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三十五年,公元135年,农历乙亥(猪)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阳嘉]四年。
公元一百三十五年
【同时期政权】
【南匈奴】,13.去特若尸逐就单于(休利),(128年 - 140年在位,拔弟)
【高句丽】第六任国王.太祖王(高宫)(互联网公开资料53年-146年在位)【另一说为121年卒.】
【高句丽】第七任国王.次大王(遂成)【121年--165年】【另一说146 年 - 165 年】
========
【在位皇帝】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125年12月16日-144年9月20日在位)
公元135年2月1日
农历:135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502年7月28日,波斯历:前488年11月12日,星期:星期一,干支:乙亥年 丁丑月 辛卯日,属相:猪,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五九第4天,儒略日数:1770398
逝世名人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公元55年-公元135年)是古罗马新斯多葛派哲学家和教师。他童年时以奴隶身份来到罗马,并因遭受严酷对待而落下腿疾。后来,尼禄皇帝赐予他自由,使他得以成为大臣。爱比克泰德曾跟随斯多葛学派教师鲁弗斯学习哲学,并在罗马从事教学工作。然而,在公元90年,他被罗马皇帝驱逐,随后退居到伊壁鲁斯的尼柯波里,在那里继续写作与讲学,并最终在此地去世。他的学生阿利安整理编纂了《语录》(Discourses)和《手册》(Encheiridion),将爱比克泰德的思想传承下来。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顺皇帝下阳嘉四年(乙亥,公元一三五年)
春,北匈奴呼衍王侵车师后部。帝令敦煌太守发兵救之,不利。
二月,丙子,初听中官得以养子袭爵。初,帝之复位,宦官之力也,由是有宠,参与政事。御史张纲上书曰:“窃寻文、明二帝,德化尤盛,中官常侍,不过两人,近幸赏赐,裁满数金,惜费重民,故家给人足。而顷者以来,无功小人,皆有官爵,非爱民重器、承天顺道者也。”书奏,不省。纲,皓之子也。
旱。
谒者马贤击钟羌,大破之。
夏,四月,甲子,太尉施延免。戊寅,以执金吾梁商为大将军,故太尉宠参为太尉。商称疾不起且一年,帝使太常桓焉奉策就第即拜,商乃诣阙受命。商少通经传,谦恭好士,辟汉阳巨览、上党陈龟为掾属,李固为从事中郎,杨伦为长史。李固以商柔和自守,不能有所整裁,乃奏记于商曰:“数年以来,灾怪屡见。孔子曰:‘智者见变思形,愚者睹怪讳名。’天道无亲,可为祗畏。诚令王纲一整,道行忠立,明公踵伯成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此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商不能用。
秋,闰八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乌桓寇云中,度辽将军耿晔追击,不利。十一月,乌桓围晔于兰池城;发兵数千人救之,乌桓乃退。
十二月,甲寅,京师地震。
【公元一三五年大事记】
北匈奴攻车师后部
阳嘉四年(135)春,北匈奴呼衍王率兵进攻车师后部。顺帝以车师六国(车师前部、车师后部、东且弥、卑陆、蒲类、移支)地近北匈奴,为西域国屏障,乃命敦煌太守征发西域诸国兵,及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十方盘域)、伊吾(今新疆哈密西)等地汉兵,共六千三百骑往救车师,被北匈奴打败。当年秋,呼衍王又率兵二千攻破车师后部。
马贤大破钟羌
阳嘉四年(135)三月,汉谒者马贤征发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南)兵及羌胡兵进攻钟羌良封,大获全胜,杀良封,斩首一千八百级,获马、牛、羊五万余头,良封亲属等人皆投降马贤。马贤又进击钟羌且昌,且昌等人率诸羌十余万人向凉州刺史投降。第二年,护羌校尉马续迁度辽将军,马贤再次出任护羌校尉。
乌桓攻略云中
阳嘉四年(135)十月,乌桓攻略云中郡(今内蒙托克托东北),拦劫商贾货车千余辆。度辽将军耿晔率兵二千追击,败于乌桓;率军再进,斩乌桓兵五百人,随之被围困于兰池城(属云中郡)。于是汉廷征发积射士二千人,度辽营兵千人,合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等地屯兵,救援耿晔。乌桓闻讯,撤围退走。
准宦官养子袭爵
顺帝刘保为宦官年立,因此优宠宦官,使其参与政事,待之甚厚。阳嘉四处(135)二月,顺帝又特别批准宦官可以领收养子,并可世袭爵位,遂开宦官养子之先。
张衡作《思玄赋》
阳嘉四年(135),张衡迁侍中,常在帝左右,备顾问,预机密。一次帝问以天下人最痛恨的是哪一类人,在一旁侍候的宦官恐怕张衡向帝揭发一些不法宦官的罪恶,都竭力对张衡使眼色。张衡不敢得罪他们,只好言不由衷,胡乱应对,敷衍了事。即使如此,宦官仍担心张衡会对他们形成威胁,屡在帝前进言诽谤。张衡惴惴不安,经常想到自己可能遭到陷害,不知应如何全身避祸,认为吉凶祸福,互相倚伏,其道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抒情寄志,流露出对政治不明的愤慨和企图远游避世的愿望。
【其它纪实】
夜郎自大: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唐蒙寻找夜郎国。唐蒙从广东入黔,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夜郎国。夜郎国王问唐蒙:“汉孰与我大?”遂成千古笑谈。“夜郎自大”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黔人为之蒙羞.
