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十三年,公元23年,农历癸未(羊)年,天干五行属水。 地皇四年,更始元年,汉复元年。
公元二十三年
(年号:地皇(20年--23年10月6日),新朝时期王莽的第三个年号。(地皇也作始建国地皇上戊、始建国地皇, 是新朝建兴帝王莽的第三个年号 ,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
【漢】(都城·宛城)劉玄[更始]元年(二月建元)(23--25年)
【西州】自称西州上将军~隗囂,[汉复]元年,(七月建元)(23--34年)【同时期政权】
【铜马军】,东山荒秃,上淮况 起义(7年)
【匈奴】,第二十任,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名舆 (18年 - 46年 )
【高句丽】第三任国王.大武神王(无恤)(公元18年 - 44年在位)
========
=========
公元23年1月11日
农历:23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617年1月29日,波斯历:1301年10月20日,星期:星期一,干支:癸未年 癸丑月 壬午日,属相:羊,星座:摩羯座,节气:1月9日小寒 1月24日大寒,数九:二九第9天,月相:新(朔)月 ,儒略日数:1729469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淮阳王更始元年(癸未,公元二三年)
春,正月,甲子朔,汉兵与下江兵共攻甄阜、梁丘赐,斩之,杀士卒二万馀人。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引兵欲据宛,刘縯与战于淯阳下,大破之,遂围宛。先是,青、徐贼众虽数十万人,讫无文书、号令、旌旗、部曲。及汉兵起,皆称将军,攻城略地,移书称说。莽闻之,始惧。
舂陵戴侯曾孙玄在平林兵中,号更始将军。时汉兵已十馀万,诸将议以兵多而无所统一,欲立刘氏以从人望。南阳豪桀及王常等皆欲立刘縯;而新市、平林将帅乐放纵,惮縯威明,贪玄懦弱,先共定策立之,然后召縯示其议。縯曰:“诸将军幸欲尊立宗室,甚厚,然今赤眉起青、徐,众数十万,闻南阳立宗室,恐赤眉复有所立,王莽未灭而宗室相攻,是疑天下而自损权,非所以破莽也。舂陵去宛三百里耳,遽自尊立,为天下准的,使后人得承吾敝,非计之善者也。不如且称王以号令,王势亦足以斩诸将。若赤眉所立者贤,相率而往从之,必不夺吾爵位。若无所立,破莽,降赤眉,然后举尊号,亦未晚也。”诸将多曰:“善!”张卬拔剑击地曰:“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众皆从之。二月,辛巳朔,设坛场于淯水上沙中,玄即皇帝位,南面立,朝群臣;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于是大赦,改元,以族父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硃鲔为大司马,刘縯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馀皆九卿将军。由是豪桀失望,多不服。
王莽欲外示自安,乃染其须发,立杜陵史谌女为皇后;置后宫,位号视公、卿、大夫、元士者凡百二十人。
莽赦天下,诏:“王匡、哀章等讨青、徐盗贼,严尤、陈茂等讨前队丑虏,明告以生活、丹青之信。复迷惑不解散,将遣大司空、隆新公将百万之师劋绝之矣。”
三月,王凤与太常偏将军刘秀等徇昆阳、定陵、郾,皆下之。
王莽闻严尤、陈茂败,乃遣司空王邑驰传,与司徒王寻发兵平定山东。征诸明兵法六十三家以备军吏,以长人巨母霸为垒尉,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邑至洛阳,州郡各选精兵,牧守自将,定会者四十二万人,号百万;馀在道者,旌旗、辎重,千里不绝。夏,五月,寻、邑南出颍川,与严尤、陈茂合。
诸将见寻、邑兵盛,皆反走,入昆阳,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刘秀曰:“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即拔,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诸将怒曰:“刘将军何敢如是!”秀笑而起。会候骑还,言:“大兵且至城北,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诸将素轻秀,及迫急,乃相谓曰:“更请刘将军计之。”秀复为图画成败,诸将皆曰:“诺。”