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冲帝刘炳~东汉第九位皇帝(125年12月16日--144年9月20日在位)

首页标题    汉朝    汉朝之东汉    汉冲帝刘炳~东汉第九位皇帝(125年12月16日--144年9月20日在位)







汉冲帝刘炳




时代:东汉

全名:刘炳
别名:汉冲帝
字:明

庙号:
谥号:孝冲皇帝
年号:永憙(145年)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郡雒阳县(位于今河南洛阳)
生卒:143年--145年2月15日
逝世地:玉堂前殿 (位于今河南洛阳)
在位:144年--145年
前任:汉顺帝刘保




简介

       汉冲帝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字明,是汉顺帝刘保之子,生母为虞贵人,他是东汉王朝的第九位皇帝。 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年仅一岁的刘炳被立为皇太子。同年八月,汉顺帝驾崩,这位年幼的太子登基成为皇帝,尊称梁妠为太后。由于汉冲帝年幼,无法亲理朝政,因此由梁太后临朝摄政。 在梁太后的治理下,她夙夜匪懈、勤于政务,以真诚的态度对待贤能之人,委任太尉李固等忠臣贤士,积极选拔和重用忠诚正直的人才。她大力推行节俭政策,倡导廉洁奉公的社会风气,并严厉惩治贪官污吏。这一系列举措使得朝廷内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远近翕然,望见太平”,国家似乎即将迎来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然而好景不长,永憙元年(145年),年仅三岁的汉冲帝在玉堂前殿驾崩。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谥号“孝冲皇帝”体现了后世对他品德的肯定。汉冲帝最终安葬于怀陵,结束了他那如流星般短暂而璀璨的帝王生涯。


【人物生平】

         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字明,是汉顺帝刘保的幼子,其母为虞美人。在东汉王朝的历史长河中,刘炳的经历颇具波折与传奇色彩。 当刘炳年仅三岁之时,朝堂之上却风云变幻。当时,汉顺帝的其他几位皇太子接连遭遇不幸,导致储君之位空悬。这一状况引起了朝廷上下高度关注,众臣忧心忡忡,深知太子人选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为了稳定朝局,确保皇位传承有序,有司官员纷纷上奏,恳请皇帝尽早确立太子。 经过深思熟虑,在建康元年(公元144年)四月十五日这一天,汉顺帝刘保正式下诏,立年幼的刘炳为皇太子。此举不仅明确了皇位继承人,也向天下昭示了汉室江山的延续性,为动荡不安的朝局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年轻的刘炳自此肩负起未来帝王的重任,开启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篇章。

 

继位为帝

       建康元年(144年)八月初六,汉顺帝驾崩。当时,汉顺帝的皇后梁妠因膝下无子,于是决定拥立皇太子刘炳继位为新帝。刘炳登基后,被尊称为汉冲帝,而梁妠则被尊为皇太后。 鉴于汉冲帝年幼,无法独立处理朝政事务,因此由皇太后梁妠临朝摄政,代行皇帝之权,主持国家大事。 同年八月十三日,朝廷进行了重要的人事任命:太尉赵峻被擢升为太傅,负责辅佐幼主;大司农李固则升任太尉,二人共同总领尚书事务,确保朝廷政令的正常运作。 到了九月十二日,汉顺帝的葬礼隆重举行,其遗体被安葬于宪陵。根据其生前德政和功绩,谥号定为“孝顺皇帝”,庙号为“敬宗”,以示后人对这位已故帝王的崇敬与缅怀。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东汉王朝对于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视,也彰显了新君登基后稳定朝局的决心。

 

年幼去世

        永憙元年正月初六日(公元145年2月15日),年仅三岁的汉冲帝在玉堂前殿不幸驾崩。 这一噩耗传来,朝野上下无不震惊。汉冲帝自幼体弱多病,在位时间极为短暂,未能留下任何政绩,便匆匆离开了人世。小小年纪便遭遇如此不幸,实在令人悲痛不已。 为确保皇统延续,梁太后与大将军梁冀商议后,决定拥立刘缵继位,是为汉质帝。借此机会,梁太后再度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摄政,执掌朝纲。 同年正月二十一日,汉冲帝被安葬于怀陵。作为一位年幼夭折的小皇帝,他被追封谥号为“孝冲皇帝”。尽管在位时间短暂,但这位小皇帝的早逝,依然给东汉王朝带来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


【汉冲帝刘炳世系】

光武帝 刘秀东汉开国皇帝

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

汉章帝刘炟~东汉第三位皇帝

清河孝王:刘庆
祖父:刘祜(汉安帝.东汉第六位皇帝)

父亲:刘保(汉顺帝东汉第八位皇帝)
母亲:虞美人,灵帝追尊宪陵贵人
嫡母:梁妠,顺烈皇后

(姐妹)
1.刘生,舞阳长公主
2.刘成男,冠军长公主
3.刘广,汝阳长公主

 

汉朝:【简介

汉朝:【汉朝之西汉

汉朝:【汉朝之东汉

汉朝:【帝王世系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范围

【其他阅读】
=======
2025年2月23日 20:2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