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八十三年,公元183年,农历癸亥(猪)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光和]六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101年~200年    公元一百八十三年,公元183年,农历癸亥(猪)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光和]六年






公元一百八十三年




公元183年,农历癸亥(猪)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光和]六年(都城.洛阳)

(年号:光和(178-184年十二月)东汉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第三个年号,东汉政权第三十一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乌桓】 

【辽宁】辽西锦州)乌桓大人,①丘力居(168--192年)
【辽宁】辽东辽阳)乌桓大人,①苏僕延(168--207年)

【河北】右北平丰润)乌桓大人,①乌延(168--207年)


南匈奴】,18.刘羌渠,(179年 - 188年在位)

高句丽】第九任国王.故国川王(男武)(179 年-197年)

【世纪】2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880年
【年代】东汉灵帝

【在位皇帝】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168年2月17日--189年5月13日在位)

【年号】光和
【朝代】东汉:25年8月5日至220年11月25日。

公元183年2月10日

农历:183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452年1月28日,波斯历:前440年11月21日,星期:星期日,干支:癸亥年 甲寅月 壬子日,属相:猪,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六九第4天,儒略日数:1787939

 

【出生名人】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陆逊出身吴郡陆氏,为江东大族,江东四大姓之一,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相传为甄宓(fú),实则无记载。史称甄夫人,中山郡无极县(今河北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子(前夫为袁绍次子袁熙),魏明帝曹叡的生母。曹叡及东乡公主之母。

 
【逝世名人】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灵皇帝中光和六年(癸亥,公元一八三年)

  春,三月,辛未,赦天下。

  夏,大旱。

  爵号皇后母为舞阳君。

  秋,金城河水溢出二十馀里。

  五原山岸崩。

  初,巨鹿张角奉事黄、老,以妖术教授,号“太平道。”咒符水以疗病,令病者跪拜首过,或时病愈,众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转相诳诱,十馀年间,徒众数十万,自青、徐、幽、冀、荆、扬、兗、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卖财产、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万数。郡县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为民所归。

  太尉杨赐时为司徒,上书言:“角诳曜百姓,遭赦不悔,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讨,恐更骚扰,速成其患。宜切敕刺史、二千石,简别流民,各护归本郡,以孤弱其党,然后诛其渠帅,可不劳而定。”会赐去位,事遂留中。司徒掾刘陶复上疏申赐前议,言:“角等阴谋益甚,四方私言,云角等窃入京师,觇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州郡忌讳,不欲闻之,但更相告语,莫肯公文。宜下明诏,重募角等,赏以国土,有敢回避,与之同罪。”帝殊不为意,方诏陶次第春秋条例。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也。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扬数万人,期会发于鄴。元义数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


【公元一八三年大事记】

十常侍权势大盛
  光和六年(183),张让等宦官势力又达到极盛,时中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粟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宁典等十二人皆封侯,贵宠无比,时人称为“十常侍”,灵帝曾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于是十常侍无所忌惮,各起高宅大第,规模同于皇宫,又其父兄子弟出任州郡牧守,残害百姓,贪暴胡为,无人敢问,天下怨声四起。

 

立石经于太学门外
  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熟读儒家经典成为一种进身之阶,而经书转相传抄,文字或有脱论,师承不同,亦多歧异。诸博士为争高下,更互相攻讦,甚至有人向宫中主管藏书的官员行贿,涂改兰台漆书经字,以符合自己的传本。为了使经书文字有一个官方认可的定本,以免“谷儒穿凿,疑误后学”。议郎蔡邕会同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单、议郎张训、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于灵帝熹平四年(175)上疏奏请正定五经文字,并刊石立于洛阳南郊太学门外。获准后蔡邕等即对今文所传《诗》、《书》、《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七部经书进行书校订,每经并附校记,由蔡邕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召工匠依样刊于碑上。光和六年(183)刊刻完毕,共四十六碑,由东向西,折而南,又折而向东,成匚字形立于太学讲堂门外东侧,上有屋顶覆盖,两侧围有护栏,史称熹平石经。石经既立,每天有许多人来参观摹写,“车乘日千馀辆,填塞阡陌”。

 

竺佛朔译佛经
  灵帝熹平元年(172),天竺(今印度)沙门竺佛携梵文佛经至洛阳,与人合作,译《道行经》为汉文,至中平六年(183),又译成《般若三眛经》。

 

张角准备起义
  光和六年(183),巨鹿郡(今河北宁晋西南)人。张角以“太平道”传教已十余年,拥有徒众数十万,遂将徒众分为三十六方,“方”各为一部,大方统众万余人,小方统众六、七千,方各有首领。命人传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准备起义。时大方首领马元义等先收合荆(今湖南常德东北)、杨(今安徽和县)二州徒众数万人,约期在邺城(今河南东北)起事。马元义又来往于京师洛阳(今河北临漳西南),联合宦官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定次年三月五日内外俱起。

【外国大事记】
 

【两汉诗词】

灵芝篇

[两汉] 曹植
灵芝生王地。
朱草被洛滨。
荣华相晃耀。
光采晔若神。
古时有虞舜。
父母顽且嚚。
尽孝于田垄。
烝烝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
彩衣以娱亲。
慈母笞不痛。
歔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
自伤早孤茕。
刻木当严亲。
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悔。
犯罪以亡形。
丈人为泣血。
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
父老财无遗。
举假以供养。
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
不知何用归。
天灵感至德。
神女为秉机。
岁月不安居。
呜呼我皇考。
生我既已晚。
弃我何其早。
蓼莪谁所兴。
念之令人老。
退咏南风诗。
洒泪满袆抱。
乱曰。
圣皇君四海。
德教朝夕宣。
万国咸礼让。
百姓家肃虔。
庠序不失仪。
孝悌处中田。
户有曾闵子。
比屋皆仁贤。
髫齓无夭齿。
黄发尽其年。
陛下三万岁。
慈母亦复然。

 
【其他阅读】
=======
2023年7月27日 20:1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