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十七年,公元27年,农历丁亥(猪)年,天干五行属火 建武三年,汉复五年,龙兴三年,.建世三年
公元二十七年
公元27年,农历丁亥(猪)年,天干五行属火
(年号:建武,.25年六月--56年四月),是东汉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也是东汉的第一个年号。
【西州】自称西州上将军~隗囂,[汉复]五年,(23--34年)
刘盆子[建世]三年(闰二月国亡,降刘秀)
【同时期政权】
【铜马军】,东山荒秃,上淮况 起义(11年)
【匈奴】,第二十任,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名舆 (18年 - 46年 )
【高句丽】第三任国王.大武神王(无恤)(公元18年 - 44年在位)
========
=========
公元27年1月27日
农历:27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613年3月29日,波斯历:1305年11月6日,星期:星期一,干支:丁亥年 辛丑月 己未日,属相: 猪,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9日小寒 1月24日大寒,数九:四九第7天,月相:新(朔)月 新(朔)月,儒略日数:1730946
逝世名人
刘永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丁亥,公元二七年)
春,正月,甲子,冯异为征西大将军。邓禹惭于受任无功,数以饥卒徼赤眉战,辄不利;乃率车骑将军邓弘等自河北度至湖,要冯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数十日,虽虏获雄将,馀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禹、弘不从,弘遂大战移日。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异与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却。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禹不听,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馀人,禹以二十四骑脱归宜阳。异弃马步走,上回溪孤,与麾下数人归营,收其散卒,复坚壁自守。
辛巳,立四亲庙于雒阳,祀父南顿君以上至春陵节候。
壬午,大赦。
闰月,乙巳,邓禹上大司徒、梁侯印绶;诏还梁侯印绶,以为右将军。冯异与赤眉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少出兵以救之;贼见势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之于崤底,降男女八万人。帝降玺书劳异曰:“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赤眉馀众东向宜阳。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谓,乃遣刘恭乞降曰:“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丙午,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馀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赤眉众尚十馀万人,帝令县厨皆赐食。明旦,大陈兵马临雒水,令盆子君臣列而观之。帝谓樊崇等曰:“得无悔降乎?朕今遣卿归营,勒兵鸣鼓相攻,决其胜负,不俗强相服也。”徐宣等叩头曰:“臣等出长安东都门,君臣计议,归命圣德。百姓可与乐成,难与图始,故不告众耳。今日得降,犹去虎口归慈母,诚欢诚喜,无所恨也!”帝曰:“卿所谓铁中铮铮,亻庸中佼佼者也。”戊申,还自宜阳。帝令樊崇等各与妻子居雒阳,赐之田宅。其后樊崇、逢安反,诛;杨音、徐宣卒于乡里。帝怜盆子,以为赵王郎中;后病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使食其税终身。刘恭为更始报仇,杀谢禄,自系狱;帝赦不诛。
