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四十二年,公元142年,农历壬午(马)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汉安]元年
公元一百四十二年
【同时期政权】
“武陵蛮”、“长沙蛮”起义
武陵蛮(常德),长沙蛮(长沙)(136-162年)
【杨.徐二州】广陵张婴起义(142--145年)
【南匈奴】,南庭虚位(140年 - 143年))
【南匈奴】,车钮单于(九月自立) (140年 - 143年在位)(备注.句龙王吾斯等拥立)
【高句丽】第六任国王.太祖王(高宫)(互联网公开资料53年-146年在位)【另一说为121年卒.】
【高句丽】第七任国王.次大王(遂成)【121年--165年】【另一说146 年 - 165 年】
========
【在位皇帝】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125年12月16日-144年9月20日在位)
公元142年2月13日
农历:142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 前495年10月28日,波斯历:前481年11月24日,星期:星期一,干支:壬午年 壬寅月 庚辰日,属相:马,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六九第7天,儒略日数:1772967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顺皇帝下汉安元年(壬午,公元一四二年)
春,正月,癸巳,赦天下,改元。
秋,八月,南匈奴句龙吾斯与薁鞬、台耆等复反,寇掠并部。
丁卯,遗侍中河内杜乔、周举、守光禄大夫周栩、冯羡、魏郡栾巴、张纲、郭遵、刘班分行州郡,表贤良,显忠勤;其贪污有罪者,刺史、二千石驿马上之,墨绶以下便辄收举。乔等受命之部,张纲独埋其车轮于雒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劾奏:“大将军冀、河南尹不疑,以外戚蒙恩,居阿衡之任,而专肆贪叨,纵恣无极,多树谄谀以害忠良,诚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谨条其无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齿者也。”书御,京师震竦。时皇后宠方盛,诸梁姻族满朝,帝虽知纲言直,不能用也。杜乔至冶金兗州,表奏泰山太守李固政为天下第一,上征固为将作大匠。八使所劾奏,多梁冀及宦者亲党;互为请救,事皆寝遏。侍御史河南种暠疾之,复行案举。廷尉吴雄、将作大匠李固亦上言:“八使所纠,宜急诛罚。”帝乃更下八使奏章,令考正其罪。梁冀恨张纲,思有以中伤之。时广陵贼张婴寇乱扬、徐间积十馀年,二千石不能制,冀乃以纲为广陵太守。前太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径诣婴垒门;婴大惊,遽走闭垒。纲于门外罢遣吏兵,独留所亲者十馀人,以书喻婴,请与相见。婴见纲至诚,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来,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荆、扬、兗、豫大兵云合,身首横分,血嗣俱绝。二者利害,公其深计之!”婴闻,泣下曰:“荒裔愚民,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知其不可久,且以喘息须臾间耳!今闻明府之言,乃婴等更生之辰也!”乃辞还营。明日,将所部万馀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单车入婴垒,大会,置酒为乐,散遣部众,任从所之;亲为卜居宅、相田畴;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朝廷论功当封,梁冀遏之。在郡一岁,卒;张婴等五百馀人为之制服行丧,送到犍为,负土成坟。诏拜其子续为郎中,赐钱百万。
