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东汉初年割据军阀(?―公元30年)

首页标题    汉朝    汉朝之东汉    李宪~东汉初年割据军阀(?―公元30年)






李宪




概述

       李宪(?―公元30年),是东汉初年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割据军阀,颍川郡许昌县人。在新朝王莽统治时期,他担任庐江属令这一重要官职。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起义军此起彼伏,而李宪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曾成功率军击败了以王州公为首的起义军,为新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随着新朝的覆灭,各地势力纷纷崛起,李宪也抓住机会,占据庐江郡自保。

     更始元年(公元23年),他自称淮南王,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到了建武三年(公元27年),李宪的势力进一步壮大,甚至自立为帝,在其控制区域内设置百官,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此时他的地盘已经扩展到九座城池,麾下拥有十余万部众,成为一方不可忽视的力量。 然而好景不长,建武四年(公元28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决定对这位割据势力采取行动。他派遣扬武将军马成率领三位将军,征调会稽等四郡兵力组成联军,大举进攻李宪。汉军迅速兵临舒县,将李宪所部团团围住。面对来势汹汹的汉军,李宪多次试图突围挑战,但马成深知稳扎稳打的重要性,始终坚守不出,与敌周旋,使得李宪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长达一年多之久。 最终,在建武六年(公元30年),汉军攻陷舒县,李宪被迫逃离。然而逃亡之路并不顺利,在途中他被汉军军士帛意追上并斩杀,结束了自己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这段历史不仅反映了东汉初期复杂的政治局势,也展现了各路英雄豪杰之间的明争暗斗。


中文名:李宪
民族:汉族

自称:淮南王

庐江郡自称:皇帝
生卒:?--30年

在位:27--30
职业:割据军阀
主要成就:自立为帝,设置百官,拥有九城,部众十万
出生地:颍川许昌
所处时代:汉朝(东汉)


【人物生平 】

据郡自守

      李宪,是颍川郡许昌县人。在新朝皇帝王莽统治时期,他担任庐江郡(治所位于今安徽省庐江县)的属令,这一职位职能相当于都尉,主要负责地方军事和治安事务。 到了王莽统治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庐江地区贼寇四起。其中以王州公为首的一支叛军势力尤为强大,他们拥兵十余万,四处攻城略地,对周边郡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王莽任命李宪为偏将军兼庐江连率,赋予他讨伐叛军的重要使命。庐江连率这一官职大致相当于太守,但此时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军事指挥权。 李宪不负众望,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力量,并成功击败了王州公率领的叛军。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战,李宪最终彻底平定了庐江地区的叛乱,恢复了当地的秩序与安宁。 然而,随着王莽暴政的加剧,全国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各地豪杰并起共同讨伐王莽政权。地皇四年(公元23年)九月,起义军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王莽被杀,新朝宣告灭亡。在这场巨大的政治变动中,李宪审时度势,选择占据庐江郡,保持中立自守的姿态,以应对这变幻莫测的政治局势。

 

称帝被杀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李宪自立为淮南王,设立将领和官员,并开始积极扩张势力范围,派兵攻打周边郡县。他不仅迅速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力量,还逐渐巩固了对地方的控制。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李宪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在庐江郡正式称帝,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朝廷官制体系,拥有九座城池,麾下兵力达到十余万人之众。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当时新建立的东汉政权的巨大挑战。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建武四年(公元28年)八月初十日,东汉光武帝刘秀亲自前往寿春县,指挥作战。他派遣扬武将军马成率领诛虏将军刘隆、振威将军宋登、射声校尉王赏三位得力战将,调集会稽、丹阳、九江、六安四郡的精锐部队共同讨伐李宪。同年九月,汉军抵达舒县,将李宪所占据的城市团团围住。为了确保能够彻底击败敌人,马成命令各路军队挖掘深沟高垒,严防死守,不轻易出战,耐心等待时机。李宪多次率军试图突围挑战,但马成都坚守不出,使得这场围城之战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建武六年(公元30年)正月,随着粮食储备逐渐耗尽,舒县城内陷入了绝境。汉军抓住这个机会发动总攻,最终成功攻克舒县。城破之后,汉军对城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行动。李宪试图逃亡,但被其部下帛意追上并斩杀,帛意随后向汉朝投降。与此同时,李宪的妻子和儿女也未能幸免于难,遭到诛杀。至此,汉军继续追剿李宪余党,最终平定了整个江淮地区的叛乱,恢复了该地区的秩序与稳定。

       这段历史充分展示了东汉初期复杂的政局以及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付出的努力。它不仅是一场军事斗争,更是政治智慧与战略眼光的较量。


史载资料

《资治通鉴·卷三十九》
《资治通鉴·卷四十一》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 
《后汉书·卷十二·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
《后汉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 

【其他阅读】
=======
2025年1月5日 19:02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