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六十四年,公元164年,农历甲辰(龙)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延熹]七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101年~200年    公元一百六十四年,公元164年,农历甲辰(龙)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延熹]七年






公元一百六十四年




公元164年,农历甲辰(龙)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延熹]七年

(年号:延熹(158年六月戊寅-167年六月)东汉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第六个年号,东汉政权第二十七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桂阳】李研起义(桂阳郡.今湖南郴州)(163--164年)

南匈奴】,15.伊陵尸逐就单于(居车儿)(147年 - 172年在位 )

高句丽】第六任国王.太祖王(高宫)互联网公开资料53年-146年在位)【另一说为121年卒.】

高句丽】第七任国王.次大王(遂成)【121年--165年】【另一说146 年 - 165 年】

世纪:2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861年
年代:东汉恒帝,灵帝

【在位皇帝】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146年8月1日--168年1月25日在位)

年号:延熹
【朝代】东汉:25年8月5日至220年11月25日。

公元164年2月11日

农历:164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472年6月28日,波斯历:前459年11月21日,星期:星期五,干支:甲辰年 丙寅月 癸酉日,属相:龙,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六九第4天,儒略日数:1781000


出生名人

      吕布(公元164年—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人。三国时代的著名武将。吕布因其骁勇善战,但又势利多变。在民间对他评价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和“三姓家奴”(吕布本姓吕,父早逝,认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后杀之,又降董卓,拜义父,后为了貂蝉,杀了董卓;一个生父,两个义父,吕布历经三姓,是以称“三姓”,)。

        严畯(公元164年—公元242年 ),字曼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少好学,精通《诗》、《书》、《三礼》,又好《说文》。严畯享年七十八岁。著有《孝经传》、《潮水论》。

      虞翻(公元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之子。

 

逝世名人

          黄琼(86年—164年),字世英,是东汉时期一位德高望重的名臣。他出生于江夏郡安陆县(今湖北省安陆市),其父为著名的尚书令黄香,可谓出身书香门第。 黄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了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学。早年由于父亲的荫庇,朝廷曾授予他太子舍人这一重要职务,然而他淡泊名利,并未接受。后来五府又共同征辟他出仕,但黄琼依然选择隐居不就,以修身养性为要务,潜心钻研学问,静观时局变化。 永建年间,黄琼终于应召入朝,被任命为议郎,不久升任尚书仆射,后又晋升为尚书令,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担任尚书令期间,他忠于职守、勤勉尽责,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赞誉。随后,黄琼出任魏郡太守,治理地方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 建和初年,黄琼调回京城,升任太常,主管祭祀礼仪等重大事务。此后,他历任司空、太仆、司徒、太尉等要职,几乎遍历三公高位。然而,在宦海沉浮之中,他也遭遇了波折。因得罪权倾一时的大将军梁冀而被罢免官职,一度退居幕后。直到梁冀被诛杀后,黄琼才得以复出,再次担任太尉一职,并获封邟乡侯。但由于当时发生灾异现象,黄琼主动引咎辞职,表现出一位正直大臣应有的担当。 延熹七年(164年),黄琼逝世,享年七十九岁。朝廷追赠他车骑将军的荣誉,并赐予“忠”这一崇高谥号,以表彰他一生忠诚正直、清廉奉公的高尚品质。黄琼的一生,不仅是东汉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更是一位贤臣典范,值得后人敬仰与学习。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公元一六四年)

  春,二月,丙戌,邟乡忠侯黄琼薨。将葬,四方远近名士会者六七千人。

  初,琼之教授于家。徐稚从之咨访大义,及琼贵,稚绝不复交。至是,稚往吊之,进酹,哀哭而去,人莫知者。诸名士推问丧宰,宰曰:“先时有一书生来,衣粗薄而哭之哀,不记姓字。”众曰:“必徐孺子也。”于是选能言者陈留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沽酒市肉,稚为饮食。容问国家之事,稚不答。更问稼穑之事,稚乃答之。容还,以语诸人,或曰:“孔子云:‘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然则孺子其失人乎?”太原郭泰曰:“不然。孺子之为人,清洁高廉,饥不可得食,寒不可得衣,而为季伟饮酒食肉,此为已知季伟之贤故也。所以不答国事者,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泰博学,善谈论。初游雒阳,时人莫识,陈留符融一见嗟异,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膺与相见,曰:“吾见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其聪识通朗,高雅密博,今之华夏,鲜见其俦。”遂与为友,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膺唯与泰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周游郡国。茅容,年四十馀,耕于野,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泰见而异之,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泰谓为己设;容分半食母,馀半庋置,自以草蔬与客同饭。泰曰:“卿贤哉远矣!郭林宗犹减三牲之具以供宾旅,而卿如此,乃我友也。”起,对之揖,劝令从学,卒为盛德。巨鹿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泰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泰以为有分决,与之言,知其德性,因劝令游学,遂知名当世。陈留申屠蟠,家贫,佣为漆工;鄢陵庾乘,少给事县廷为门士;泰见而奇之,其后皆为名士。自馀或出于屠沽、卒伍,因泰奖进成名者甚众。

