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三十二年,公元132年,农历壬申(猴)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永建]七年
公元一百三十二年
公元132年,农历壬申(猴)年,天干五行属水;
(年号:永建(126-132年三月),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第一个年号,东汉政权第十五个年号。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阳嘉]元年,(三月庚寅改元)。
(年号:阳嘉(132年三月--135年),东汉皇帝汉顺帝刘保的第二个年号,东汉政权第十六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南匈奴】,13.去特若尸逐就单于(休利),(128年 - 140年在位,拔弟)
【高句丽】第六任国王.太祖王(高宫)(互联网公开资料53年-146年在位)【另一说为121年卒.】
【高句丽】第七任国王.次大王(遂成)【121年--165年】【另一说146 年 - 165 年】
========
【在位皇帝】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125年12月16日-144年9月20日在位)
公元132年2月4日
农历:132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505年6月28日,波斯历:前491年11月14日,星期:星期日,干支:壬申年 辛丑月 戊寅日,属相:猴,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五九第6天,儒略日数:1769305
出生名人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出生】。刘志生于冀州蠡吾国(今河北省博野县),袭爵蠡吾侯。本初元年(146年),闰六月初七(146年8月1日),刘志登帝位,时年十五岁。
逝世名人
孙程(约活动于公元100年至132年),字稚卿,涿郡新城县(今河北省徐水县)人。他是东汉时期的一位重要宦官,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汉安帝时期,孙程初任中黄门,这是汉代宦官体系中职位较低且俸禄微薄的职务。他主要负责在长乐宫内为邓太后提供服务。延光四年(125年),时局动荡不安,孙程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勇气,联合了废太子刘保的乳母宋娥,共同策划并发动了著名的西钟政变。在这场政变中,孙程集结了王康等十八位志同道合的中黄门,合力铲除了以阎太后为首的宦官集团,成功迎立被废黜的太子刘保为新帝。因功勋卓著,孙程被封为浮阳侯,并担任骑都尉,与其余参与者一起被誉为“十九侯”。 然而,次年(126年),政治风云突变,孙程遭到革职,被迫离开京师洛阳,前往其封地就任。此后不久,他又被改封为宜城侯。直至阳嘉元年(132年),朝廷重新起用孙程,任命他为奉车都尉,并授予特进这一尊贵的荣誉头衔。同年,孙程在任上去世,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由于没有亲生子嗣,他的爵位由养子孙寿继承。 孙程不仅以武力平定政变为汉室立下汗马功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致力于维护朝堂正义。他曾积极为忠良之士虞诩平反冤屈,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评价,被视为东汉宦官群体中少有的贤能之人。他一生的事迹彰显了一位忠诚、勇敢且富有正义感的历史人物形象,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大事记】
郡国举荐孝廉,令限40岁以上。
扬州(今安徽和县)人章河起兵,攻掠49县,杀害官吏。
《资治通鉴》汉纪
孝安皇帝下阳嘉元年(壬申,公元一三二年)
春,正月,乙巳,立贵人梁氏为皇后。
京师旱。
三月,扬州六郡妖贼章河等寇四十九县,杀伤长吏。
庚寅,赦天下,改元。
夏,四月,梁商加位特进;顷之,拜执金吾。
冬,耿晔遣乌桓戎末魔等钞击鲜卑,大获而还。鲜卑复寇辽东属国,耿晔移屯辽东无虑城以拒之。
尚书令左雄上疏曰:“昔宣帝以为吏数变易,则下不安业;久于其事,则民服教化。其有政治者,辄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公卿缺则以次用之。是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汉世良吏,于兹为盛。今典城百里,转动无常,各怀一切,莫虑长久。谓杀害不辜为威风,聚敛整办为贤能;以治己安民为劣弱,奉法循理为不治。髡钳之戮,生于睚眦;覆尸之祸,成于喜怒。视民如寇仇,税之如豺虎。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观政于亭传,责成于期月;言善不称德,论功不据实。虚诞者获誉,拘检者离毁;或因罪而引高,或色斯而求名,州宰不覆,竞共辟召,踊跃升腾,超等逾匹。或考奏捕案,而亡不受罪,会赦行赂,复见洗涤,硃紫同色,清浊不分。故使奸猾枉滥,轻忽去就,拜除如流,缺动百数。乡官、部吏,职贱禄薄,车马衣服,一出于民,廉者取足,贪者充家;特选、横调,纷纷不绝,送迎烦费,损政伤民。和气未洽,灾眚不消,咎皆在此。臣愚以为守相、长吏惠和有显效者,可就增秩,勿移徙;非父母丧,不得去官。其不从法禁,不式王命,锢之终身,虽会赦令,不得齿列。若被劾奏,亡不就法者,徙家边郡,以惩其后。其乡部亲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从政者,宽其负算,增其秩禄;吏职满岁,宰府州郡乃得辟举。如此,威福之路塞,虚伪之端绝,送迎之役损,赋敛之源息,循理之吏得成其化,率土之民各宁其所矣。”帝感其言,复申无故去官之禁,又下有司考吏治真伪,详所施行;而宦官不便,终不能行。
