乡君。
长兄:羊发,三国曹魏时官至都督淮北护军。
次兄:羊承,早逝。
姐姐:羊徽瑜,西晋景献皇后,嫁晋景帝司马师。
嗣子:羊篇,西晋时官至散骑常侍,袭封钜平侯。
郤正,(?-278年),本名郤纂,字令先,司州河南郡偃师县(今河南省偃师市)人,三国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公元263年(景耀六年),曾为后主刘禅撰写投降书。后随刘禅前往洛阳,受封关内侯,又得到晋武帝司马炎赏识,公元272年(泰始八年),晋武帝司马炎升任其为巴西郡太守。公元278年(咸宁四年)去世。
【家庭成员】
祖父:郤俭,汉灵帝末年任益州刺史,任时税务繁重、扰害百姓,最终被马相、赵祗所率之益州黄巾军杀死。
父:郤揖,曾为刘备军将领孟达属下营都督,后随孟达投降曹魏,任中书令史。
何曾,(199年—279年1月12日),原名何谏,字颖考,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西晋开国元勋,曹魏太仆何夔之子。出身于陈郡何氏,何曾一生奢侈无度,讲究饮食,有“何曾食万”的典故,著有《食疏》。用现在话来说,是个养生专家,咸宁四年十二月丁未日(279年1月12日),何曾去世,年八十,获赠太傅,谥号为元。
【亲属成员】
父亲:何夔,字叔龙,太仆,封阳武亭侯。
(儿子)
1,何劭,嫡嗣子,司徒、太宰。《晋纪》作何邵。
2,何遵,庶长子,何劭庶兄,官至太仆。
(孙子)
1,何岐,何劭之子,嗣子。
2,何嵩,何遵之子,著作郎。
3,何绥,何遵之子,尚书,被东海王司马越杀害。
4,何机,何遵之子,邹平县令。
傅玄,(217年-278年),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铜川)人。中国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 思想家。咸宁四年(278年)卒于家,年六十二岁。作有《苦相篇》《艳歌行》《秦女休行》《秋胡行》等。
【亲属成员】
祖父:傅燮,东汉末年汉阳太守,以忠节闻名,谥号“壮节”。
父亲:傅干,三国曹魏时官至扶风太守。
妻子:杜氏
儿子:傅咸,西晋名臣,曾任司隶校尉。
羊徽瑜,(214年-278年),泰山南城(今山东新泰)人,晋景帝司马师第三任妻子。羊徽瑜出身官宦世家泰山羊氏,她是南阳太守羊续的孙女,上党太守羊衜之女;其母为东汉名士左中郎将蔡邕之女、蔡文姬的姐妹。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昭长子司马炎受禅登基,建立西晋,追谥伯父司马师为景皇帝。泰始二年(266年),尊奉羊徽瑜为景皇后,因居弘训宫,故称弘训太后。咸宁四年(278年)去世,时年六十五岁,谥号景献皇后,与司马师合葬峻平陵。
【家庭成员】
高祖父:羊侵,在汉安帝时官至司隶校尉。
曾祖父:羊儒,在汉桓帝时官至太常。
祖父:羊续,官至南阳太守 ,为官清廉,有“悬鱼拒贿”的事迹。
父亲:羊衜,官至上党太守 ,早逝。
母亲:蔡氏,蔡邕之女 ,蔡文姬的姐妹,追封济阳县君,谥号穆。
(兄弟)
1,羊发,羊徽瑜异母兄,官至都督淮北护军。
2,羊承,羊徽瑜同母兄,早逝。
3,羊祜,羊徽瑜同母弟。官至征南大将军,钜平侯。
丈夫:司马师,司马懿长子,魏国权臣,谥号景皇帝。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咸宁四年(戊戌,公元二七八年)
春,正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司马督东平马隆上言:“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必败。”夏,六月,欣与树机能之党若罗拔能等战于武威,败死。
弘训皇后羊氏殂。
羊祜以病求入朝,既至,帝命乘辇入殿,不拜而坐。祜面陈伐吴之计,帝善之。以祜病,不宜数入,更遣张华就问筹策。祜曰:“孙皓暴虐已甚,于今可不战而克。若皓不幸而没,吴人更立令主,虽有百万之众,长江未可窥也,将为后患矣!”华深然之。祜曰:“成吾志者,子也。”帝欲使祜卧护诸将,祜曰:“取吴不必臣行,但既平之后,当劳圣虑耳。功名之际,臣不敢居。若事了,当有所付授,愿审择其人也。”
秋,七月,己丑,葬景献皇后于峻平陵。
司、冀、兗、豫、荆、扬州大水,螟伤稼。诏问主者:“何以佐百姓?”度支尚书杜预上疏,以为:“今者水灾,东南尤剧,宜敕兗、豫等诸州留汉氏旧陂,缮以蓄水外,馀皆决沥,令饥者尽得鱼菜螺蜯之饶,此目下日给之益也。水去之后,填淤之田,亩收数钟,此又明年之益也。典牧种牛有四万五千馀头,不供耕驾,至有老不穿鼻者,可分以给民,使及春耕;谷登之后,责其租税,此又数年以后之益也。”帝从之,民赖其利。预在尚书七年,损益庶政,不可胜数,时人谓之“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