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秀使王凤与廷尉大将军王常守昆阳,夜与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时莽兵到城下者且十万,秀等几不得出。寻、邑纵兵围昆阳,严尤说邑曰:“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邑曰:“吾昔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见责让。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非所以示威也。当先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邪!”遂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钲鼓之声闻数十里,或为地道、冲輣撞城;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负户而汲。王凤等乞降,不许。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不以军事为忧。严尤曰:“《兵法》:‘围城为之阙’,宜使得逸出以怖宛下。”邑又不听。
棘阳守长岑彭与前队贰严说共守宛城,汉兵攻之数月,城中人相食,乃举城降。更始入都之。诸将欲杀彭,刘縯曰:“彭,郡之大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今举大事,当表义士,不如封之。”更始乃封彭为归德侯。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馀,何财物之有!”乃悉发之。六月,己卯朔,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馀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成,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易之,自将万馀人行陈,敕诸营皆按部毋得动,独迎与汉兵战,不利,大军不敢擅相救。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馀里。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度水逃去,尽获其军实辎重,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馀。士卒奔走,各还其郡,王邑独与所将长安勇敢数千人还洛阳,关中闻之震恐。于是海内豪桀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莽闻汉兵言莽鸩杀孝平皇帝,乃会公卿于王路堂,开所为平帝请命金縢之策,泣以示群臣。
刘秀复徇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颍川郡掾冯异监五县,为汉兵所获。异曰:“异有老母在父城,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秀许之。异归,谓父城长苗萌曰:“诸将多暴横,独刘将军所到不虏略,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遂与萌率五县以降。
新市、平林诸将以刘縯兄弟威名益盛,阴劝更始除之。秀谓縯曰:“事欲不善。”縯笑曰:“常如是耳。”更始大会诸将,取縯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徒建随献玉玦,更始不敢发。縯舅樊宏谓縯曰:“建得无有范增之意乎?”縯不应。李轶初与縯兄弟善,后更谄事新贵。秀戒縯曰:“此人不可复信。”縯不从。縯部将刘稷,勇冠三军,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更始以稷为抗威将军,稷不肯拜。更始乃与诸将陈兵数千人,先收稷,将诛之,縯固争。李轶、硃鲔因劝更始并执縯,即日杀之。以族兄光禄勋赐为大司徒。秀闻之,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秀,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道士西门君惠谓王莽卫将军王涉曰:“谶文刘氏当复兴,国师公姓名是也。”涉遂与国师公刘秀、大司马董忠、司中大赘孙亻及谋以所部兵劫莽降汉,以全宗族。秋,七月,亻及以其谋告莽,莽召忠诘责,因格杀之,使虎贲以斩马剑剉忠,收其宗族,以醇醯、毒药、白刃、丛棘并一坎而埋之;秀、涉皆自杀。莽以其骨肉、旧臣,恶其内溃,故隐其诛。莽以军师外破,大臣内畔,左右亡所信,不能复远念郡国,乃召王邑还,为大司马,以大长秋张邯为大司徒,崔发为大司空,司中寿容苗为国师。莽忧懑不能食,但饮酒,啖鳆鱼;读军书倦,因冯几寐,不复就枕矣。
