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二十七年,公元127年,农历丁卯(兔)年,天干五行属火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 [永建]二年
公元一百二十七年
【同时期政权】
【南匈奴】,12.乌稽侯尸逐鞮单于(拔)(124年 - 128年在位)(檀弟)
【高句丽】第六任国王.太祖王(高宫)(互联网公开资料53年-146年在位)【另一说为121年卒.】
【高句丽】第七任国王.次大王(遂成)【121年--165年】【另一说146 年 - 165 年】
========
【在位皇帝】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125年12月16日-144年9月20日在位)
公元127年1月31日
农历:127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510年4月28日,波斯历:前496年11月10日,星期:星期四,干支:丁卯年 辛丑月 戊申日,属相:兔,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8日小寒 1月24日大寒,数九:五九第3天,儒略日数:1767475
逝世名人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安皇帝下永建二年(丁卯,公元一二七年)
春,正月,中郎将张国以南单于兵击鲜卑其至鞬,破之。二月,辽东鲜卑寇辽东玄菟;乌桓校尉耿晔发缘边诸郡兵及乌桓出塞击之,斩获甚众;鲜卑三万人诣辽东降。
三月,旱。
初,帝母李氏瘗在洛阳北,帝初不知;至是,左右白之,帝乃发哀,亲到瘗所,更以礼殡。六月,乙酉,追谥为恭愍皇后,葬于恭陵之北。
西域城郭诸国皆服于汉,唯焉耆王元孟未降,班勇奏请攻之。于是遣敦煌太守张朗将河西四郡兵三千人配勇,因发诸国兵四万馀人分为两道击之。勇从南道,朗从北道,约期俱至焉耆。而朗先有罪,欲徼功自赎,遂先期至爵离关,遣司马将兵前战,获首虏二千馀人,元孟惧诛,逆遣使乞降。张朗径入焉耆,受降而还。朗得免诛,勇以后期征,下狱,免。
秋,七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壬午,太尉硃宠、司徒硃伥免。庚子,以太常刘光为太尉、录尚书事,光禄勋汝南许敬为司徒。光,矩之弟也。敬仕于和、安之间,当窦、邓、阎氏之盛,无所屈挠;三家既败,士大夫多染污者,独无谤言及于敬,当世以此贵之。
初,南阳樊英,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陷于壶山之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赐策书征之,不赴。是岁,帝复以策书、玄纁,备礼征英,英固辞疾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疾不肯起;强舆入殿,犹不能屈。帝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其后帝乃为英设坛,令公车令导,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令在所送谷,以岁时致牛酒。英辞位不受,有诏譬旨,勿听。英初被诏命,众皆以为必不降志。南郡王逸素与英善,因与其书,多引古譬谕,劝使就聘。英顺逸议而至;及后应对无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河南张楷与英俱征,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民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臣光曰:古之君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隐非君子之所欲也。人莫己知而道不得行,群邪共处而害将及身,故深藏以避之。王者举逸民,扬仄陋,固为其有益于国家,非以徇世俗之耳目也。是故有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被褐怀玉,深藏不市,则王者当尽礼以致之,屈体以下之,虚心以访之,克己以从之,然后能利泽施于四表,功烈格于上下。盖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实不务其名也。
其或礼备而不至,意勤而不起,则姑内自循省而不敢强致其人,曰:岂吾德之薄而不足慕乎?政之乱而不可辅乎?群小在朝而不敢进乎?诚心不至而忧其言之不用乎?何贤者之不我从也?苟其德已厚矣,政已治矣,群小远矣,诚心至矣,彼将扣阍以自售,又安有勤求而不至者哉!荀子曰:“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木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木,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或者人主耻不能致,乃至诱之以高位,胁之以严刑。使彼诚君子邪,则位非所贪,刑非所畏,终不可得而致也;可致者,皆贪位畏刑之人也,乌足贵哉!若乃孝弟著于家庭,行谊隆于乡曲,利不苟取,仕不苟进,洁己安分,优游卒岁,虽不足以尊主庇民,是亦清修之吉士也。王者当褒优安养,俾遂其志。若孝昭之待韩福,光武之遇周党,以励廉耻,美风俗,斯亦可矣,固不当如范升之诋毁,又不可如张楷之责望也。至于饰伪以邀誉,钓奇以惊俗,不食君禄而争屠沽之利,不受小官而规卿相之位,名与实反,心与迹违,斯乃华士、少正卯之流,其得免于圣王之诛幸矣,尚何聘召之有哉!
时又征广汉杨厚、江夏黄琼。琼,香之子也。厚既至,豫陈汉有三百五十年之厄以为戒,拜议郎。琼将至,李固以书逆遗之曰:“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不夷不惠,可否之间,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士行其志终无时矣。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近鲁阳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犹待神明,虽无大异,而言行所守,亦无所缺;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乎!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琼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琼昔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数上疏言事,上颇采用之。
李固,郃之子,少好学,常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笈从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为世大儒。每到太学,密入公府,定省父母,不令同业诸生知其为郃子也。
【公元一二七年大事记】
张国击破鲜卑
永建二年(127)正月,中郎将张国使其从事发南匈奴兵万余人出塞进攻辽西郡(今辽宁义县西)鲜卑其至鞬部。其至鞬在永建元年八月曾进犯代郡(今山西阳高西南),杀太守李超,随后退回塞外。张国率军出塞,大败鲜卑,获其物资二千余种。
耿晔击破鲜卑
永建二年(127)二月,辽东郡(今辽宁辽阳)鲜卑六千余骑攻略辽东玄菟郡(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乌桓校尉耿晔发缘边诸郡兵及乌桓出塞进攻,大破辽东鲜卑,斩首数百级,俘获大批人口及牛马等物。于是,鲜卑三万余人至辽东投降。
班勇、张郎讨平焉耆等国
永建二年(127)六月,西域长史班勇以西域焉耆王元孟未降于汉,请求带兵进讨。顺帝命敦煌太守张朗率河西四郡 (金城、敦煌、张掖、酒泉)兵三千人归班勇统率,进攻焉耆。班勇发附汉西域诸国兵四万余人,分南、北两道合攻,班勇率南路军,张朗率北路军,约定日期分头而进。张朗因在进兵之前犯有他罪,为邀功自赎,先期到达焉耆,径自发起攻击,斩俘二千余人,元孟害怕,遣使投降,张朗受降而还。元孟遣子入朝,焉耆遂降。随后,尉犁、危须二国亦降于汉。张朗以功得免死罪,班勇却以失期之罪免官。
汉顺帝征召樊英等人
永建三年(127),顺帝使人携带策书、玄纁等物,备礼征召天下名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樊英。樊英坚辞不准,只好随至京师,拜为五官中郎将。同时,又征广汉郡(今四川广汉北)杨厚、江夏郡(今湖北云梦)黄琼入朝,皆拜为议郎。
外国大事记
1,克罗狄斯·托勒密被送到亚历山大去求学。在那里,他阅读了不少的书籍,并且学会了天文测量和大地测量。
2,迦腻色伽一世开始统治贵霜,其帝国版图东起巴特那,西达赫拉特,南至纳巴达河,北尽咸海,都城迁至白沙瓦。
两汉诗词
诗
[两汉] 班固
长安何纷纷。
诏葬霍将军。
刺绣被百领。
县官给衣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