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五十二年,公元152年,农历壬辰(龙)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元嘉]二年
公元一百五十二年
【同时期政权】
“武陵蛮”、“长沙蛮”起义
武陵蛮(常德),长沙蛮(长沙)(136-162年)
【南匈奴】,15.伊陵尸逐就单于(居车儿)(147年 - 172年在位 )
【在位皇帝】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146年8月1日--168年1月25日在位)
公元152年2月23日
农历:152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484年2月28日,波斯历:前471年12月3日,星期:星期二,干支:壬辰年 壬寅月 壬午日,属相:龙,星座:双鱼座,节气:雨水,数九:七九第7天,儒略日数:1776629
出生名人
王朗(约152--228年),本名王严,字景兴。他是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士。在汉末至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中,他是一位备受尊崇的重要大臣,并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经学家。 王朗的一生横跨了动荡不安的汉末和三国时期,在这期间,他凭借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学术造诣,逐渐成为了曹魏政权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作为一名经学家,他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对当时的文化传承与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朗不仅以其政治成就闻名,更以他严谨治学的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而受到后人的敬仰。他的思想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这一历史时期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逝世名人
孝崇皇后郾明(? - 152年),是蠡吾侯刘翼的小妾,汉桓帝刘志的生母。在刘翼去世之后,刘志顺利继承了蠡吾侯这一重要的爵位。 时间追溯到本初元年(146年),这一年对于东汉王朝来说发生了重大的政治变动。当时汉质帝离世,太后梁妠与大将军梁冀经过商议,决定拥立刘志为新的皇帝,也就是后来被人们熟知的汉桓帝。汉桓帝登基称帝后,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重和感恩之情,尊称母亲郾明为孝崇博园贵人,这也体现了封建礼制下母以子贵的传统观念。 到了和平元年(150年),随着太后梁妠的离世,汉桓帝进一步提升母亲的地位,尊称郾明为孝崇皇后,这不仅彰显了她至高无上的地位,也从侧面反映出她在宫廷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性。 然而,好景不长,在元嘉二年,即公元152年,郾明不幸去世。按照当时的礼仪制度,她与夫刘翼合葬于博陵,这一安排既遵循了传统的家族丧葬习俗,又体现了对先人的尊重。
刘豹(?--152),常山顷王刘仪的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常山王,在位期间共计八年,因其在位时的行为和政绩,被追封谥号为“节”。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刘暠继承了他的王位,继续统治这一方土地。刘豹在位期间,想必也遵循着先辈们的教诲,尽力维护地方的安定与繁荣,为百姓谋求福祉,传承家族的责任与荣耀。
《后汉书》:“仪立十七年薨,子节王豹嗣。元嘉元年,封豹兄四人为亭侯。豹立八年薨,子暠嗣。”
西域长史王敬冤杀>于阗王。于阗人愤而杀>王敬。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质皇帝元嘉二年(壬辰,公元一五二年)
春,正月,西域长史王敬为于窴所杀。初,西域长史赵评在于窴,病痈死。评子迎丧,道经拘弥。拘弥王成国与于窴王建素有隙,谓评子曰:“于窴王令胡医持毒药著创中,故致死耳!”评子信之,还,以告敦煌太守马达。会敬代为长史,马达令敬隐核于窴事。敬先过拘弥,成国复说云。“于窴国人欲以我为王;今可因此罪诛建,于窴必服矣。”敬贪立功名,前到于窴,设供具,请建而阴图之。或以敬谋告建,建不信,曰:“我无罪,王长史何为欲杀我?”旦日,建从官属数十人诣敬,坐定,建起行酒,敬叱左右执之。吏士并无杀建意,官属悉得突走。时成国主簿秦牧随敬在会,持刀出,曰:“大事已定,何为复疑!”即前斩建。于窴侯、将输僰等遂会兵攻敬,敬持建头上楼宣告曰:“天子使我诛建耳!”输僰不听,上楼斩敬,悬首于市。输僰自立为王;国人杀之,而立建子安国。马达闻王敬死,欲将诸郡兵出塞击于窴;帝不听,征达还,而以宋亮代为敦煌太守。亮到,开募于窴,令自斩输僰;时输僰死已经月,乃断死人头送敦煌而不言其状,亮后知其诈,而竟不能讨也。
丙辰,京师地震。
夏,四月,甲辰,孝崇皇后匽氏崩;以帝弟平原王石为丧主,敛送制度比恭怀皇后。五月,辛卯,葬于博陵。
秋,七月,庚辰,日有食之。
冬,十月,乙亥,京师地震。
十一月,司空黄琼免。十二月,以特进赵戒为司空。
【公元一五二年大事记】
西域长史王敬冤杀于阗王。于阗人愤而杀敬。
【其它大事记】
公元152年东汉元嘉二年十月二十八日,首都洛阳三度地震。
公元152年发生地震,粱冀要桓帝以“地动”为由免了黄琼之职,后复为太仆。
公元152年,东汉的西域长史王敬,欲效法傅介子杀于阗国王以扬威;但他的嘴力远不如傅介子,于阗也不是楼兰,局势并未因杀掉国王而得到控制,王敬自己反被于阗军官杀死。傅介子行刺后,新的楼兰王尉屠耆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处境之难。以前数代楼兰王都是因为身处汉、匈奴两强之间无法平衡,而身遭横死,自己摆脱厄运的方法就是不在“骑墙”,而是完全依附于汉。于是他向汉昭帝请求派兵到楼兰驻扎,汉昭帝应允,立即派司马1人,率吏士40名,前往伊循屯田,并借之镇抚楼兰,伊循城后又设置都尉,成为汉控制西域的重要支撑点。
东汉元嘉二年(公元152年)汉桓帝刘志下诏,祭祀孔子依社稷春秋行礼,开始实行春、秋两祀制,其后又发展到春夏秋冬逢节必祭,但以春、秋两祭为主,秋祭为重。
外国大事记
公元152年,安提阿哥四世之子亚历山大伊皮法纽在多利买登陆,并且占领了这座城。之后,处于两大帝国之间的犹大地就成了争夺的对象。底米丢首先给约拿单伸出橄榄枝,给他送来一封信,向他讨好,希望他与自己站在一边,共同对抗亚历山大。为了表示过去对犹太人的所作所为表示忏悔,底米丢下令把监禁在耶路撒冷的人质交还给约拿单,还授权他招募一支军队。约拿单在耶路撒冷设立司令部,并着手修复工作。异族人也放弃了巴克西得建筑的城堡,纷纷离开哨所,回自己的国家去了。
两汉诗词
战城南
[两汉] 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