  陈国童子魏昭请于泰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泰许之。泰尝不佳,命昭作粥,粥成,进泰,泰呵之曰:“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以杯掷地。昭更为粥重进,泰复呵之。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泰乃曰:“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陈留左原,为郡学生,犯法见斥,泰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谓曰:“昔颜涿聚,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晋国之大驵,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蘧瑗、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馀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原纳其言而去。或有讥泰不绝恶人者,泰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原后忽更怀忿结客,欲报诸生,其日,泰在学,原愧负前言,因遂罢去。后事露,众人咸谢服焉。或问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泰尝举有道,不就,同郡宋冲素服其德,以为自汉元以来,未见其匹,尝劝之仕。泰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吾将优游卒岁而已。”然犹周旋京师,诲诱不息。徐稚以书戒之曰:“夫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泰感寤曰:“谨拜斯言,以为师表。”济阴黄允,以俊才知名,泰见而谓曰:“卿高才绝人,足成伟器,年过四十,声名著矣。然至于此际,当深自匡持,不然,将失之矣!”后司徒袁隗欲为从女求姻,见允,叹曰:“得婿如是,足矣。”允闻而黜遣其妻。妻请大会宗亲为别,因于众中攘袂数允隐慝十五事而去,允以此废于时。

  初,允与汉中晋文经并恃其才智,曜名远近,征辟不就。托言疗病京师,不通宾客,公卿大夫遗门生旦暮问疾,郎吏杂坐其门,犹不得见;三公所辟召者,辄以询访之,随所臧否,以为与夺。符融谓李膺曰:“二子行业无闻,以豪桀自置,遂使公卿问疾,王臣坐门,融恐其小道破义,空誉违实,特宜察焉。”膺然之。二人自是名论渐衰,宾徒稍省,旬日之间,惭叹逃去,后并以罪废弃。陈留仇香,至行纯嘿,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且母养人遗孤,不能成济,若死者有知,百岁之后,当何以见亡者!”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河内王奂署香主簿,谓之曰:“闻在蒲亭,陈元不罚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香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故不为也。”奂曰:“枳棘之林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郭泰、符融赍刺谒之,因留宿。明旦,泰起,下床拜之曰:“君,泰之师,非泰之友也。”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妻子事之若严君;妻子有过,免冠自责,妻子庭谢思过,香冠,妻子乃敢升堂,终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不应征辟,卒于家。

  三月,癸亥,陨石于鄠。

  夏,五月,己丑,京师雨雹。

  荆州刺史度尚募诸蛮夷击艾县城,大破之,降者数万人。桂阳宿贼卜阳、潘鸿等逃入深山。尚穷追数百里,破其三屯,多获珍宝。阳、鸿党众犹盛,尚欲击之,而士卒骄富,莫有斗志。尚计缓之则不战,逼之必逃亡,乃宣言:“卜阳、潘鸿作贼十年,习于攻守,今兵寡少,未易可进,当须诸郡所发悉至,乃并力攻之。”申令军中恣听射猎,兵士喜悦,大小皆出。尚乃密使所亲客潜焚其营,珍积皆尽。猎者来还,莫不润涕。尚人人慰劳,深自咎责,因曰:“卜阳等财宝足富数世,诸卿但不并力耳,所亡少少,何足介意!”众咸愤踊。尚敕令秣马蓐食,明旦,径赴贼屯,阳、鸿等自以深固,不复设备,吏士乘锐,遂破平之。尚出兵三年,群寇悉定,封右乡侯。

  冬,十月,壬寅,帝南巡;庚申,幸章陵;戊辰,幸云梦,临汉水,还,幸新野。时公卿、贵戚车骑万计,征求费役,不可胜极。护驾从事桂阳胡腾上言:“天子无外,乘舆所幸,即为京师。臣请以荆州刺史比司隶校尉,臣自同都官从事。”帝从之。自是肃然,莫敢妄干扰郡县。帝在南阳,左右并通奸利,诏书多除人为郎,太尉杨秉上疏曰:“太微积星,名为郎位,入奉宿卫,出牧百姓,宜割不忍之恩,以断求欲之路。”于是诏除乃止。

