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七百二十三年,公元723年,农历癸亥(猪)年,天干五行属水 唐开元十一年 日本养老七年 渤海国仁安四年
公元七百二十三年
公元七百二十三年,农历癸亥(猪)年,天干五行属水
唐朝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一年
渤海国第二任君主~大武艺,仁安四年
开元元年:(713十二月-741),唐朝玄宗李隆基第二个年号,唐朝政权第四十三个年号。
日本养老七年
云南大蒙(南詔)国.第四代诏.盛逻皮(712年-728年)【712年逻盛炎入唐朝见在长安病逝,哥哥炎阁继位,当年去世,盛逻皮继位。】
1.回纥
吐蕃~4.吐蕃王朝第36任赞普,赤德祖赞(704年~755年)
吐谷浑:慕容宣超,(700年―?),唐朝青海王、乌地野拔勤豆可汗,娶唐朝姑臧县主(李氏)
吐谷浑:慕容曦光,(?—738年),唐朝五原公燕王、乌地野拔勤豆可汗,娶唐朝太原郡夫人武氏
西突厥西突厥北庭,阿史那懐道(约704-约740年)。【阿史那步真孙,阿史那斛瑟罗子。原封右武卫将军。约长安四年(704),袭父爵继往绝可汗,(正月则天帝拜为十姓可汗)。神龙年间(705-707)授右屯卫大将军,光禄卿,以及太仆卿兼濛池都护。二年(706),持节赴突骑施牙帐,封娑葛袭怀德郡王。约740年卒。】
突厥突骑施,车鼻施汗国,苏禄(616-739年)
后突厥毗伽可汗(阿史那默棘连)(716年~734年)
开元十一年癸亥,公元七二三年
春,正月,己巳,车驾自东都北巡;庚辰,至潞州,给复五年;辛卯,至并州,置北都,以并州为太原府,刺史为尹;二月,戊申,还至晋州。张说与张嘉贞不平,会嘉贞弟金吾将军嘉祐赃发,说劝嘉贞素服待罪于外。己酉,左迁嘉贞幽州刺史。
壬子,祭后土于汾阴。乙卯,贬平遥令王同庆为赣尉,坐广为储偫,烦扰百姓也。
癸亥,以张说兼中书令。
己巳,罢天兵、大武等军,以大同军为太原以北节度使,领太原、辽、石、岚、汾、代、忻、朔、蔚、云十州。
三月,庚午,车驾至京师。
夏,四月,甲子,以吏部尚书王晙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五月,己丑,以王晙兼朔方军节度大使,巡河西、陇右、河东、河北诸军。
上置丽正书院,聚文学之士。秘书监徐坚、太常博士会稽贺知章、监察御史鼓城赵冬曦等,或修书,或侍讲,以张说为修书使以总之,有司供给优厚。中书舍人洛阳陆坚以为此属无益于国,徒为糜费,欲悉奏罢之。张说曰:“自古帝王于国家无事之时,莫不崇宫室,广声色。今天子独延礼文儒,发挥典籍,所益者大,所损者微。陆子之言,何不达也!”上闻之,重说而薄坚。
秋,八月,癸卯,敕:“前令检括逃人,虑成烦扰。天下大同,宜各从所乐,令所在州县安集,遂其生业。”
戊申,尊宣皇帝庙号献祖,光皇帝庙号懿祖,祔于太庙九室。
先是,吐谷浑畏吐蕃之强,附之者数年,九月,壬申,帅众诣沙州降,河西节度使张敬忠抚纳之。
冬,十月,丁酉,上幸骊山,作温泉宫;甲寅,还宫。
十一月,礼仪使张说等奏,以高祖配昊天上帝,罢三祖并配之礼。戊寅,上祀南郊,赦天下。
戊子,命尚书左丞萧嵩与京兆、蒲、同、岐、华州长官选府兵及白丁一十二万,谓之“长从宿卫”,一年两番,州县毋得杂役使。
十二月,甲午,上幸凤泉汤;戊申,还宫。
庚申,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王晙坐党引疏族,贬蕲州刺史。
是岁,张说奏改政事堂曰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分掌庶政。
初,监察御史濮阳杜暹因按事至突骑施,突骑施馈之金,暹固辞。左右曰:“君寄身异域,不宜逆其情。”乃受之,埋于幕下,出境,移牒令取之。虏大惊,度碛追之,不及。及安西都护阙,或荐暹往使安西,人服其清慎。时暹自给事中居母忧。
[唐代] 许浑
莲渚愁红荡碧波,吴娃齐唱采莲歌。
横塘一别已千里,芦苇萧萧风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