公元135年,洛阳地区发生了一次较为显著的地震事件。在这一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所发明的地动仪展现出了非凡的准确性。当时,地动仪明确指出的地震方向与实际发生的地震方向几乎完全一致,这充分证明了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一成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更是为后世的地震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彰显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卓越成就。
公元135年,对于犹太民族而言是一个充满悲怆与转折意义的年份。这一年,犹太人被迫离开了他们世代繁衍生息的巴勒斯坦地区,从而开启了长达1800多年颠沛流离、四处漂泊的生活历程。 从被驱逐出这片熟悉而深爱的土地的那一刻起,重返故园的梦想就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在每一位犹太人心中高高举起。无论身处何方,也无论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这个梦想始终未曾磨灭。它不仅仅是一种地理上的回归渴望,更承载着对民族根源的坚守、对祖先记忆的传承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深深的眷恋和执着追求,成为犹太民族在漫长岁月里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源泉。
东汉顺帝阳嘉四年,即公元135年的冬季,乌桓部落对云中地区发起了侵扰。在一次行动中,他们竟然拦截了道路上超过一千辆的商贾牛车,由此可见当时商旅活动的规模之庞大。 与此同时,在北境的关塞上,活跃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根据《敦煌汉简》记载,这些商人有着不同的来源:有从遥远地方前来的“远客”,也有来自东方的“东方来客”,还有来自西域的“车师人”,甚至还有一些难以确定其国籍的胡人商人。这些行走在河西地区的“客人们”,大多数都与边境贸易密切相关。 无论是胡商还是各地的贩客,都不间断地来到边塞进行贸易往来。尤其是在河西地区的姑臧,这里更是成为了商贸繁荣的中心地带。史书记载,姑臧不仅与羌族和胡人之间有着频繁的商品交流,而且每天都有四次集市开放,这充分证明了该地区商业活动的兴盛程度。
外国大事记
1. 公元135年,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由此开始了持续1800多年的漂泊生涯
2.维纳斯与罗马神庙(Temple of Venus and Roma)坐落于罗马市中心,紧邻着著名的提图斯凯旋门。这座宏伟的建筑始建于公元135年,由罗马帝国的著名皇帝哈德良亲自设计并监督修建。作为当时罗马最大的神庙,它见证了罗马帝国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 该神庙在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其巨大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风格,还因为它融合了对两位重要女神——爱与美的象征维纳斯以及罗马城本身的崇敬。神庙的台基尺寸达到了惊人的105米x52米,四周环绕着壮观的柱廊,正面排列着10根高大的科林斯柱,彰显出无与伦比的气势。 神庙内部结构独特,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各自设有半圆形穹顶覆盖的神龛。这种创新的设计体现了哈德良对于建筑艺术的独特见解。据说,最初的设计师曾对使用穹顶表示不满,但最终这一设计还是得以实现,成为这座伟大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幸的是,这座神庙在公元四世纪遭遇了一场严重火灾,随后进行了重建工作。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维纳斯与罗马神庙依然是罗马城中最具代表性的古迹之一,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古罗马时期的辉煌与魅力。
两汉诗词
古艳歌
[两汉] 佚名
孔雀东飞,苦寒无衣。
为君作妻,中心恻悲。
夜夜织作,不得下机。
三日载批,尚言吾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