九月,以何曾为太宰;辛巳,以侍中、尚书令李胤为司徒。
吴主忌胜己者,侍中、中书令张尚,纮之孙也,为人辩捷,谈论每出其表,吴主积以致恨。后问:“孤饮酒可以方谁?”尚曰:“陛下有百觚之量。”吴主曰:“尚知孔丘不王,而以孤方之。”因发怒,收尚。公卿已下百馀人,诣宫叩头,请尚罪,得减死,送建安作船,寻就杀之。
冬,十月,征征北大将军卫瓘为尚书令。是时,朝野咸知太子昏愚,不堪为嗣,瓘每欲陈启而未敢发。会侍宴陵云台,瓘阳醉,跪帝床前曰:“臣欲有所启。”帝曰:“公所言何邪?”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帝意悟,因谬曰:“公真大醉邪?”瓘于此不复有言。帝悉召东宫官属,为设宴会,而密封尚书疑事,令太子决之。贾妃大惧,倩外人代对,多引古义。给使张泓曰:“太子不学,陛下所知,而答诏多引古义,必责作草主,更益谴负,不如直以意对。”妃大喜,谓泓曰:“便为我好答,富贵与汝共之。”泓即具草令太子自写。帝省之,甚悦,先以示瓘,瓘大踧,众人乃知瓘尝有言也。贾充密遣人语妃云:“卫瓘老奴,几破汝家!”
吴人大佃皖城,欲谋入寇。都督扬州诸军事王浑遣扬州刺史应绰攻破之,斩首五千级,焚其积谷百八十馀万斛,践稻田四千馀顷,毁船六百馀艘。
十一月,辛巳,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焚之于殿前。甲申。敕内外敢有献奇技异服者,罪之。
羊祜疾笃,举杜预自代。辛卯,以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祜卒,帝哭之甚哀。是日,大寒,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祜遗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帝曰:“祜固让历年,身没让存,今听复本封,以彰高美。”南州民闻祜卒,为之罢市,巷哭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好游岘山,襄阳人建碑立庙于其地,岁时祭祀,望其碑者无不流涕,因谓之堕泪碑。
杜预至镇,简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政,吴之名将也,耻以无备取败,不以实告吴主。预欲间之,乃表还其所获。吴主果召政还,遣武昌监留宪代之。
十二月,丁未,朗陵公何曾卒。曾厚自奉养,过于人主。司隶校尉东莱刘毅数劾奏曾侈汰无度,帝以其重臣,不问。及卒,博士新兴秦秀议曰:“曾骄奢过度,名被九域。宰相大臣,人之表仪,若生极其情,死又无贬,王公贵人复何畏哉!谨按《谥法》,‘名与实爽曰缪,怙乱肆行曰丑’,宜谥缪丑公。”帝策谥曰孝。
前司隶校尉傅玄卒。玄性峻急,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由是贵游震慑,台阁生风。玄与尚书左丞博陵崔洪善,洪亦清厉骨鲠,好面折人过,而退无后言,人以是重之。
鲜卑树机能久为边患,仆射李憙请发兵讨之,朝议皆以为出兵重事,虏不足忧。
【公元二百七十八年大事记】
凉州刺史杨欣与树机能部将若罗拔能等在武威交战,败死。
都督扬州诸军事王浑派兵攻吴皖城(今安徽潜山),践稻田,焚毁大量积谷。
羊祜死(221-278)。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以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太宰何曾死(199-278)。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在魏已任司徒,党于司马氏。以奢侈闻名,日食万钱,尚云无下箸处。
前司隶校尉傅玄死(217-278)。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著作今存《傅子》辑本。他批评清谈虚无的风气,认为“人死之后,无遣魂矣。”
是年,晋司、冀兖、豫、荆、扬大水。
【两汉诗词】
挽诗
[两汉] 王褒
荒台草绿鹧鸪飞,剑化龙津事已非。
故国遗臣空北望,他乡作客独南归。
新祠海上经秋雨,旧业林间半掩扉。
读罢遗文肠欲断,桐城何处一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