成纪隗崔、隗义、上邽杨广、冀人周宗同起兵以应汉,众数千人,攻平襄,杀莽镇戎大尹李育。崔兄子嚣,素有名,好经书,崔等共推为上将军。崔为白虎将军,义为左将军。嚣遣使聘平陵方望,以为军师。望说嚣立高庙于邑东。己巳,祀高祖、太宗、世宗,嚣等皆称臣执事,杀马同盟,以兴辅刘宗;移檄郡国,数莽罪恶。勒兵十万,击杀雍州牧陈庆、安定大尹王向。分遣诸将徇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皆下之。
初,茂陵公孙述为清水长,有能名;迁导江卒正,治临邛。汉兵起,南阳宗成、商人王岑起兵徇汉中以应汉,杀王莽庸部牧宋遵,众合数万人。述遣使迎成等,成等至成都,虏掠暴横。述召群中豪桀谓曰:“天下同苦新室,思刘氏久矣,故闻汉将军到,驰迎道路。今百姓无辜而妇子系获,此寇贼,非义兵也。”乃使人诈称汉使者,假述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印绶;选精兵西击成等,杀之,并其众。
前钟武侯刘望起兵汝南,严尤、陈茂往归之;八月,望即帝位,以尤为大司马,茂为丞相。
王莽使太师王匡、国将哀章守洛阳。更始遣定国上公王匡攻洛阳,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攻武关,三辅震动。析人邓晔、于匡起兵南乡以应汉,攻武关都尉硃萌,萌降;进攻右队大夫宋纲,杀之;西拔湖。莽愈忧,不知所出。崔发言:“古者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宜告天以求救。”莽乃率群臣至南郊,陈其符命本末,仰天大哭,气尽,伏而叩头。诸生、小民旦夕会哭,为设飧粥;甚悲哀者,除以为郎,郎至五千馀人。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将北军精兵数万人以东,内其妻子宫中以为质。时省中黄金尚六十馀万斤,它财物称是,莽愈爱之,赐九虎士人四千钱;众重怨,无斗意。九虎至华阴回谿,距隘自守。于匡、邓晔击之,六虎败走;二虎诣阙归死,莽使使责死者安在,皆自杀;其四虎亡。三虎收散卒保渭口京师仓。邓晔开武关迎汉兵。李松将三千馀人至湖,与晔等共攻京师仓,未下。晔以弘农掾王宪为校尉,将数百人北度渭,入左冯翊界。李松遣偏将军韩臣等径西至新丰击破莽波水将军,追奔至长门宫。王宪北至频阳,所过迎降。诸县大姓名各起兵称汉将,率众随宪。李松、邓晔引军至华阴,而长安旁兵四会城下;又闻天水隗氏方到,皆争欲先入城,贪立大功、卤掠之利。莽赦城中囚徒,皆授兵,杀豨,饮其血,与誓曰:“有不为新室者,社鬼记之!”使更始将军史谌将之。度渭桥,皆散走;谌空还。众兵发掘莽妻、子、父、祖冢,烧其棺椁及九庙、明堂、辟雍,火照城中。
九月,戊申朔,兵从宣平城门入。张邯逢兵见杀;王邑、王林、王巡、带足恽等分将兵距击北阙下,会日暮,官府、邸第尽奔亡。己酉,城中少年硃弟、张鱼等恐见卤掠,趋讙并和,烧作室门,斧敬法闼,呼曰:“反虏王莽,何不出降!”火及掖庭、承明,黄皇室主所居。黄皇室主曰:“何面目以见汉家!”自投火中而死。
莽避火宣室前殿,火辄随之。莽绀袀服,持虞帝匕首,天文郎按式于前,莽旋席随斗柄而坐,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庚戌,旦明,群臣扶掖莽自前殿之渐台,欲阻池水,公卿从官尚千馀人随之。王邑昼夜战,罢极,士死伤略尽;驰入宫,间关至渐台,见其子侍中睦解衣冠欲逃,邑叱之,令还,父子共守莽。军人入殿中,闻莽在渐台,众共围之数百重。台上犹与相射,矢尽,短兵接。王邑父子、带++足恽、王巡战死,莽入室。下餔时,众兵上台,苗、唐尊、王盛等皆死。商人杜吴杀莽,校尉东海公宾就斩莽首;军人分莽身,节解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公宾就持莽首诣王宪。宪自称汉大将军,城中兵数十万皆属焉。舍东宫,妻莽后宫,乘其车服。癸丑,李松、邓晔入长安,将军赵萌、申屠建亦至。以王宪得玺绶不上,多挟宫女,建天子鼓旗,收斩之。传莽首诣宛,县于市。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班固赞曰: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及居位辅政,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岂所谓“色取仁而行违”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推是言之,亦天时,非人力之致矣!及其窃位南面,颠覆之势险于桀、纣,而莽晏然自以黄、虞复出也,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毒流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是以四海之内,嚣然丧其乐生之心,中外愤怨,远近俱发,城池不守,支体分裂,遂令天下城邑为虚,害遍生民,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昔秦燔《诗》、《书》以立私议,莽诵《六艺》以文奸言,同归殊涂,俱用灭亡。皆圣王之驱除云尔。
