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四十四年,公元144年,农历甲申(猴)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汉安]三年
公元一百四十四年
公元144年,农历甲申(猴)年,天干五行属木
(年号:汉安(142年 - 144年四月),东汉皇帝汉顺帝刘保的第四个年号,东汉政权第十八个年号。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建康]元年(八月初六崩)。
(年号:建康(144年四月--十二月),东汉皇帝汉顺帝刘保的第五个年号,东汉政权第十九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武陵蛮”、“长沙蛮”起义
武陵蛮(常德),长沙蛮(长沙)(136-162年)
【杨.徐二州】广陵张婴起义(142--145年)
【安徽】徐凤、马勉起义(144--145年)
【安徽】范容,周生起义(九江、凤阳一带)(144--145年)
【南匈奴】,14.呼兰若尸逐就单于(兜楼储),(143年 - 147年在位)
【高句丽】第六任国王.太祖王(高宫)(互联网公开资料53年-146年在位)【另一说为121年卒.】
【高句丽】第七任国王.次大王(遂成)【121年--165年】【另一说146 年 - 165 年】
========
公元144年2月22日
农历:144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493年11月29日,波斯历:前479年12月2日,星期:星期五,干支:甲申年 丙寅月 己亥日,属相:猴,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七九第6天,儒略日数:1773706
逝世名人
帝崩: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9月20日,农历八月初六日),东汉第八位皇帝,汉安帝长子,恭愍皇后李氏所生。建康元年(144年),刘保去世,年仅三十岁 ,谥号孝顺皇帝,葬于宪陵,庙号敬宗(后被去除庙号)。
【中国大事记】
庚午,帝崩于玉堂前殿。太子即皇帝位,年二岁。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资治通鉴》汉纪
孝顺皇帝下建康元年(甲申,公元一四四年)
春,护羌从事马玄为诸羌所诱,将羌众亡出塞,领护羌校尉卫琚追击玄等,斩首八百馀级。赵冲复追叛羌到建威鹯阴河;军度竟,所将降胡六百馀人叛走;冲将数百人追之,遇羌伏后,与战而殁。冲虽死,而前后多所斩获,羌由是衰耗。诏封冲子为义阳亭侯。
夏,四月,使匈奴中郎将马寔击南匈奴左部,破之。于是胡、羌、乌桓悉诣寔降。
辛巳,立皇子炳为太子,改元,赦天下。太子居承光宫,帝使侍御史种暠监其家。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而未决,暠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驰还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扬、徐盗贼群起,盘互连岁。秋,八月,九江范容、周生等寇掠城邑,屯据历阳,为江、淮巨患;遣御史中丞冯绲督州兵讨之。
庚午,帝崩于玉堂前殿。太子即皇帝位,年二岁。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丁丑,以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参录尚书事。
九月,丙午,葬孝顺皇帝于宪陵,庙曰敬宗。
是日,京师及太原、雁门地震。
庚戌,诏举贤良方正之士,策问之。皇甫规对曰:“伏惟孝顺皇帝初勤王政,纪纲四方,几以获安;后遭奸伪,威分近习,受赂卖爵,宾客交错,天下扰扰,从乱如归,官民并竭,上下穷虚。陛下体兼乾坤,聪哲纯茂,摄政之初,拔用忠贞,其馀维纲,多所改正,远近翕然望见太平,而灾异不息,寇贼纵横,殆以奸臣权重之所致也。其常侍尤无状者,宜亟黜遣,披扫凶党,收入财贿,以塞痛怨,以答天诫。大将军冀、河南尹不疑,亦宜增修谦节,辅以儒术,省去游娱不急之务,割减庐第无益之饰。夫君者,舟也;民者,水也;群臣,乘舟者也;将军兄弟,操楫者也。若能平志毕力,以度元元,所谓福也。如其怠弛,将沦波涛,可不慎乎!夫德不称禄,犹凿墉之趾以益其高,岂量力审功,安固之道哉!凡诸宿猾、酒徒、戏客,皆宜贬斥,以惩不轨。令冀等深思得贤之福,失人之累。”梁冀忿之,以规为下第,拜郎中;托疾,免归,州郡承冀旨,几陷死者再三,遂沉废于家,积十馀年。
