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零四年,公元104年,农历甲辰(龙)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永元]十六年
公元一百零四年
【同时期政权】
【匈奴】公元48年,匈奴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北匈奴】,⑤逢侯北单于 (94年 - 118年在位) 南单于屯屠何子
【南匈奴】,11.万氏尸逐侯鞮单于,名字.檀(98年 - 124年在位)(单于长子)
【高句丽】第六任国王.太祖王(高宫)(都城 吉林 国内城 53年-146年在位)
【烧当羌】⑥烧当羌王.东号(东吾之子东号降汉.甘肃,89~107年)
========
【在位皇帝】
【东汉】第四位皇帝.和帝刘肇(88年4月9日-106年2月13日在位)公元104年2月14日
农历:104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534年8月28日,波斯历:前519年11月24日,星期:星期三,干支:甲辰年 丙寅月 辛酉日,属相:龙,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六九第7天,月相:新(朔)月,儒略日数:1759088
出生名人
张奂(104-181年),字然明,又名张焕,是东汉时期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出生于敦煌渊泉(今甘肃省瓜州县),后来因功绩卓著而迁籍至弘农郡(今河南灵宝)。作为著名书法家张芝的父亲,张奂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奂不仅是一位经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更是被誉为“凉州三明”之一。他在年轻时曾师从太尉朱宠,深入研习《欧阳尚书》,并对《牟氏章句》进行了精心删减与整理,为后世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汉桓帝时期,张奂被举荐为贤良,并在对策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随后被授予议郎一职。此后,他历任多个重要官职,包括安定都尉、武威太守、度辽将军以及护匈奴中郎将等。在其任职期间,张奂多次指挥对外战争并取得胜利,积极招抚周边外族,为促进边境和平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得到了广泛认可。 当汉灵帝即位后,张奂升任大司农。然而,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也曾一度受到宦官集团的影响,参与了对大将军窦武的讨伐行动。但事后,张奂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毅然上疏为窦武等人申冤,展现出了他正直善良的性格特点。 随着职位不断晋升,张奂最终担任了太常卿这一要职。不过,在经历了官场的种种波折之后,他选择了辞官归乡,专心授课讲学、著书立说,不再涉足仕途纷争。光和四年(181年),这位伟大的人物走完了自己光辉灿烂的一生,享年七十八岁。 张奂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后人敬仰与学习的楷模。
逝世名人
王充:卒年有争议(27-97,104),字仲任,出生于东汉时期的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作为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无神论者。 王充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但他自幼聪慧好学,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不仅博览群书,还擅长辩论,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口才。青年时期,王充离开家乡前往当时的都城洛阳求学,在太学深造期间,他拜著名学者班彪为师,深受其影响。王充常常流连于洛阳的书店之间,勤奋学习,过目不忘,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他为人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名利禄,曾短暂担任过郡功曹、州从事等地方小官职,但由于政见不合而遭到贬黜。此后,他毅然辞官归隐,专心著述,致力于学术研究。 王充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对无神论思想体系的构建。在那个迷信盛行的时代,谶纬神学和鬼神崇拜盛行,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王充勇敢地站出来,提出“无神论”的观点,力图唤醒民众,打破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引导人们回归理性思考,以促进社会生活的正常化和发展。他的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作为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与发展者,王充的思想体系以道家自然无为为核心理念,将“天”视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基本构成要素,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宇宙生成模式。这一理论体系与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论形成了鲜明对比。王充主张生死自然,提倡薄葬,并且反对将儒家经典神化,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特质。他注重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传统道家空谈理论的不足。尽管他的思想属于道家范畴,但与先秦的老庄思想存在显著差异,也不同于汉初朝廷推崇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期民间流行的道教。 王充的代表作《论衡》是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共八十五篇,总计二十多万字。书中不仅探讨了万物的本质差异,还涉及宇宙运行规律、传染病起源、农业虫害等问题,展现了作者卓越的科学洞察力。这部著作得到了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著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和皇帝下永元十六年(甲辰,公元一零四年)
秋,七月,旱。
辛酉,司徒鲁恭免。
庚午,以光禄勋张酺为司徒;八月,己酉,酺薨。
冬,十月,辛卯,以司空徐防为司徒,大鸿胪陈宠为司空。
十一月,己丑,帝行幸缑氏,登百岯山。
北匈奴遣使称臣贡献,愿和亲,修呼韩邪故约。帝以其旧礼不备,未许;而厚加赏赐,不答其使。
【公元一百零四年大事记】
诏令救济贫民
永元十六年(104),和帝下诏,凡贫民有田业而匮乏不能自耕者,皆由地方政府贷给种粮。二月,以兖、豫、徐、冀四州连年涝灾,诏令禁止沽酒。夏四月,又派三府掾分行四州,为贫民无以耕者,雇犁牛。此年七月,和帝又下诏全国减半征收今年田租、刍橐,皆勿收债。
复置辽东西部都尉官
永元十六年(104)十二月,复置辽东西部都尉官。
陈宠为司空
永元十六年(104)陈宠为司空。陈宠字昭公,沛国洨(今安徽固镇东)人。早年为郡吏,辟司徒鲍府。以才能,转为辞曹,掌天下狱讼。平决讼案,皆得众人之意。撰《辞讼比》七卷,决事科条,以事类相从。鲍昱奏呈,后公府奉以为法。三次迁官,明帝初为尚书。上疏请改前世繁苛之法。明帝于是诏令有司禁绝谢遣门人,拒绝知友,唯在公家而已。后因得罪权贵窦宪等人,出为太山太守,转广汉太守。及窦宪征匈奴,公卿以下无不派吏及子弟奉献,独陈宠守正不阿。和帝和知此事,擢为大司农。永元六年为廷尉。在职期间,改革律令。至永元十六年,代徐防为司空。在位三年。
北匈奴遣使称臣贡献
永元十六年(104)十一月,经匈奴单于派遣使者至洛阳贡献,请求和亲,修呼韩邪故约。和帝以其旧礼不备,未予允许,仅厚加赏赐,不答其使。元兴元年(105),北匈奴单于又派使者至敦煌,以国贫为由未能备礼,愿请大使,当遣子入侍。当时邓太后临称制,仍未答北匈奴使者,仅厚加赏赐而已。
王充逝世
思想家王充约在本年去世(27-104),或作卒于公元97年。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曾任郡县功曹、从事。著有《论衡》,反对截纬,反对天人感应说及各种迷信虚妄之说。
两汉诗词
李延年歌
【作者】李延年 【朝代】汉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