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五十一年,公元51年,农历辛亥(猪)年,天干五行属金 东汉.建武二十七年
公元五十一年
【同时期政权】
【匈奴】公元48年,匈奴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南匈奴】,①䤈落尸逐鞮(呼韓邪(比))(48--56年)
【高句丽】第五任国王. 慕本王(解忧)(都城吉林 48年-53年在位)
========
=========
公元51年1月31日
农历:51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589年12月28日,波斯历:1329年11月11日,星期:星期日,干支:辛亥年 己丑月 己巳日,属相:猪,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9日小寒 1月24日大寒,数九:五九第2天,月相:新(朔)月,儒略日数:1739716
【中国大事记】
改大司马为太尉,大司徒为司徒,大司空为司空。
《资治通鉴》汉纪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七年(辛亥,公元五一年)
夏,四月,戊午,大司徒王况薨。
五月,丁丑,诏司徒、司空并去“大”名,改大司马为太尉。骠骑大将军行大司马刘隆即日罢,以太仆赵熹为太尉,大司农冯勤为司徒。
北匈奴遣使诣武威求和亲,帝召公卿廷议,不决。皇太子言曰:“南单于新附,北虏惧于见伐,故倾耳而听,争欲归义耳。今未能出兵而反交通北虏,臣恐南单于将有二心,北虏降者且不复来矣。”帝然之,告武威太守勿受其使。
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曰:“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首,安则侵盗。虏今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疲困乏力,不当中国一郡,万里死命,县在陛下。福不再来,时或易失,岂宜固守文德而堕武事乎!今命将临塞,厚县购赏,喻告高句骊、乌桓、鲜卑攻其左,发河西四郡、天水、陇西羌、胡击其右,如此,北虏之灭,不过数年。臣恐陛下仁恩不忍,谋臣狐疑,令万世刻石之功不立于圣世!”诏报曰:“《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且北狄尚强,而屯田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诚能举下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民。”自是诸将莫敢复言兵事者。
上问赵熹以久长之计,熹请遣诸王就国。冬,上始遣鲁王兴、齐王石就国。是岁,帝舅寿张恭侯樊宏薨。宏为人谦柔畏慎,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所上便宜,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公朝访逮,不敢众对。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帝甚重之。及病困,遗令薄葬,一无所用。以为棺柩一藏,不宜复见,如有腐败,伤孝子之心,使与夫人同坟异藏。帝善其令,以书示百官,因曰:“今不顺寿张侯意,无以彰其德;且吾万岁之后,欲以为式。”
【公元五十一年大事记】
改三公官名
建武二十七年(51),光武帝刘秀下诏,令大司徒、大司空皆去“大”字,改大司马为太尉。
赵熹为太尉
赵熹字伯阳,南阳宛(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更始政权征为郎中,行偏将军事。因屡立战功,拜中郎将,封勇功侯。东汉王朝建立后,拜怀令。在任不畏豪强。再迁平原太守,颇有政绩。建武二十六年(50)为太仆,次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明帝永平元年(58),赵熹封节乡侯。三年,因考中山相薛修事不实免官。不久, 代窦融为卫尉。永平八年又行太尉事。永平十八年(75),章帝刘炽以赵熹为太傅。建初五年(80)死,谥曰正侯。
北匈奴遣使和亲
建武二十七年(51),北匈奴遣使诣武威请求和亲,光武帝刘秀召公卿大臣廷议,众人意见不一,皇太子刘庄以为:南单于新近归附,北单于形势孤单,所以请求降附汉朝,有和亲之举。现在未能出兵讨伐北单于,反与他们交通,恐怕南单于会有二心,北单于也就不会投降了。刘秀同意这一意见,于是命武威太守不要接纳交单于使节。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求乘北匈奴“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疲困乏力”之机,出兵讨灭匈奴。刘秀亦下诏不许。
益州郡塞外蛮夷内附
建武二十七年(51),益州哀牢夷王贤栗等率种人二千七百七十户,人口一万七千六百五十九人,谒见越隽太守郑鸿,请求内属。光武帝刘秀封贤栗等为君长。此后,贤栗每年都来朝贡。
[两汉] 应璩
年命在桑榆。
东岳与我期。
长短有常会。
迟速不得辞。
斗酒当为乐。
无为待来兹。
室广致凝阴。
台高来积阳。
奈何季世人。
侈靡在宫墙。
饰巧无穷极。
土木被朱光。
征求倾四海。
雅意犹未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