是时,二千石长吏有能政者,有雒阳令渤海任峻、冀州刺史京兆苏章、胶东相陈留吴祐。雒阳令自王涣之后,皆不称职。峻能选用文武吏,各尽其用,发奸不旋踵,民间不畏吏,其威禁猛于涣,而文理政教不如也。章为冀州刺史,有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欲案其奸臧,乃主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州境肃然。后以摧折权豪忤旨,坐免。时天下日敝,民多愁苦,论者日夜称章,朝廷遂不能复用也。祐为胶东相,政崇仁简,民不忍欺。啬夫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祐曰:“掾以亲故受污秽之名,所谓‘观过斯知仁矣。’”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冬,十月,辛未,太尉桓焉、司徒刘寿免。
罕羌邑落五千馀户诣赵冲降,唯烧何种据参丝未下。甲戌,罢张乔军屯。
十一月,壬午,以司隶校尉下邳赵峻为太尉,大司农胡广为司徒。
【公元一四二年大事记】
南匈奴抄略并州
汉安定元年(142)八月,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与且渠伯德等人率军抄略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
诏选武猛
汉安元年(142)十月,顺帝诏大将军、三公(司徒、司空、太尉)等人推选武猛试用有效,堪为将校带兵者各一人。
赵冲击破诸羌
汉安元年(142)四月,护羌校尉赵冲与汉阳太守张贡进兵安定郡(今甘肃东北角及宁夏南部地区)大破烧何种羌,斩首一千五百级,缴获牛、羊、驴等十八万头。此年冬天,再度击破诸羌,斩首四千余级,又追至阿阳(属汉阳郡,今甘肃东部一带),斩首八百级。于是,种羌前后三万余户至凉州(今甘肃张家川)降汉。
张陵出《道经》
张陵字辅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本太学生,博通五经,后弃儒学道,客蜀居鹤鸣山(今四川重庆西北),造作符书,广授徒众,入其道者每人出米五斗。至顺帝汉安元年(142),张陵出道经四部,名为《太清》、《太平》、《太玄》、《正一》,自称得之于太上老君亲授,内容多言炼丹求仙之术,也有谈玄理及评论古圣贤得失的文字。所出道经后补道教奉为经典。
张纲埋轮
汉安元年(142)八月,顺帝使侍中杜乔、光禄大夫周举、守光禄大夫郭遵、冯羡、栾巴、张纲、周栩、刘班等八人巡行州郡,宣扬风化,考察地方官员,刺史、郡守贪污有罪者,上报朝廷,县令长以下犯有依法罪的,可立即收狱治罪。杜乔等人接诏后皆受命而行,张纲却将车轮埋予洛阳 (今河南洛阳东北)都亭,说:“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并随即上书劾奏大将军梁冀、 尹梁不疑兄弟二人官居高位,专事贪污,搜乔无度,又条其“无君之心”十五事上报顺帝。时梁冀之妹梁皇后甚得顺帝宠爱,梁氏姻亲满朝。顺帝虽知张纲所言为是,但搁置不问。
张婴降服
汉安元年(142)九月,大将军梁冀为报复光禄大夫张纲劾奏自己贪污之事,保荐张纲为广陵太守。时广陵郡(今江苏扬州)号为难治。广陵人张婴起事于扬(今安徽和县)、徐(今山东郯城)之间已十余年,在任郡守不能治。张纲到职,带随从十余人亲身至张婴营寨与其相见,晓以利害,承认前太守贪暴肆,致使聚众起事;现在朝廷不愿以刑罚相加,故遣新太守来,示以恩德,转祸为福,一定要仔细考虑。张婴听说,大为感动,次日,率所部万余人投降。张纲单身入其营垒,与其欢宴一番,然后遣散其部众,保使还乡,并为其安排住宅、田地诸事。于是,百姓悦服,徐、扬之间逐渐安定。
桓焉免官
汉安元年(142)十月,太尉桓焉以日食免官。桓焉(?—143),字叔元,沛郡龙元(今安徽怀远西)人。少以任子为郎,以明经著称。永初元年(107),入宫为安帝之师,三迁为侍中步兵校尉。顺帝刘强为太子时,桓焉先后为太子少傅,迁太傅。又历任光禄大夫、太常等职,及顺帝即位(126),拜太傅,与太尉朱宠并录尚书事,执掌朝政,后坐事免官,复为大鸿胪、太常等官。永和五年(140),代王龚为太尉,始登在之位。汉安元年,汉安元年,以日食策免,次年,病死于家。
两汉诗词
咏史诗
[两汉] 王粲
自古无殉死。
达人所共知。
秦穆杀三良。
惜哉空尔为。
结发事明君。
受恩良不訾。
临没要之死。
焉得不相随。
妻子当门泣。
兄弟哭路垂。
临穴呼苍天。
涕下如绠縻。
人生各有志。
终不为此移。
同知埋身剧。
心亦有所施。
生为百夫雄。
死为壮士规。
黄鸟作悲诗。
至今声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