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五十七年,公元157年,农历丁酉(鸡)年,天干五行属火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永寿]三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101年~200年    公元一百五十七年,公元157年,农历丁酉(鸡)年,天干五行属火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永寿]三年






公元一百五十七年




公元157年,农历丁酉(鸡)年,天干五行属火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永寿]三年

(年号:永寿155年—158年六月,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第五个年号,东汉政权第二十六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武陵蛮”、“长沙蛮”起义

武陵蛮(常德),长沙蛮(长沙)(136-162年)


【九真】朱达起义(九真(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琅邪】公孙举、东郭窦起义(154--156年)(琅邪国.今山东临沂北)

南匈奴】,15.伊陵尸逐就单于(居车儿)(147年 - 172年在位 )

高句丽】第六任国王.太祖王(高宫)互联网公开资料53年-146年在位)【另一说为121年卒.】

高句丽】第七任国王.次大王(遂成)【121年--165年】【另一说146 年 - 165 年】

世纪:2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854年
年代:东汉恒帝

【在位皇帝】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146年8月1日--168年1月25日在位)

年号:永寿
【朝代】东汉:25年8月5日至220年11月25日。

公元157年1月28日

农历:157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479年3月28日,波斯历:前466年11月8日,星期:星期四,干支:丁酉年 辛丑月 癸未日,属相:鸡,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8日小寒 1月23日大寒,数九:四九第9天,儒略日数:1778430


出生名人

         刘宏(公元157年—189年5月13日),被后世尊称为汉灵帝。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作为东汉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在位期间为公元168年2月17日至189年5月13日。 汉灵帝在位期间,正值东汉走向衰落的关键时期。他即位之初,东汉面临着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政治挑战。尽管如此,他在位期间也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调整和发展举措,试图挽救逐渐式微的东汉政权。 汉灵帝的统治对于理解东汉末年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他的执政经历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与冲突,也为后人研究这一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华歆(公元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是平原郡高唐县(今山东省高唐县)人,汉族。作为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名士与重臣,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华歆早年求学于太尉陈球门下,与卢植、郑玄、管宁等杰出人物同为师门弟子。当时,他与管宁、邴原并称为“一龙”,而华歆更是被誉为“龙头”。在汉灵帝时期,他凭借孝廉的身份步入仕途,担任郎中。后来因病辞官,但很快便受到大将军何进的征召,历任尚书郎、豫章太守等职。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 随着孙策势力在江东崛起,华歆被其礼遇有加,被视为上宾。在官渡之战后,华歆入朝担任议郎和司空参军,并逐步升迁至尚书、侍中、尚书令等要职。曹操讨伐孙权时,华歆曾担任军师,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当曹操封王后,华歆又担任魏国御史大夫,积极支持曹丕继承王位,随后出任魏国相国,并被册封为安乐乡侯。 在曹魏建立后,华歆继续担任朝廷要职,先后担任司徒和太尉。特别是在魏明帝即位后,他更是晋封为博平县侯。华歆一生忠心耿耿,为国家鞠躬尽瘁,最终于太和五年十二月戊午日(公元232年1月30日)病逝,享年七十五岁。为了表彰他的贡献,朝廷追赠谥号为“敬”。 华歆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著有文集三十卷,虽然这些作品大多已经佚失,但部分篇章仍收录在《全三国文》中,供后人研究和缅怀。

 

逝世名人

       司徒尹颂薨。尹颂字公孙,巩县(即今河南省巩义市)人,东汉桓帝时期官员。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冬十一月,司徒尹颂去世。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寿三年(丁酉,公元一五七年)

  春,正月,己未,赦天下。

  居风令贪暴无度,县人硃达等与蛮夷同反,攻杀令,聚众至四五千人。夏,四月,进攻九真,九真太守儿式战死。诏九真都尉魏朗讨破之。

  闰月,庚辰晦,日有食之。

  京师蝗。

  或上言:“民之贫困以货轻钱薄,宜改铸大钱。”事下四府群僚及太学能言之士议之。太学生刘陶上议曰:“当今之忧,不在于货,在乎民饥。窃见比年已来,良苗尽于蝗螟之口,杼轴空于公私之求。民所患者,岂谓钱货之厚薄,铢两之轻重哉!就使当今沙砾化为南金,瓦石变为和玉,使百姓渴无所饮,饥无所食,虽皇、羲之纯德,唐、虞之文明,犹不能以保萧墙之内也。盖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也。议者不达农殖之本,多言铸冶之便。盖万人铸之,一人夺之,犹不能给;况今一人铸之,则万人夺之乎!虽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役不食之民,使不饥之士,犹不能足无厌之求也。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则百姓不劳而足。陛下愍海内之忧戚,欲铸钱齐货以救其弊,犹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水、木,本鱼鸟之所生也,用之不时,必至焦烂。愿陛下宽锲薄之禁,后冶铸之议,听民庶之谣吟,问路叟之所忧,瞰三光之文耀,视山河之分流,天下之心,国家大事,粲然皆见,无有遗惑者矣。伏念当今地广而不得耕,民众而无所食,群小竞进,秉国之位,鹰扬天下,鸟钞求饱,吞肌及骨,并噬无厌。诚恐卒有役夫、穷匠起于板筑之间,投斤攘臂,登高远呼,使怨之民响应云合。虽方尺之钱,何有能救其危也!”遂不改钱。

  冬,十一月,司徒尹颂薨。

  长沙蛮反,寇益阳。

  以司空韩縯为司徒,以太常北海孙朗为司空。


【公元一五七年大事记】

有人上言:“民之贫困以货轻钱薄,宜改铸大钱。”太学生刘陶上议:“当今之忧,不在于货,在于民饥”,力言改钱无益,乃止。

 

朱达起义
  永寿三年(157)四月,九真(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百姓因居风(属九真郡)令贪暴无度,遂在朱达领导下与当地蛮夷一同起义,杀居风令,聚众五、六千人,进攻九真,杀太守儿式。汉廷命九真都尉魏郎进剿,大破义军,斩首二千级。义军虽败,蛮夷首领仍率据日南郡(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与汉廷对抗。

 

外国大事记
 

两汉诗词

墙上难为趋

[两汉] 王褒
昔称梁孟子。兼闻鲁孔丘。记政聊为述。问东岂相酬。

末代多侥倖。卿相尽经由。台郎百金价。台司千万求。

当朝少直笔。趋代皆曲钩。廷尉十年不得调。将军百战未封侯。

夜伏拥门作常伯。自有蒲萄得凉州。白璧求善价。明珠难暗投。

高墙不可践。井水自难浮。风胡有年岁。铦利比吴钩。

汉朝:【简介

汉朝:【汉朝之西汉

汉朝:【汉朝之东汉

汉朝:【帝王世系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范围

【其他阅读】
=======
 
2023年7月23日 23:1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