二月,刘永立董宪为海西王。永闻伏隆至剧,亦遣使立张步为齐王。步贪王爵,犹豫未决。隆晓譬曰:“高祖与天下约,非刘氏不王;今可得为十万户侯耳!”步欲留隆,与共守二州;隆不听,求得反命,步遂执隆而受永封。隆遣间使上书曰:“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厄,授命不顾。又,吏民知步反畔,心不附之,愿以时进兵,无以臣隆为念!臣隆得生到阙廷,受诛有司,此其大愿。若令没身寇手,以父母、昆弟长累陛下。陛下与皇后、太子永享万国,与天无极!”帝得隆奏,召其父湛,流涕示之曰:“恨不且许而遽求还也!”其后步遂杀之。帝方北忧渔阳,南事梁、楚,故张步得专集齐地,据郡十二焉。
帝幸怀。
吴汉率耿弇、盖延击青犊于轵西,大破降之。
三月,壬寅,以司直伏湛为大司徒。
涿郡太守张丰反,自称天上大将军,与彭宠连兵。硃浮以帝不自征彭宠,上疏求救。诏报曰:“往年赤眉跋扈长安,吾策其无谷必东;果来归附。今度此反虏,势无久全,其中必有内相斩者。今军资未充,故须后麦耳!”浮城中粮尽,人相食,会耿况遣骑来救,浮乃得脱身走,蓟城遂降于彭宠。宠自称燕王,攻拔右北平、上谷数县,赂遣匈奴,借兵为助;又南结张步及富平、获索诸贼,皆与交通。
帝自将征邓奉,至堵阳。奉逃归淯阳,董降。夏,四月,帝追奉至小长安,与战,大破之;奉肉袒因硃祜降。帝怜奉旧功臣,且衅起吴汉,欲全宥之。岑彭、耿弇谏曰:“邓奉背恩反逆,暴师经年,陛下既至,不知悔善,而亲在行陈,兵败乃降;若不诛奉,无以惩恶!”于是斩之。复硃祜位。
延岑既破赤眉,即拜置牧守,欲据关中。时关中众寇犹盛,岑据蓝田,王歆据下邽,芳丹据新丰,蒋震据霸陵,张邯据长安,公孙守据长陵,杨周据谷口,吕鲔据陈仓,角闳据汧,骆延据盩厔,任良据雩阝,汝章据槐里,各称将军,拥兵多者万馀人,少者数千人,转相攻击。冯异且战且行,屯军上林苑中。延岑引张邯、任良共攻异;异击,大破之,诸营保附岑者皆来降,岑遂自武关走南阳。时百姓饥饿,黄金一斤易豆五升,道路断隔,委输不至,冯异军士悉以果实为粮。诏拜南阳赵匡为右扶风,将兵助异,并送缣、谷。异兵谷渐盛,乃稍诛击豪杰不从令者,褒赏降附有功劳者,悉遣诸营渠帅诣京师,散其众归本业,威行关中。唯吕鲔、张邯、蒋震遣使降蜀,其馀悉平。
吴汉率骠骑大将军杜茂等七将军,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集得十馀万人救之。汉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建等遂连兵入城。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慰勉之,士气自倍。旦日,苏茂、周建出兵围汉;汉奋击,大破之,茂走还湖陵。睢阳人反城迎刘永,盖延率诸将围之;吴汉留杜茂、陈俊守广乐,自将兵助延围睢阳。
车驾自小长安引还,令岑彭率傅俊、臧宫、刘宏等三万馀人南击秦丰。五月,己酉,车驾还宫。
乙卯晦,日有食之。
六月,壬戌,大赦。
延岑攻南阳,得数城;建威大将军耿弇与战于穰,大破之。岑与数骑走东阳,与秦丰合;丰以女妻之。建义大将军硃祜率祭遵等与岑战于东阳,破之;岑走归秦丰。祜遂南与岑彭等军合。延岑护军邓仲况拥兵据阴县,而刘歆、孙龚为其谋主;前侍中扶风苏竟以书说之,仲况与龚降。竟终不伐其功,隐身乐道,寿终于家。秦丰拒岑彭于邓,秋,七月,彭击破之。进围丰于黎丘,别遣积弩将军傅俊将兵徇江东,扬州悉定。
盖延围睢阳百日,刘永、苏茂、周建突出,将走酂;延追击之急,永将庆吾斩永首降。苏茂、周建奔垂惠,共立永子纡为梁王。佼强奔保西防。冬,十月,壬申,上幸春陵,祠园庙。
