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景本纪 



上古】【三皇】【五帝】【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周朝帝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朝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孝景本纪
别名:史记·孝景本纪第十一
作者: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
年代:西汉(汉武帝--孝武帝时期)
作品出处:《史记》
文学体裁:史传文

 

【孝景纪】原文
(司马迁 著)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乙巳,赐民爵一级。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庙。令群臣无朝贺。匈奴入代,与约和亲。

二年春,封故相国萧何孙係为武陵侯。男子二十而得傅。四月壬午,孝文太后崩。广川、长沙王皆之国。丞相申屠嘉卒。八月,以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为丞相。彗星出东北。秋,衡山雨雹,大者五寸,深者二尺。荧惑逆行,守北辰。月出北辰间。岁星逆行天廷中。置南陵及内史祋祤为县。

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长星出西方。天火燔雒阳东宫大殿城室。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反,发兵西乡。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立楚元王子平陆侯礼为楚王。立皇子端为胶西王,子胜为中山王。徙济北王志为菑川王,淮阳王馀为鲁王,汝南王非为江都王。齐王将庐、燕王嘉皆薨。

四年夏,立太子。立皇子彻为胶东王。六月甲戌,赦天下。后九月,更以易阳为阳陵。复置津关,用传出入。冬,以赵国为邯郸郡。

五年三月,作阳陵、渭桥。五月,募徙阳陵,予钱二十万。江都大暴风从西方来,坏城十二丈。丁卯,封长公主子蟜为隆虑侯。徙广川王为赵王。

六年春,封中尉绾为建陵侯,江都丞相嘉为建平侯,陇西太守浑邪为平曲侯,赵丞相嘉为江陵侯,故将军布为鄃侯。梁楚二王皆薨。后九月,伐驰道树,殖兰池。

七年冬,废栗太子为临江王。十一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隶作阳陵者。丞相青免。二月乙巳,以太尉条侯周亚夫为丞相。四月乙巳,立胶东王太后为皇后。丁巳,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

中元年,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孙平为绳侯,故御史大夫周昌孙左车为安阳侯。四月乙巳,赦天下,赐爵一级。除禁锢。地动。衡山、原都雨雹,大者尺八寸。

中二年二月,匈奴入燕,遂不和亲。三月,召临江王来。即死中尉府中。夏,立皇子越为广川王,子寄为胶东王。封四侯。九月甲戌,日食。

中三年冬,罢诸侯御史中丞。春,匈奴王二人率其徒来降,皆封为列侯。立皇子乘为清河王。三月,彗星出西北。丞相周亚夫免,以御史大夫桃侯刘舍为丞相。四月,地动。九月戊戌晦,日食。军东都门外。

中四年三月,置德阳宫。大蝗。秋,赦徒作阳陵者。

中五年夏,立皇子舜为常山王。封十侯。六月丁巳,赦天下,赐爵一级。天下大潦。更命诸侯丞相曰相。秋,地动。

中六年二月己卯,行幸雍,郊见五帝。三月,雨雹。四月,梁孝王、城阳共王、汝南王皆薨。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分为五,封五王。更命廷尉为大理,将作少府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将行为大长秋,大行为行人,奉常为太常,典客为大行,治粟内史为大农。以大内为二千石,置左右内官,属大内。七月辛亥,日食。八月,匈奴入上郡。

后元年冬,更命中大夫令为卫尉。三月丁酉,赦天下,赐爵一级,中二千石、诸侯相爵右庶长。四月,大酺。五月丙戌,地动,其蚤食时复动。上庸地动二十二日,坏城垣。七月乙巳,日食。丞相刘舍免。八月壬辰,以御史大夫绾为丞相,封为建陵侯。

后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动。郅将军击匈奴。酺五日。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緵布。止马舂。为岁不登,禁天下食不造岁。省列侯遣之国。三月,匈奴入雁门。十月,租长陵田。大旱。衡山国、河东、云中郡民疫。

后三年十月,日月皆赤五日。十二月晦,雷。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廷中。正月甲寅,皇太子冠。甲子,孝景皇帝崩。遗诏赐诸侯王以下至民为父后爵一级,天下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复无所与。太子即位,是为孝武皇帝。三月,封皇太后弟蚡为武安侯,弟胜为周阳侯。置阳陵。

太史公曰: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

景帝即位,因脩静默。勉人於农,率下以德。制度斯创,礼法可则。一朝吴楚,乍起凶慝。提局成衅,拒轮致惑。晁错虽诛,梁城未克。条侯出将,追奔逐北。坐见枭黥,立翦牟贼。如何太尉,後卒下狱。惜哉明君,斯功不录!

 

【作品简介】

        《孝景本纪》为《史记》卷十一的重要篇章,专记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在位十六年间的执政历程。作为汉文帝刘恒之子,汉景帝继承并延续了其父“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治国理念,推动“文景之治”的持续发展。本纪详述了景帝在位期间所经历的重大政治事件、治国举措及其深远影响,是研究汉代由初创走向繁荣的关键历史文本。

 

即位与施政

       继位背景:汉景帝刘启为汉文帝第四子,因三位兄长早逝而得以继承皇位。他的即位标志着汉初政权的平稳过渡与延续。

       惠民政策:景帝继位后推行多项惠民措施,包括大赦天下、减免田租,继续贯彻文帝时期确立的轻徭薄赋政策,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家财政亦随之充实。

 

七国之乱与平叛

      晁错之死:在七国之乱爆发初期,为安抚吴、楚等七国诸侯的反叛情绪,景帝听信建议诛杀重臣晁错。然而此举未能平息叛乱,反而暴露出中央政权在地方治理上的隐患。

     平定叛乱:面对严峻局势,景帝果断任命周亚夫、窦婴等将领率军讨伐叛军。经过艰苦作战,最终成功平定七国之乱,有效维护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汉王朝的统一局面。

 

天象与灾异

        天象记录:本纪中多次提及彗星出现、冰雹降临等自然异象,这些现象在汉代被视为天意的警示。通过记录这些天象,反映出当时“天人感应”的思想对政治决策与历史书写的影响。

 

历史评价

       承前启后:汉景帝的统治承袭文帝之治,又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在位期间的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为汉朝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不过,也有学者指出,景帝在治国过程中过于倚重权术,影响了皇权的道德形象。

       司马迁笔法:作为《史记》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景本纪》体现了司马迁以史为鉴、寓论断于叙事的史笔风格。他通过记录天象、人事等细节,含蓄地表达了对景帝执政得失的评价,使读者在字里行间体悟历史的深意。

            总体而言,《孝景本纪》与《孝文本纪》共同构成了“文景之治”的完整历史叙事,展现了汉初统治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治理智慧与实践,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其它章节】

第一章 五帝本纪,第二章 夏本纪,第三章 殷本纪,第四章 周本纪,第五章 秦本纪,第六章 秦始皇本纪,第七章 项羽本纪,第八章 高祖本纪,第九章 吕太后本纪,第十章 孝文本纪,第十一章 孝景本纪,第十二章 孝武本纪

 
【其他阅读】
=======

《史记》十二本纪·孝景本纪 原文

2025年8月20日 18:31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工作记录    《十二本纪》    《史记》十二本纪·孝景本纪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