定国上公王匡拔洛阳,生缚莽太师王匡、哀章,皆斩之。冬,十月,奋威大将军刘信击杀刘望于汝南,并诛严尤、陈茂,郡县皆降。
更始将都洛阳,以刘秀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秀乃致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时三辅吏士东迎更始,见诸将过,皆冠帻而服妇人衣,莫不笑之。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由是识者皆属心焉。
更始北都洛阳,分遣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使者至上谷,上谷太守扶风耿况迎,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功曹寇恂勒兵入见使者,请之,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今天下初定,使君建节衔命,郡国莫不延颈倾耳。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将复何以号令他郡乎!”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宛人彭宠、吴汉亡命在渔阳,乡人韩鸿为更始使,徇北州,承制拜宠偏将军,行渔阳太守事,以汉为安乐令。更始遣使降赤眉。樊崇等闻汉室复兴,即留其兵,将渠帅二十馀人随使者至洛阳,更始皆封为列侯。崇等既未有国邑,而留众稍有离叛者,乃复亡归其营。
王莽庐江连率颍川李宪据郡自守,称淮南王。
故梁王立之子永诣洛阳;更始封为梁王,都睢阳。
更始欲令亲近大将徇河北,大司徒赐言:“诸家子独有文叔可用。”硃鲔等以为不可,更始狐疑,赐深劝之。更始乃以刘秀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河,镇慰州郡。
以大司徒赐为丞相,令先入关修宗庙、宫室。
大司马秀至河北,所过郡县,考察官吏,黜陟能否,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吏民喜悦,争持牛酒迎劳,秀皆不受。南阳邓禹杖策追秀,及于鄴。秀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秀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秀笑,因留宿间语。禹进说曰:“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更始既是常才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历观往古圣人之兴,二科而已,天时与人事也。今以天时观之,更始既立而灾变方兴;以人事观之,帝王大业非凡夫所任,分崩离析,形势可见。明公虽建籓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也。况明公素有盛德大功,为天下所向服,军政齐肃,赏罚明信。为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秀大悦,因令禹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每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皆当其才。秀自兄縯之死,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主簿冯异独叩头宽譬,秀止之曰:“卿勿妄言!”异因进说曰:“更始政乱,百姓无所依戴。夫人久饥渴,易为充饱。今公专命方面,宜分遣官属徇行郡县,宣布惠泽。”秀纳之。骑都尉宋子耿纯谒秀于邯郸,退,见官属将兵法度不与它将同,遂自结纳。
故赵缪王子林说秀决列人河水以灌赤眉,秀不从;去之真定。林素任侠于赵、魏间。王莽时,长安中有自称成帝子子舆者,莽杀之。邯郸卜者王郎缘是诈称真子舆,云“母故成帝讴者,尝见黄气从上下,遂任身;赵后欲害之,伪易它人子,以故得全。”林等信之,与赵国大豪李育、张参等谋共立郎。会民间传赤眉将渡河,林等因此宣言“赤眉当立刘子舆”,以观众心,百姓多信之。十二月,林等率车骑数百晨入邯郸城,止于王宫,立郎为天子;分遣将帅徇下幽、冀,移檄州郡,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望风响应。