耿弇从容言于帝,自请北收上谷兵未发者,定彭宠于渔阳,取张丰于涿郡,还收富平、获索,东攻张步,以平齐地。帝壮其意,许之。
十一月,乙未,帝还自春陵。
是岁,李宪称帝,置百官,拥九城,众十馀万。
帝谓太中大夫来歙曰:“今西州未附,子阳称帝,道里阻远,诸将方务关东,思西州方略,未知所在,奈何?”歙曰:“臣尝与隗嚣相遇长安。其人始起,以汉为名。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帝然之,始令歙使于嚣。嚣既有功于汉,又受邓禹爵署,其腹心议者多劝通使京师,嚣乃奉奏诣阙。帝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甚厚。
公元二十七年大事记
冯异大破赤眉军
建武三年(27),光武帝刘秀以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此时,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等与冯异军相遇,邓禹等要求冯异一起攻击赤眉军,冯异劝邓禹对赤眉军一是要以恩信倾诱,二是分东西两面夹击。但邓禹等不听。邓弘军与赤眉军大战,结果邓弘军大败。冯异与邓禹合军救邓弘,赤军才稍退。冯异认为士卒饥乏,应暂时休兵。邓禹不听,再战,大败,又死伤三千余人。邓禹逃到了宜阳。冯民弃马与部下数人逃回营,收拾残兵、坚壁自守。后又招集诸营保兵数万人,与赤眉军约期会战,让一些士兵换上赤眉军的服装,埋伏起来。早晨,赤眉军一万人攻击冯异军的前部,冯异以少量兵力救 之,赤眉军以为冯异军势弱,遂全军出击,冯异乃纵兵大战,到了黄昏,赤眉军不相识别,大乱,冯异军大举进攻,大破赤眉军于崤底(今河南渑池县西南),赤眉军男女八万人投降。
刘盆子降汉
建武三年(27),赤眉军残部至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刘秀亲率大军严阵以待。赤眉军无力抵抗,派刘恭乞求投降,问刘秀:“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刘秀回答说:“待汝以不死耳”。于是刘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投降。交兵器甲胄于宜阳城西,交出的兵甲堆得象熊齐山一样高。刘秀怜刘盆子,对他的赏赐非常丰厚,并以为赵王郎中。后盆子因病失明,刘秀赐他荣阳匀输官地,以为列肆,命刘盆子食其税终身。
吴汉击破青犊农民军
建武三年(27)二月,吴汉率耿弇、盖延在轵县西(今河南济源南),大败青犊农军(王莽末年兴起的农民军之一,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山西河南两省交界一带)。青犊军投降。
冯异平定关中
建武三年(27),关中(一般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尚有不少地方割据势力,其中较大的有延岑、王歆、芳丹、蒋震、张邯、公孙守、杨周、角闳、骆延、任良、汝章等。他们各称将军,拥兵多者万余人,少者数千人,转相攻击。时东汉将领冯异屯军于上林苑中。延岑击破赤眉军后,自称武安王,拜置牧守,妄图割据关中,并联合张邯、任良等共攻冯异,结果大败,一此较小的割据势力纷纷归附冯异。延岑又走攻析(今河南西峡县),为冯异部将邓华、于匡所破,部将苏臣等八千余人投降。延岑逃奔南阳。时岁大饥内相食,士兵以野果为粮。刘秀拜赵匡为右扶风,率兵援冯,并送来缣和谷,以补充给养。冯异乃诛灭豪杰不从命令者,奖赏归附有功者,凡降附的地方害据者均送至京师洛阳,解散其部众,令各归本业。从此冯异在关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了。除吕鲔、张邯、蒋震等归附公孙述外,其余的割据势力大都被平定。
李宪称帝于淮南
