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音~东汉末年宛城守将(?--219)

首页标题    汉朝    汉朝之东汉    侯音~东汉末年宛城守将(?--219)






侯音




时代:东汉末年
民族:汉族
本    名侯音

职位:宛城守将

出生地:荆州南阳郡
生卒:219年

主要成就:擒获郡太守东里衮

结局:起兵失败,被斩首


个人简介

       侯音(?~219年),南阳人,东汉末年宛城守将。
在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即公元218年的十月,南阳郡的百姓正深受繁重徭役之苦。在这种背景下,当地民众与卫开共同发起了反抗曹操统治的行动。 他们成功擒获了太守东里衮,并迅速聚集起数千人的队伍,一举占据了战略要地宛城。这一举动不仅表达了对苛政的不满,更是在事实上呼应了当时驻扎在南方的关羽军队,形成了南北呼应的战略态势。 然而好景不长,曹仁很快便率大军前来镇压。经过数月激战,在次年正月,宛城最终被攻破,起义军遭到残酷镇压。这场短暂却激烈的反抗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性以及地方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这段历史不仅是三国时期众多纷争中的一个片段,更是见证了那个动荡年代里普通民众为争取自身权益而做出的努力。


【人物生平】
起兵南阳

        侯音,南阳郡人士(根据《田豫传》记载,侯音为南阳郡人),曾担任宛城的守将。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十月,南阳地区百姓苦于繁重的徭役。在这种情况下,侯音联合卫开以及当地的部分吏民共同起兵,反抗当时魏王曹操的统治。 在起事之时,郡功曹应余奋力保护太守东里衮得以脱身,却遭到南阳军的追击。应余为了保护太守的安全,不顾自身安危,奋勇抵抗,身受重伤。他对追来的士兵大声喊道:“侯音狡诈多端,背叛朝廷作乱,朝廷的大军很快就会赶到,到时候侯音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你们都是善良的人,一向没有作恶的心思,为什么要听从他的指挥呢?我现在代替太守在此,已经身负重伤,如果我一死能够保全太守的安全,那么我虽死而无憾。”南阳军的士兵被应余的忠义之举所打动,于是没有加害东里衮,而应余终因伤势过重而英勇牺牲。 随后,侯音等人成功生擒了东里衮,并占领了宛城。他们又对周边县城进行掠夺,聚集了数千人的队伍,坚守宛城。并且还与南面的关羽取得联系,意图联合对抗曹操势力。这一系列事件成为当时局势中一个重要的变数,也给曹操的统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遭遇围攻
         最初,曹操命令曹仁驻扎在樊城,负责迎战来势汹汹的关羽军队。同一时期,他又接到新的指令,率领部队对宛城发起围攻。 当时,南阳郡的功曹宗子卿为了帮助被侯音挟持的东里衮,巧妙地向侯音进言:“阁下您顺应民心,举义旗而起,远近百姓无不敬仰和期待。然而,扣押郡太守并非明智之举,这不仅有损您的声望,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不如将他释放,我愿意与您携手合作。等到曹操的大军赶到时,关羽的援军也可能到达,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侯音采纳了宗子卿的建议,随即释放了东里衮。 宗子卿则趁着夜色,悄悄翻越城墙逃脱,与东里衮汇合后迅速组织民兵进行反击。恰逢此时,曹仁率领的援军也赶到了宛城,各路兵马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侯音,最终成功平定了这一变乱。这一系列事件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智谋与武力并重的斗争特色,以及各方势力之间的复杂博弈。

 

城破身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宛城被攻破。在这场战役中,侯音和卫开不幸被曹仁所杀害,这也标志着南阳郡的起兵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此之前,侯音起兵时,有数千人聚集在山中为盗贼,这成为南阳郡的一大祸患。面对这种情况,东里衮采取了严厉措施,收捕了五百多名参与其中的人,并上表奏请将他们全部处死。然而,在东里衮之后接任南阳太守的田豫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他亲自召见了所有囚犯,不仅为他们解开枷锁,还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劝导,晓谕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道理。囚犯们被田豫的宽宏大度所感动,纷纷叩头感恩,并互相转告。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那些盗贼便全部解散,不再为非作歹,整个南阳郡也因此恢复了一片清静祥和的景象。

史料:
《三国志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裴松之注》 
《三国志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裴松之注》
《三国志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三国志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三国志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其他阅读】
=======
2025年3月6日 20:11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