雄又上言:“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材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胡广、郭虔、史敞上书驳之曰:“凡选举因才,无拘定制。六奇之策,不出经学;郑、阿之政,非必章奏;甘、奇显用,年乖强仁;终、贾扬声,亦在弱冠。前世以来,贡举之制,莫或回革。今以一臣之言,刬戾旧章,便利未明,众心不厌。矫枉变常,政之所重,而不访台司,不谋卿士,若事下之后,议者剥异,异之则朝失其便,同之则王言已行。臣愚以为可宣下百官,参其同异,然后览择胜否,详采厥衷。”帝不从。
辛卯,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其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久之,广陵所举孝廉徐淑,年未四十。台郎诘之,对曰:“诏书曰:‘有如颜回、子奇,不拘年齿。’是故本郡以臣充选。”郎不能屈。左雄诘之曰:“昔颜回闻一知十,孝廉闻一知几邪?”淑无以对,乃罢却之。郡守坐免。
袁宏论曰:夫谋事作制,以经世训物,必使可为也。古者四十而仕,非谓弹冠之会必将是年也。以为可事之时在于强盛,故举其大限以为民衷。且颜渊、子奇,旷代一有,而欲以斯为格,岂不偏乎!然雄公直精明,能审核真伪,决志行之。顷之,胡广出为济阴太守,与诸郡守十馀人皆坐谬举免黜;唯汝南陈蕃、颍川李膺、下邳陈球等三十馀人得拜郎中。自是牧、守畏栗,莫敢轻举。迄于永嘉,察选清平,多得其人。
闰月,庚子,恭陵百丈庑灾。
上闻北海郎顗精于阴阳之学。
【公元一三二年大事记】
曾旌攻略会稽
阳嘉元年(132)二月,于海上起事的曾旌义军从海上进攻会稽郡(今浙江绍兴),杀句章(今浙江余姚东南)、鄞(今属浙江)、鄮(今浙江鄞县东鄮山北)等三县县长,又进攻会稽东部都尉,声势颇盛。朝廷令沿海诸县屯兵戍守,防备曾旌。
赈济冀州灾民
阳嘉元年(132)三月,顺帝以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连年涝灾,诏使者巡行,赈济贫困灾民,免收其当年田租、口赋、更赋。
复置玄菟屯田
阳嘉元年(132)十二月,顺帝下诏复置玄菟郡(今巡宁沈阳东)屯田。东汉以来,为防备沿边异族侵扰,在玄菟一带设置屯田。后废驰,此时再次开置以防乌桓、鲜卑等族。
耿晔击破鲜卑
阳嘉元年(132)冬,护乌桓校尉耿晔派遣亲附汉朝的乌桓都尉朱廆率乌桓众王侯咄归等人,出塞攻击鲜卑,大胜而还。汉廷赐咄归等以下为率众王、侯、长等,并分别赐以綵缯等物。不久,鲜卑攻略辽东属国,于是耿晔移驻辽东元虑城(今辽宁北镇东南)以御鲜卑。
正月,立贵人梁氏为皇后。
张衡发明地动仪
顺帝阳嘉元年(132),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制造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可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它是利用倒立惯性震摆的原理制成的。其基本构造符合物理学原理,能探测到地震波的首先主冲方向,是现代地震仪的先驱,也是当时世界上遥遥领先的发明。在国外,过了1000多年,直到13世纪,在波斯马拉哈天文台才有类似仪器出现。到18世纪,欧洲才出现利用水银溢流来记录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的灵敏度很高。最低可测地震烈度为3度左右(据12度地震烈度表)的地震。据记载,地动仪制成以后安置在洛阳。138年,距洛阳约700公里的陇西发生了一次6级以上的地震。当时洛阳没有震感,而地仪做出了反应。此次陇西地震的实测成功,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约在4世纪初,地动仪在动乱中失落。
初举明经
阳嘉元年(132)七月,以太学新成,诏举明经,通一经以上者皆可应试,考试合格者即补博士弟子。又增甲乙科、员各十人,任京师及各郡国耆儒年六十以上者为郎、舍人。
罕举限年
阳嘉元年(132)十一月,顺帝下诏,令郡国,察举孝廉以四十岁为限,凡年在四十岁以上,能通诗书章句,或能作文章奏表者,方可入选;如有奇才异德之士,可以不拘年岁。
扬州章河起义
阳嘉元年(132)三月,扬州(今安徽和县)人章和率扬州六郡(九江、丹杨、庐江、会稽、吴郡、豫章)民起义,义军声势浩大,先后攻略四十九县,杀朝廷设置的县令、长多人。
两汉诗词
同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同望荆门
[两汉] 庞德公
千年故国岁华奔,一柱高台已断魂。
唯有岘亭清夜月,与君长啸学苏门。
东汉末年名士、隐士~庞德公,荆州襄阳人,
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庞德公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