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六十五年,公元65年,农历乙丑(牛)年,天干五行属木 汉显宗.孝明皇帝.刘庄.永平八年
公元六十五年
公元65年2月25日
农历:65年闰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574年6月29日,波斯历:1343年12月6日,星期:星期一,干支:乙丑年 戊寅月 戊申日,属相:牛,星座:双鱼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七九第9天,月相:新(朔)月,儒略日数:1744855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八年(乙丑,公元六五年)
春,正月,己卯,司徒范迁薨。
三月,辛卯,以太尉虞延为司徒,卫尉赵熹行太尉事。
越骑司马郑众使北匈奴,单于欲令众拜,众不为屈。单于围守,闭之不与水火;众拔刀自誓,单于恐而止,乃更发使,随众还京师。初,大司农耿国上言:“宜置度辽将军屯五原,以防南匈奴逃亡。”朝廷不从,南匈奴须卜骨都侯等知汉与北虏交使,内怀嫌怨,欲畔,密使人诣北虏,令遣兵迎之。郑众出塞,疑有异;伺候,果得须卜使人。乃上言:“宜更置大将,以防二虏交通。”由是始置度辽营,以中郎将吴棠行度辽将军事,将黎阳虎牙营士屯五原曼柏。
秋,郡国十四大水。
冬,十月,北宫成。
丙子,募死罪系囚诣度辽营;有罪亡命者,令赎罪各有差。楚王英奉黄缣、白纨诣国相曰:“托在籓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国相以闻。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齐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初,帝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书及沙门以来。其书大抵以虚无为宗,贵慈悲不杀;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修练精神,以至为佛;善为宏阔胜大之言以劝诱愚俗。精于其道者,号曰沙门。于是中国始传其术,图其形像,而王公贵人,独楚王英最先好之。
壬寅晦,日有食之,既。诏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以所上班示百官。诏曰:“群僚所言,皆朕之过。民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轻用民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永览前戒,辣然兢惧;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
北匈奴虽遣使入贡,而寇钞不息,边城昼闭。帝议遣使报其使者,郑众上疏谏曰:“臣闻北单于所以要致汉使者,欲以离南单于之众,坚三十六国之心也;又当扬汉和亲,夸示邻敌,令西域欲归化者局足狐疑,怀土之人绝望中国耳。汉使既到,便偃蹇自信;若复遣之,虏必自谓得谋,其群臣驳议者不敢复言。如是,南庭动摇,乌桓有离心矣。南单于久居汉地,具知形势,万分离析,旋为边害。今幸有度辽之众扬威北垂,虽勿报答,不敢为患。”帝不从,复遣众往。众因上言:“臣前奉使,不为匈奴拜,单于恚恨。遣兵围臣;今复衔命,必见陵折,臣诚不忍持大汉节对氈裘独拜,如令匈奴遂能服臣,将有损大汉之强。”帝不听。众不得已,既行,在路连上书固争之;诏切责众,追还,系廷尉,会赦,归家。其后帝见匈奴来者,闻众与单于争礼之状,乃复召众为军司马。
【公元六十五年大事记】
始置度辽将军
永平八年(65),明帝刘庄派越骑司马郑众赴北报命。而南匈奴须卜骨都侯等人得知汉朝与北匈奴使者往来,十分不满,想反叛汉朝,就密告北匈奴使者,让他们派兵呼应。郑众出塞,心知有异,派士兵出外侦察,果然抓获须卜等人派往北匈奴的使者。郑众以此上疏明帝,建议重新设置度辽将军,以防南北匈奴义勇。由此,明帝采纳这一意见,设置辽营,以中郎吴棠行度辽将军事,副校尉来苗、左校尉阎章、右校尉张国率领黎阳虎牙营士屯五原曼析(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南);骑都尉秦彭率兵屯美稷(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本北)。当年秋天,北匈奴果然派二千骑侯至朔方,欲接应南匈奴反者,见汉朝早有防备,只得撤兵。但匈奴寇掠边郡不止,棼烧城邑,杀略甚众。河西城门白天都关着,东汉朝廷深以为患。
汉朝对度辽营的经营
为加强度辽营的防御力量,增加五原、朔方等边郡人口。汉明帝于永平八年(65)下诏,令三公募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减罪一等,诣度辽将军营,屯朔方、五遥郡县;妻子自随,听便占籍;有罪逃亡者令赎罪各有差。凡从者皆赐弓弩、衣粮。第二年又再下诏,命郡国死罪囚减罪,与妻子诣五原、朔方,听便占籍。所在死者免其妻子之父兄一人终身征役;如果妻无父兄,赐其母钱六万,并免其口算。
佛孝传入
汉明帝刘庄听说西域有神,叫“佛”,曾派郎中蔡愔等人到天竺(今印度)求道,得其书及沙门而回。其书大抵虚无为宗,贵慈悲不杀;认为人死但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的行为善恶,皆有报应,所以佛道贵修炼,以至成佛。善于讲宏阔胜大的言论,以劝诱人心而精于此道者,号为沙。于是中国始传其术,图画形象。东汉的王公贵人最早乐于此道者是楚王刘英。记平八年(65),刘英奉黄缣、白纨诣见国相,要求“奉送缣帛,以赎愆罪。”国相上奏明帝,刘庄下诏令还缣帛以助伊蒲塞(梵语,男佛教信徒)、桑门(即沙门)盛馔。此为中国人崇信佛教于著录之始。
郑众出使北匈奴
郑众字仲师,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南)人。十二岁时,随父亲郑兴习《左氏春秋》,精力于学,明《三统历》,作《春秋难记条例》,兼通《易》、《诗》,知名于世。永平初年,辟司空府,以明经给事中,再迁越骑司马,复留给事中。永平八年(65),明帝刘庄派郑众持节出使北匈奴。郑众至北单于庭后,拒绝叩拜北单于。北单于大怒,包围郑众住所,断水火,逼使郑众。郑众拔刀自誓,宁死不屈。北单于只好撤除包围,并派使者随同入朝东汉。明帝不顾郑众本人意愿,又派郑众出使北匈奴。郑众在途中连续上书劝阻,被明帝下诏切责,接着又被逮捕,最后赦免,撤职回家。后来,明帝众匈奴使者处得知,郑众与单于争礼之事,复召为军司马,随军进攻车师国,至敦煌,拜为中郎将,使护西域。后迁武威太守,再迁左冯翊。建 初六(81)为大司农。建初八年死。
两汉诗词
山立招饮
[两汉] 徐淑
携策东原旧草堂,槐阴风细昼生凉。
晴窗铅椠诗书气,村具盘餐蕨笋香。
横浦渔梁犹略彴,直庵禅榻已沧桑。
酒酣欲去频搔首,小为迟留倚夕阳。
徐淑丈夫.秦嘉,字士会。陇西(今属甘肃)人。徐淑,东汉女诗人,陇西(今甘肃通渭)人。徐淑有诗集传世。(《补续汉书艺文志》)所作今存《答秦嘉诗》一 首及答书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