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七十七年,公元177年,农历丁巳(蛇)年,天干五行属火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熹平]六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101年~200年    公元一百七十七年,公元177年,农历丁巳(蛇)年,天干五行属火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熹平]六年






公元一百七十七年




公元177年,农历丁巳(蛇)年,天干五行属火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熹平]六年(都城.洛阳)

(年号:熹平(172年五月己巳-178年三月))东汉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第二个年号,东汉政权第三十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乌桓】 )

【辽宁】辽西锦州)乌桓大人,①丘力居(168--192年)
【辽宁】辽东辽阳)乌桓大人,①苏僕延(168--207年)

【河北】右北平丰润)乌桓大人,①乌延(168--207年)


南匈奴】,16.屠特若尸逐就单于(172年 - 178年在位)

高句丽】第八任国王.新大王(伯固)(165 年 - 179 年)

世纪:2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874年
年代:东汉灵帝

【在位皇帝】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168年2月17日--189年5月13日在位)

年号:熹平
【朝代】东汉:25年8月5日至220年11月25日。

公元177年2月16日

农历:177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459年11月29日,波斯历:前446年11月27日,星期:星期六,干支:丁巳年 壬寅月 丁亥日,属相:蛇,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七九第1天,儒略日数:1785754


出生名人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建安七子”之一,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

 

       吴质(?-230年),字季重,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大臣和杰出的文学家。他出生于济阴(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出身寒微,因此在乡里并未受到重视。然而,吴质凭借其卓越的才华和广博的知识,赢得了当时众多文人雅士的赞赏,尤其是深受曹操的两位公子——曹丕和曹植的喜爱与器重。 吴质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在曹丕和曹植兄弟之间游刃有余。曹操平定袁绍后,曹丕曾与僚属一同前往南皮游玩,吴质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吴质是曹丕身边的四位挚友之一,即著名的“建安四友”。在曹丕和曹植争夺太子之位的过程中,吴质成为曹丕的重要谋士,为他出谋划策,助其最终登上储君之位。 吴质的仕途也颇为显赫。他曾先后担任朝歌长和元城令等地方官职。曹丕代汉称帝后,吴质被任命为振威将军,并受封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同时获封列侯。曹丕去世后,其子曹睿继位,吴质又被征召入朝,担任侍中一职,继续为曹魏政权效力。 遗憾的是,曹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吴质病逝。他初谥为丑,但后来改谥为威,以表彰他生前的功绩与贡献。吴质的一生,既展现了个人才华的魅力,又体现了他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智慧与谋略,成为了三国时期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物。

 

逝世名人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六年(丁巳,公元一七七年)

  春,正月,辛丑,赦天下。

  夏,四月,大旱,七州蝗。

  令三公条奏长吏苛酷贪污者,罢免之。平原相渔阳阳球坐严酷,征诣廷尉。帝以球前为九江太守讨贼有功,特赦之,拜议郎。

  鲜卑寇三边。

  市贾小民有相聚为宣陵孝子者数十人,诏皆除太子舍人。

  秋,七月,司空刘逸免,以卫尉陈球为司空。

  初,帝好文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并待制鸿都门下。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势之徒置其间,熹陈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又久不亲行郊庙之礼。会诏群臣各陈政要,蔡邕上封事曰:“夫迎气五郊,清庙祭祀,养老辟雍,皆帝者之大业,祖宗所祗奉也。而有司数以蕃国疏丧、宫内产生及吏卒小污,废阙不行,忘礼敬之大,任禁忌之书,拘信小故,以亏大典。自今斋制宜如故典,庶答风霆、灾妖之异。又,古者取士必使诸侯岁贡。孝武之世,郡举孝廉,又有贤良、文学之选,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汉之得人,数路而已。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治政,未有其能。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经术,听政馀日,观省篇章,聊以游意当代博奕,非以为教化取士之本。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徘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臣每受诏于盛化门,差次录第,其未及者,亦复随辈皆见拜擢。既加之恩,难复收改,但守奉禄,于义已弘,不可复使治民及在州郡。昔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若乃不能小善,虽有可观,孔子以为致远则泥,君子固当志其大者。又,前一切以宣陵孝子为太子舍人,臣闻孝文皇帝制丧服三十六日,虽继体之君,父子至亲,公卿列臣受恩之重,皆屈情从制,不敢逾越。今虚伪小人,本非骨肉,既无幸私之恩,又无禄仕之实,恻隐之心,义无所依,至有奸轨之人通容其中。桓思皇后祖载之时,东郡有盗人妻者,亡在孝中,本县追捕,乃伏其辜。虚伪杂秽,难得胜言。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其为不祥,莫与大焉,宜遣归田里,以明诈伪。”书奏,帝乃亲迎气北郊及行辟雍之礼。又诏宣陵孝子为舍人者悉改为丞、尉焉。