扬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邓显讨范容等于历阳,败殁。
冬,十月,日南蛮夷复反,攻烧县邑。交趾刺史九江夏方招诱降之。
十一月,九江盗贼徐凤、马勉等攻烧城邑;凤称无上将军,勉称皇帝,筑营于当涂山中,建年号,置百官。
十二月,九江贼黄虎等攻合肥。
是岁,群盗发宪陵。
【公元一四四年大事记】
卫琚等击破叛羌
建康元年(144)三月,护羌从事马玄受诸羌诱惑,与诸羌起失叛汉,逃跑出塞,领护羌校尉卫琚率军追击,大破叛羌,斩首八百余级,获牛、马、羊等二十余万头。不久,护羌校尉赵冲又追击叛羌至建威鹯阴河(今甘肃武威东南)。军至半渡,所领降胡六百余叛逃。赵冲率兵数百人追之,遇羌人伏兵,临阵战死。然其前后杀伤羌人甚众,羌人由此渐衰。
梁太后临朝
建康元年(144)八月,顺帝死。太子刘炳即位,时年二岁,是为汉冲帝。梁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听制。兄梁冀以大将军执掌朝政,遂开外戚梁氏专权之局。
日南蛮降服
建康元年(144)十月,日南郡(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蛮叛汉,起兵攻烧县邑,又与九真(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蛮相联结。交趾刺史夏方多方抚慰,叛蛮尽皆降服。时梁太后临朝,以夏方之功,迁其为桂阳太守。
朱穆作《崇厚论》
朱穆字公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顺帝时为侍御史,年五十,奉书尊隐士赵康为师,尊德重道,为时所称。有感于风俗浇薄,于桓帝初年作《崇厚论》,提倡忠信诚笃。又作《绝交论》,亦志在矫正时弊。
宫崇献《太平青领书》
《太平青领书》是道教早期经典,书非一人一时所作,大体形成于东汉后期,由术士干吉(一作于吉)编定为四部一百七十卷,用白绢抄写,朱书标目,伪托是在曲阳(今属河北)泉水上得之神人的传授。顺帝时由其门徒宫崇携至洛阳献于朝廷,被斥为荒诞不经。其言多言阴阳五行、神鬼玄术、天地灾异,杂糅了道家、阴阳五行家及谶纬家的学说。书以“太平”为名,宣传公大均平,在汉末流行民间,有相当大的影响,推动了五斗米道、太平道的传播。
魏伯阳撰《周易参同契》
魏伯阳,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性好道术,修真养志,又博学能文,通谶纬诸书。曾作《周易参同契》三篇,又补遗一篇。所述多用寓言,语义隐晦,可有不同解释。参谓杂,同谓通,契谓全,取名之义为与《周易》理同而义合。桓帝即位之初,魏伯阳以此书传授洛阳市令淳于义,逐渐流传于世。
范容、周生起义
建康元年(114)八月,扬州(今安徽和县)、徐州(今山东郯城)民范容、周生等人聚众起义,占据历阳,攻打郡县。汉廷派御史中丞冯绲督州郡兵进讨。九月,扬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邓显进攻历阳,被义军击败,尹耀、邓显杀死,义军势力一时甚盛。次年三月,汉迁以滕抚为九江都尉,与中郎将赵序助冯绲征讨。不久,大败义军,杀范容、周生等千余人。范容 、周生起义遂告失败。
徐凤、马勉起义
建康元年(144)十一月,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人徐凤、马勉在九江郡(今安徽寿县)起义。徐凤穿红衣,戴黑色绶带,称“元上将军”。马勉身穿黄衣,携挂玉印,佩戴皮冠,称“黄帝”。又置百官,建年号,驻屯于当涂(今安徽怀远东南)山中。义军攻略郡县,杀县令长,又遣别军黄虎进攻合肥(今属安徽),声势颇盛。次年三月,九江都尉滕抚、御史中丞冯绲、中郎将赵等全州郡兵数万人进剿,马勉战死。徐凤率余众转攻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被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人谢安率宗族武装杀死,起义遂告失败。
两汉诗词
酸枣令刘熊碑诗
[两汉] 蔡邕
猗欤明哲。
秉道之枢。
养□之福。
匪德之隅。
渊乎其长。
涣乎成功。
政暇民豫。
新我□通。
用行则达。
以诱我邦。
赖兹刘父。
用说其蒙。
泽零年丰。
黔首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