公元二十三年大事记
刘玄为帝
刘玄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西汉皇族。初入平林兵,被推为更始将军。地皇四年(23)二月,绿林军发展到十余万人,诸将议以兵无统一,欲立刘氏以从人望。时刘縯、刘玄利用西汉皇族的身份争夺皇帝之位。刘縯拥舂陵兵实力强大,为一些农民将领所惮;而刘玄只身加入一林兵,势力单薄,还不敢明显违抗农将领的意志。因此,新市、平林、下江将帅共同定策,立刘玄为帝。设坛场于淯水(一名白河,出今河南嵩县,经南阳,至襄阳,入汉水)上,改元更始。置公卿,以刘縯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朱鲔为大司马,拜王匡、王凤为上公。
岑彭降汉
更始元年(23)正月,刘縯率汉军围攻宛城。新莽棘阳长岑彭坚守宛数月,因城中粮尽人相食,乃于五月降汉。汉军将士要求把岑彭斩杀,刘縯劝导说:岑彭是镇守宛城的将军。他能够尽心守城,这正是他的长处,象他这样的将军应当受到尊重。我想请皇上封他官爵,这样才能鼓励别人来归附我们。不久,刘玄入宛以为都城,乃封岑彭为归德侯,拨在刘縯部下。
昆阳之战
更始元年(23)六月,刘秀、李轶等从郾城、定陵集中万余起义军增援昆阳。在距莽军四、五里的地方列成阵势,准备接战。刘秀仔细观察军阵势后,决定先发制人。他亲自率领步、骑一千人作为前锋,向敌军猛烈冲杀过去,击溃莽军调来迎战的一千余人。首战告捷,将士们大受鼓舞,准备乘胜前进。此时,宛城已被义军攻破,但刘秀还没有得到消息。但为了鼓舞士气,瓦解莽军,就制造了攻克宛城的捷报,射入城中,又故意将一些战报丢失,让莽军捡拾。攻克宛城的消息一经传开,城内起义军士气更加高涨,守城更加坚定,而莽军苦战一月,毫无进展,又听就宛城已经失守,士气更加低落。刘秀抓住战机,进行决战。他挑选三千勇士组成敢死队,迂回到城西,出其不意地渡过昆水,向莽军中坚发起猛烈攻击。王邑、王寻见起义军不多,自率万余莽军迎战,并命令其余各军不许擅自行动。莽军接战不利,大军不敢擅自相救;王邑、王寻军阵大乱,王寻被杀。守城义军也乘势杀出,内外合击,呼声震天动地。莽军全线崩溃,奔走践踏,伏尸百余里。这时又逢狂风暴雨大作,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河水暴涨,逃窜的莽军赴水溺死者又万余人。起义军尽获其辎重,不可胜数。莽军四逃走,王邑独与所将长安勇士数千人逃回洛阳。昆阳之战,使新莽主力军损失殆尽,是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刘玄杀刘縯
更始元年(23)六月,新市、平林诸将以刘縯兄弟威名益盛,阴劝刘玄除之。刘縯部将刘縯闻刘玄立为皇帝,不服;刘玄以刘稷为抗威将军,刘稷不肯拜;刘玄将其收捕,欲诛之,刘縯固争,因执刘縯并杀之。刘秀自父城(今河南宝丰东南)来到宛城,拜见更始帝,承认自己的过错。自责平时没能好好劝阻兄长,以致使他得罪了皇帝。刘秀不提昆阳大战自己的功劳,也不敢为刘縯服丧,饮食言笑跟平日一样。刘玄乃拜刘秀为破虏将军,封武信侯。
隗嚣起兵
更始元年(23)七月,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隗嚣起兵应汉,称大将军,移檄郡国,数莽罪恶。又勒兵十万,分遣诸将攻下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
公孙述起兵
更始元年(23)七月,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公孙述起兵成都,自称辅汉将军,兼益州牧。次年五月,公孙述自立为蜀王,都成都,民、夷皆附之。
刘望起兵
更始元年(23)八月,前钟武侯刘望(一作刘圣)起兵汝南(今河南上蔡西),称皇帝,严尤、陈茂往归之;刘望以严尤为大司马,陈茂为丞相。十月,更始政权奋威大将军刘信击杀刘望于汝南,并诛严尤、陈茂,郡县皆降。
王莽死
更始元年(23)六月,绿林军分兵两路西进,关中震动,许多豪强大姓纷纷建立营堡。一再败北的王莽仍作挣扎,征发囚徙为兵,以图阳挡绿林军。结果,囚徙兵一过渭桥便倒戈反莽,掘烧王莽祖坟、祖庙。九月,绿林军进入长安,城中少年朱弟、张鱼率众起义响应,攻入宫中,王莽狼狈逃入渐台,被商人杜吴所杀。历时十五年的“新”朝被起义军所推翻。
王匡拔洛阳
更始元年(23)九月,刘玄遣定国上公王匡攻拔洛阳,缚斩王莽太师王匡、国将哀章。
刘玄都洛阳
王匡攻拔洛阳后,刘玄准备移都洛阳,任命刘秀为司隶校尉,前往洛阳整修宫府。刘秀乃置僚属,作文书移与属县,从事司察,一如旧章。吏始元年(23)十月,刘玄由宛移都洛阳。
更始遣使徇郡国