李宪是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西)人。新莽时为卢江属令。新莽末年,王州公等聚众十余万攻掠郡县。王莽以李宪为偏将军、卢江连率,击破王州公。新莽败亡后,遂据郡自守。淮阳王更始元年(23),自称淮阳王。建武三年(27)又自立为天子,置公卿百官,拥九城,部众有十余万。次年秋,光武帝刘秀至寿春(今安徽寿县),派扬武将军马成等发四郡兵,进围李宪于舒(今安徽庐江南)。李宪多次挑占,马成命令诸军深沟高垒坚壁不出。相持一年有余,至建武六年春,城中粮尽,马成率军攻克舒城。李宪逃跑,被部下杀死。李宪余党諄于临等又聚众数千人继续对抗,被扬州从事陈众招降。李宪割据势力至此被彻底消灭。
刘永败死
建武二年(26)夏,光武帝刘秀派虎牙大将军盖延与苏茂率军讨伐刘永。苏茂和盖延不和,遂杀淮阳太守,占据广乐(今河南虞城北),降附刘永。刘永以苏茂为大司马、淮阳王。盖延率军攻克睢阳。刘永逃奔虞县(今河南省虞城县北),虞人杀其母、妻。刘永与部下数十人亡逃谯(今安徽省毫县),苏茂、佼强、周建合军来救,又为盖延击败。苏茂逃回广乐,仪强、周建跟从刘永退保湖陵(今山东鱼台)。次年春,刘永遣使者立张步为齐王,董宪为海西王。刘秀派大司马吴汉等围苏茂于广乐,周建率军来援。双方接战,苏茂、周建战败,弃城逃回湖陵。时睢阳又叛汉迎刘永入城。吴汉与盖延等合军包围睢阳。城中尽,刘永和苏茂、周建逃往酂(今河南永城西),吴汉等率军穷追,刘永为部将庆吾所杀。“专据东方”三年的刘永割据势力至此遂告平定。
耿弇破延岑于穰
建武三年(27),延岑出兵武关(今陕西商南县南),进攻南阳(今河南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杜弘率部属归附。东汉将领耿弇率军与延岑军在穰激战。汉军大胜,杀死延岑军三余人,俘虏五千多人,缴获印绶三百。杜弘投降东汉,延岑仅率数骑逃往东阳(今河南邓县东北)。
岑彭、朱祐讨平秦丰
淮阳王更始元年(23),南郡(今湖北江陵)人秦丰据黎丘(今湖北宜城西北)自称楚黎王,攻占十二个县。建武三年(27)夏,光武帝刘秀派岑彭等率三万余人南击秦丰,攻克黄邮(今河南新野东北)。秦丰率部与岑彭军相持于邓(今湖北襄阳西)。后岑彭扬言西击山都(今湖北谷城南),乘机派兵渡过沔水,在河头山大破秦丰大将张扬;又从山谷间伐木开道,直捣黎丘。秦丰急忙回军来救,又被 岑彭击败,大将蔡宏战死;相国赵京举宜城降汉,并与岑彭联兵包围黎丘。建武四年,刘秀亲自到黎丘前线劳军,封有功吏士百余人。岑彭攻秦丰二年,共斩首九万余级;秦丰残部仅剩千余人,黎丘城粮食告罄。刘秀以朱祐接替岑彭,并派御史中丞李由执玺书进行招降,秦丰拒不投降。刘秀于是责令朱祐全力攻城。建武五年(29)夏,秦丰走投无路,率其老母妻子九人肉袒出降。朱祐将秦丰槛车传送洛阳,被处死。
张丰反叛
建武三年(27)十月,涿郡太守(今河北涿县)张丰反,自称无上大将军,与渔阳太守彭宠连兵。次年,光武帝刘秀命征虏将军祭遵、建义大将军朱祐、建威大将军耿弇、骁骑将军刘喜全兵讨伐张丰。祭遵率军先期到达,张丰部下孟厷逮捕张丰投降祭遵。张丰本好方术,有道士说张丰当为天子,以五采襄裹石头系在张丰肘上,张丰信以为真,遂叛汉。至此身为阶下囚,罪当处斩,他还以为胳膊肘石头是玉玺,有恃无恐。祭遵用椎将石头砸破,张丰才知道受骗,仰天长叹说:“当死无所恨”。
邓禹破延岑
建武三年(27),延岑被耿弇击败后,仅率数骑逃到东阳(今河南邓县东),与秦丰部将张成合军,继续顽抗。又被东汉将领朱祐击败投奔秦丰。第二年,延岑在顺阳(今河南内乡西南)一带寇掠。光武帝刘秀派邓禹等率军在邓和武当接连大败延岑军。延岑逃奔汉中,余党投降。
[两汉] 张翼
灵飙起回浪,飞云腾逆鳞。
苟擢南阳秀,固集三造宾。
缅怀结寂夜,味藻咏终晨。
延伫时无遘,谁与拂流尘。
眇情寄极眄,萧条独遨神。
相忘东溟里,何晞西潮津。
我崇道无废,长谣想义人。
张翼,(?—264)三国蜀犍为武阳人,字伯恭。刘备定益州,为书佐,迁蜀郡太守。刘禅时,历官尚书,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景耀末,魏军数道并攻,与姜维拒守剑阁。刘禅降,乃与维降魏。明年,至成都,为钟会乱兵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