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五十四年,公元154年,农历甲午(马)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永兴]二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101年~200年    公元一百五十四年,公元154年,农历甲午(马)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永兴]二年






公元一百五十四年




公元154年,农历甲午(马)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永兴]二年

(年号:永兴(153年五月丙申-154年),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第四个年号,东汉政权第二十五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武陵蛮”、“长沙蛮”起义

武陵蛮(常德),长沙蛮(长沙)(136-162年)


【蜀郡】李伯起事(154年),(蜀郡.今属四川成都)

【琅邪】公孙举、东郭窦起义(154--156年)(琅邪国.今山东临沂北)

南匈奴】,15.伊陵尸逐就单于(居车儿)(147年 - 172年在位 )

高句丽】第六任国王.太祖王(高宫)互联网公开资料53年-146年在位)【另一说为121年卒.】

高句丽】第七任国王.次大王(遂成)【121年--165年】【另一说146 年 - 165 年】

世纪:2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851年
年代:东汉恒帝

【在位皇帝】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146年8月1日--168年1月25日在位)

年号:永兴
【朝代】东汉:25年8月5日至220年11月25日。

公元154年2月1日

农历:154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482年2月28日,波斯历:前469年11月12日,星期:星期四,干支:甲午年 乙丑月 辛未日,属相:马,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五九第4天,儒略日数:1777338


出生名人

燕南三士之一赵云,赵云(公元154年-229年),字子龙,出生于常山真定。在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中,他被描绘为一位相貌堂堂、英姿飒爽的武将,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面庞宽广,仪态不凡。 赵云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重要将领,以其忠诚勇敢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而闻名于世。他与关羽、张飞并称为“燕南三士”,三人均为当时北方燕地出身的杰出英雄人物,共同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为后世所敬仰。 赵云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更以智勇双全著称,尤其擅长保护主公及重要人物的安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形象之一。

 

逝世名人

李伯起事被杀,李伯,生卒年不详,永兴二年(154)十月,蜀郡(今属四川成都)人李伯诈称汉家宗室,应立为“太初皇帝”,后伏诛身死。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质皇帝永兴二年(甲午,公元一五四年)

  春,正月,甲午,赦天下。

  二月,辛丑,复听刺史、二千石行三年丧。

  癸卯,京师地震。

  夏,蝗。

  东海朐山崩。

  乙卯,封乳母马惠子初为列候。

  秋,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太尉胡广免;以司徒黄琼为太尉。闰月,以光禄勋尹颂为司徒。

  冬,十一月,甲辰,帝校猎上林苑,遂至函谷关。

  泰山、琅邪贼公孙举、东郭窦等反,杀长吏。


【公元一五四年大事记】

下诏举士
  永兴二年(154)二月,桓帝为应灾异,诏令化、卿、校尉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各一人。

 

李伯起事被杀
  永兴二年(154)十月,蜀郡(今属四川成都)人李伯诈称汉家宗室,应立为“太初皇帝”,欲因此起事。不久,事败被杀。

 

公孙举、东郭窦起义
  永举二年(154)十一月,琅邪国(今山东临沂北)人公孙举、东郭窦等在琅邪、泰山郡(今山东泰安东北)一带聚众起义。攻破郡县,杀朝廷命官,很快发展到三万余人。汉廷派兵进剿,义军屡败官军,转战于青(今山东淄博北)、兖(今山东金乡西北)、徐(今山东郯城)三州一带。永寿二年(156)七月,中郎将段颍率军进剿,义军失败,公孙举、东郭窦皆被杀。


【其它大事记】

       永兴二年(公元154年),赵歧被朝廷征辟为司空府掾史,因为痛恨宦官的无耻,赵歧不愿和他们同流合污而西归故里。赵歧和从兄赵袭多次贬议中常侍唐衡的哥哥唐玹贪赃枉法,唐玹非常恨他们。

       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苏州就在阊门外建造了泰伯庙,到公元914年,泰伯庙移建到现在的位置,规模宏大,香火不断。如今的泰伯庙,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盛况,一块牌坊、三根石柱,再加上主体建筑中惟一保存下来的后殿,就是如今泰伯庙的全部“家当”。

 

         仓颉庙原称仓颉祠,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是依仓颉陵而建的。在古代,逢年过节地方官员和文人雅士都会前往祭祀朝拜。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四(传说是仓颉的生日),仓颉庙还保持着古老的传统,附近各县十来万群众赶到这里举行盛大的庙会。在1800多年的岁月里,由于兵燹和自然灾害,仓颉庙历经多次劫难,但屡毁屡建,“历汉唐以来,未尝稍替”。最近的一次劫难,发生在38年前。


外国大事记

       公元154年,埃留斯·阿里斯提德斯在罗马城发表了著名演说《罗马献辞》,对当时罗马帝国状况作了全面描述,其中提到罗马帝国各个城市的社会名流和上层市民都称颂帝国的成就,各地建造了成千上万个碑柱来称颂2世纪的皇帝们和罗马帝国,他着重指出罗马帝国是一个希腊城市、意大利城市和外省城市的结合体。罗斯托夫采夫认为阿里斯提德斯的描述是符合实际的。

 

两汉诗词

古诗十九首

[两汉] 佚名
驱车上东门,
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
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
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
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
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
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
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
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
被服纨与素。

 
【其他阅读】
=======
 
2023年7月23日 21:5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