更始元年(23)十月,刘玄移都洛阳,乃分遣使者徇郡国,告之“先降者复爵位!”使者至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郡,上谷太守耿况迎之,并交出太守印缓。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功曹寇恂勒兵入见使者,责问道:今天下初定,使君建节衔命,郡国莫不延颈倾耳;今始至上谷就大失信,将何以再号令其他郡国!使者不得已,乃制诏之,况受而归。宛人彭宠、吴汉亡命在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同乡韩鸿为更始使者,徇北州,承制拜宠偏将军,行渔阳太守事,以汉为安乐(渔阳属县)令。
李宪称淮南王
更始元年(23)十月,庐江(今安徽舒城)连率李宪据郡自守,称淮南王,后称帝,置百官,拥九城,有众十余万。
刘秀徇河北
更始元年(23)十月,更始帝刘玄不顾一些将领反对,派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的名义,持节渡河北上,镇抚诸郡。刘秀至河北,所过郡县考察官吏,黜陟能否,平遣囚徙,废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吏民喜悦,争持牛酒迎劳,秀皆不受。南阳人邓禹追刘秀至邺(今河北磁县西),进说刘秀延揽英雄,收拢人心,恢复刘氏基业,安定天下。刘秀留邓禹与定计议。
王郎称帝
更始元年(23)十二月,更始帝刘玄迁都长安,功臣封王者十余人。以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共秉朝政。刘玄纳赵萌女为夫人,日夜饮宴于后庭,不议政事;赵萌专权,生杀自恣。以至群小、膳夫皆滥授官爵。由是关中离心,四海叛怨。绿林军将领张印、王匡、陈牧、申屠建等人主张放弃长安东归。他们力劝刘玄同意这一主张,但刘玄贪图荣华富贵,极力反对。诸将决定劫持刘玄强行东去,刘玄竟下毒手杀死申屠建、陈牧、成丹等人,农民军首领们遂同刘玄集团在长安城发生武装冲突。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张印等失败退出长安。
刘縯围宛
地皇四年(23)正月,刘縯率领舂陵兵与下江兵在沘水大败莽军,杀死杀伤莽军两万余人,莽将甄阜、梁丘赐先后被杀。刘縯第后乘胜围宛(今河南南阳)。
刘秀等攻占昆阳
更始元年(后23)三月,更始政权派偏将军刘秀等率领起义军攻占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北)、郾(今河南郾城西南)县等地。
王寻王邑围昆阳
更始政权建立后,派王凤、王常、刘秀等率兵攻占昆阳(今河南叶县)等地,又派刘縯率兵进攻宛城(今河南南阳)。起义军节节胜利,使王莽集团万分恐惧,乃派司徒王寻、司空王邑发州郡兵四十三万,号称百万,前往镇压。又征诸曰明兵法六十三家以备军吏,以长人巨毋霸为垒尉,驱赶猛兽虎、豹、犀、象等以助威武。更始元年(23)五月,王寻、王邑率兵出颍川(今河南禹县),与严尤、陈茂年部莽军会合,遂以先锋部队十万人进围阳城。
刘秀突围求缓
新莽大军围困的昆阳城,只有起义军八九千人。有的将领见新莽军盛,主张将队伍分散到荆州各地,保存实力。刘秀认为:如今敌强我弱,如果我们集中兵力打他一路,还有胜利的可能,或分散兵力,只能进一步消弱自己,必然被敌人各个击破,走向灭亡。昆阳地位重要,是义军主力攻打宛城的屏障,昆阳失守,宛城的起义军将陷于腹背受敌的境地。我们只有同心合力,保卫住昆阳,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守城义军将领都赞成刘秀的意见,决定由王凤、王常坚守昆阳,刘秀、李轶等十三骑突围出去,到定陵、郾城等各地征集援兵。于是,刘秀等连夜突围求援。
刘秀攻占颍川
更始元年(23)六月,昆阳之战后,刘秀乘胜攻下颍川(今河南禹县),接着又挥师攻打父城(今河南宝丰东南),失利,屯兵巾车乡。这时归附起义军的颍川郡椽冯异对刘秀说:我有老母在父城,请放我归去,将说降五城以效功报德。刘秀同意。冯异回去后对父城长苗萌说明:诸将多暴横,只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不是庸人。于是,与苗萌一起率父城等五县投降刘秀。
刘歆、董忠谋劫莽
更始元年(23)王莽国刘歆、大司马董忠、卫将军王涉、司中大赘孙伋共谋劫王莽降汉。七月,孙伋将谋告以王莽,王莽召董忠诘责,将其处斩、族诛。刘歆、王涉皆自杀。
刘歆自杀
新莽地皇四年(23),王莽军大败于昆阳(今河南叶县),关中震恐。时刘歆为王莽国师,卫将军王涉信道士西门群惠言,谓据天言谶记,汉室当复兴,刘歆起事以应天命。歆为所惑,暗中布置,准备发动政变。事机不密,被王莽亲信侦知,董忠处死,刘歆、王涉皆自杀。
[两汉] 蔡邕
大梁乘精,白虎用生。
思睿信立,绕于垣坰。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一说为河南尉氏县 、另一说为河南杞县)人。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