  护乌桓校尉夏育上言:“鲜卑寇边,自春以来三十馀发,请征幽州诸郡兵出塞击之,一冬、二春,必能禽灭。”先是护羌校尉田晏坐事论刑,被原,欲立功自效,乃请中常侍王甫求得为将。甫因此议遣兵与育并力讨贼,帝乃拜晏为破鲜卑中郎将;大臣多有不同,乃召百官议于朝堂。蔡邕议曰:“征讨殊类,所由尚矣。然而时有同异,势有可否,故谋有得失,事有成败,不可齐也。夫以世宗神武,将帅良猛,财赋充实,所括广远,数十年间,官民俱匮,犹有悔焉。况今人财并乏,事劣昔时乎!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过于匈奴。昔段颎良将,习兵善战,有事西羌,犹十馀年。今育、晏才策未必过颎,鲜卑种众不弱曩时,而虚计二载,自许有成,若祸结兵连,岂得中休?当复征发众人,转运无已,是为耗竭诸夏,并力蛮夷。夫边垂之患,手足之疥搔,中国之困,胸背之瘭疽,方今郡县盗贼尚不能禁,况此丑虏而可伏乎!昔高祖忍平城之耻,吕后弃慢书之诟,方之于今,何者为甚?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苟无蹙国内侮之患则可矣,岂与虫蚁之虏,校往来之数哉!虽或破之,岂可殄尽,而方令本朝为之旰食乎!昔淮南王安谏伐越曰:‘如使越人蒙死以逆执事,厮舆之卒有一不备而归者,虽得越王之首,犹为大汉羞之。’而欲以齐民易丑虏,皇威辱外夷,就如其言,犹已危矣,况乎得失不可量邪!”帝不从。八月,遣夏育出高柳,田晏出云中,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南单于出雁门,各将万骑,三道出塞二千馀里。檀石槐命三部大人各帅众逆战,育等大败,丧其节传辎重,各将数十骑奔还,死者什七八。三将槛车征下狱,赎为庶人。

  冬,十月,癸丑朔,日有食之。

  太尉刘宽免。辛丑,京师地震。

  十一月,司空陈球免。

  十二月,甲寅,以太常河南孟彧为太尉。

  庚辰,司徒杨赐免。

  以太常陈耽为司空。

  辽西太守甘陵赵苞到官,遣使迎母及妻子,垂当到郡;道经柳城,值鲜卑万馀人入塞寇钞,苞母及妻子遂为所劫质,载以击郡。苞率骑二万与贼对陈,贼出母以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唯当万死,无以塞罪。”母遥谓曰:“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尔其勉之!”苞即时进战,贼悉摧破,其母妻皆为所害。苞自上归葬,帝遣使吊慰,封鄃侯。苞葬讫,谓乡人曰:“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欧血而死。


【公元一七七年大事记】

夏育等进攻鲜卑
  熹平六年(177)八月,灵帝以鲜卑连年入塞抄掠边郡,命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人,分别从高柳(今山西阳高)、云中郡(今内蒙托克托东北)、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出塞,分三路进攻鲜卑。汉军出塞二千余里,鲜卑首领檀石槐命东、中、西三部大人率众分头迎战,大败汉军。夏育等军辎重尽失,战士死者十之七八,三人各率数十骑逃回,皆以败军之罪免为庶人。此后,鲜卑兵势更盛,连年犯汉边境。

 

罢免贪官酷吏
  熹平六年(177)四白中,灵帝诏令三公上奏州郡贪官酷吏,尽皆罢免。时平原相阳球因为官严酷被征入狱,后以平定九江郡(今安徽寿县)起义军有功。被赦免,拜议郎。

 
外国大事记
 

两汉诗词

[两汉] 王粲
荆轲为燕使。
送者盈水滨。
缟素易水上。
涕泣不可挥。

 
【其他阅读】
=======
2023年7月26日 19:1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