  护羌校尉段颎击当煎羌,破之。

  十二月,辛丑,车驾还宫。

  中常侍汝阳侯唐衡、武原侯徐璜皆卒。

  初,侍中寇荣,恂之曾孙也,性矜洁,少所与,以此为权宠所疾。荣从兄子尚帝妹益阳长公主,帝又纳其从孙女于后宫。左右益忌之,遂共陷以罪,与宗族免归故郡,吏承望风旨,持之浸急。荣恐不免,诣阙自论。未至,刺史张敬追劾荣以擅去边,有诏捕之。荣逃窜数年,会赦,不得除,积穷困,乃自亡命中上书曰:“陛下统天理物,作民父母,自生齿以上,咸蒙德泽;而臣兄弟独以无辜,为专权之臣所见批抵,青蝇之人所共构会,令陛下忽慈母之仁,发投杼之怒。残谄之吏,张设机网,并驱争先,若赴仇敌,罚及死没,髡剔坟墓,欲使严朝必加滥罚;是以不敢触突天威而自窜山林,以俟陛下发神圣之听,启独睹之明,救可济之人,援没溺之命。不意滞怒不为春夏息,淹恚不为岁时怠,遂驰使邮驿,布告远近,严文克剥,痛于霜雪,遂臣者穷人途,追臣者极车轨。虽楚购伍员,汉求季布,无以过也。臣遇罚以来,三赦再赎,无验之罪,足以蠲除;而陛下疾臣愈深,有司咎臣甫力,止则见扫灭,行则为亡虏,苟生则为穷人,极死则为冤鬼,天广而无以自覆,地厚而无以自载,蹈陆土而有沉沦之忧,远岩墙而有镇压之患。如臣犯元恶大憝,足以陈原野,备刀锯,陛下当班布臣之所坐,以解众论之疑。臣思入国门,坐于肺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而阊阖九重,陷阱步设,举趾触罘罝,动行絓罗网,无缘至万乘之前,永无见信之期。悲夫,久生亦复何聊!盖忠臣杀身以解君怒,孝子殒命以宁亲怨,故大舜不避涂廪、浚井之难,申生不辞姬氏谗邪之谤;臣敢忘斯义,不自毙以解明朝之忿哉!乞以身塞责,愿陛下匄亡兄弟死命,使臣一门颇有遗类,以崇陛下宽饶之惠。先死陈情,临章泣血!”帝省章愈怒,遂诛荣,寇氏由是衰废。


【公元一六四年大事记】

荆州刺史度尚镇压桂阳起义军卜、潘等起义前后达十年。护姜校尉段颖破当煎姜。

 

黄琼死
  延熹七年(164)二月,故太尉黄琼病死。黄琼(185—164),字世英,江夏安陆(今湖北安陆)人。黄琼少以父职被任为太子舍人,辞疾不就。后五府连年辟召,又不应召。永建(126—132)年间,公卿多举之,黄琼不得已,入为议郎,后迁尚书仆射、尚书令。在职时屡次上疏方政,荐举人材,首定孝廉四科(儒学、文史、孝悌、能从政),尽心尽责。后历任魏郡太守、太常等职。时大将军梁冀专权,朝臣皆阿附梁冀。黄琼洁身守正,不为所屈。梁冀所请托之人,黄琼一概不用。梁冀伏诛,黄琼居三公之首,奏免州郡贪官污吏,处死流徙十余人,天下称颂一时。不久,宦官五侯擅权,势倾天下,黄琼知以一己之力不足以制约宦官,遂称疾不起。延熹七年病死,终年七十九岁。四方远近名士赴其丧者六、七千人。


外国大事记
 

两汉诗词

鼙舞歌五首 其一 圣皇篇

[两汉] 曹植
圣皇应历数,正康帝道休。九州咸宾服,威德洞八幽。

三公奏诸公,不得久淹留。蕃位任至重,旧章咸率由。

侍臣省文奏,陛下体仁慈。沈吟有爱恋,不忍听可之。

迫有官典宪,不得顾恩私。诸王当就国,玺绶何累缞。

便时舍外殿,宫省寂无人。主上增顾念,皇母怀苦辛。

何以为赠赐,倾府竭宝珍。文钱百亿万,采帛若烟云。

乘舆服御物,锦罗与金银。龙旂垂九旒,羽盖参班轮。

诸王自计念,无功荷厚德。思一效筋力,糜躯以报国。

鸿胪拥节卫,副使随经营。贵戚并出送,夹道交辎軿。

车服齐整设,韡晔耀天精。武骑卫前后,鼓吹箫笳声。

祖道魏东门,泪下沾冠缨。扳盖因内顾,俛仰慕同生。

行行将日暮,何时还阙庭。车轮为徘徊,四马踌躇鸣。

路人尚酸鼻,何况骨肉情。

 
【其他阅读】
公元一百六十四年地址:http:// www.8baor.com/newsinfo/6201358.html
=======
2023年7月24日 19:3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