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五十年,公元150年,农历庚寅(虎)年,天干五行属金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和平]元年
公元一百五十年
【同时期政权】
“武陵蛮”、“长沙蛮”起义
武陵蛮(常德),长沙蛮(长沙)(136-162年)
【扶风】裴优~东汉扶风起义首领(150年)(扶风~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
【南匈奴】,15.伊陵尸逐就单于(居车儿)(147年 - 172年在位 )
【在位皇帝】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146年8月1日--168年1月25日在位)
公元150年2月15日
农历:150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486年1月29日,波斯历:前473年11月26日,星期:星期六,干支:庚寅年 戊寅月 甲子日,属相:虎,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六九第9天,儒略日数:1775891
逝世名人
梁太后~梁妠(105—150),出身于安定乌氏(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地区)。 和平元年(公元150年)二月,梁太后去世。她的一生与东汉王朝的命运紧密相连,其家族对朝廷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梁妠于顺帝永建三年(公元128年)入宫,凭借自身的才貌和家族背景逐渐受到重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她被正式册立为皇后。作为顺帝的皇后,梁妠不仅在后宫中地位显赫,其父梁商、兄长梁冀更是以外戚身份执掌朝政,先后担任大将军一职,权倾一时。 顺帝驾崩后,梁太后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与兄长梁冀共同执掌朝政长达十九年之久。在此期间,梁太后先后迎立了冲帝、质帝和桓帝三位皇帝,确保了梁氏家族在朝中的权力稳固。这期间,梁家一门涌现出三位皇后、六位贵人、七位侯爵以及两位大将军,形成了梁氏专权的局面,势力之盛,在当时可谓无人能及。 梁太后终年四十五岁,她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梁氏家族虽然曾经辉煌一时,但随着梁太后的离世,也预示着这个外戚集团即将走向衰落。梁太后的统治时期,是东汉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阶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裴优(?-公元150年)。裴优是东汉时期扶风郡(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地区)的一位人物。 在和平元年,即公元150年的二月,裴优怀揣着极大的野心,自立为皇帝,妄图聚众起兵,发动一场颠覆现有政权的叛乱。他积极谋划,试图召集各方势力响应他的号召,然而这一图谋最终未能得逞。由于其行为严重威胁到了当时的统治秩序,在事情败露之后,裴优很快就被当权者镇压,并遭到了杀害。这一事件成为了东汉历史上一个短暂却引人注目的插曲,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内部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和一些人对于权力的觊觎。后汉书卷七 孝桓帝纪 第七 ,二月扶风妖贼裴优自称皇帝,伏诛。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质皇帝和平元年(庚寅,公元一五零年)
春,正月,甲子,赦天下。改元。
乙丑,太后诏归政于帝,始罢称制。二月,甲寅,太后梁氏崩。
三月,车驾徙幸北宫。
甲午,葬顺烈皇后。增封大将军冀万户,并前合三万户;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兼食阳翟租,岁入五千万,加赐赤绂,比长公主。寿善为妖态以蛊惑冀,冀甚宠惮之。冀爱监奴秦宫,官至太仓令,得出入寿所,威权大震,刺史、二千石皆谒辞之。冀与寿对街为宅,殚极土木,互相夸竞,金玉珍怪,充积藏室;又广开园圃,采土筑山,十里九阪,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奇禽驯兽飞走其间。冀、寿共乘辇车,游观第内,多从倡伎,酣讴竟路。或连日继夜以聘娱恣。客到门不得通,皆请谢门者,门者累千金。又多拓林苑,周遍近县,起兔苑于河南城西,经亘数十里,移檄所在调发生兔,刻其毛以为识,人有犯者,罪至死刑。尝有西域贾胡不知禁忌,误杀一兔,转相告言,坐死者十馀人。又起别第于城西,以纳奸亡;或取良人悉为奴婢,至数千口,名曰自卖人。冀用寿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示谦让,而实崇孙氏。孙氏宗亲冒名为侍中、卿、校、郡守、长吏者十馀人,皆贪饕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赀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以马乘遗之,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藏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赀财亿七千馀万。冀又遣客周流四方,远至塞外,广求异物,而使人复乘势横暴,妻略妇女,驱击吏卒,所在怨毒。
侍御史硃穆自以冀故吏,奏记谏曰:“明将军地有申伯之尊,位为群公之首,一日行善,天下归仁;终朝为恶,四海倾覆。顷者官民俱匮,加以水虫为害,京师诸官费用增多,诏书发调,或至十倍,各言官无见财,皆当出民,扌旁掠割剥,强令充足。公赋既重,私敛又深,牧守长吏多非德选,贪聚无厌,遇民如虏,或绝命于棰楚之下,或自贼于迫切之求。又掠夺百姓,皆托之尊府,遂令将军结怨天下,吏民酸毒,道路叹嗟。昔永和之末,纲纪少弛,颇失人望,四五岁耳,而财空户散,下有离心,马勉之徒乘敝而起,荆、扬之间几成大患;幸赖顺烈皇后初政清静,内外同力,仅乃讨定。今百姓戚戚,困于永和,内非仁爱之心可得容忍,外非守国之计所宜久安也。夫将相大臣,均体元首,共舆而驰,同舟而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岂可以去明即昧,履危自安,主孤时困而莫之恤乎!宜时易宰守非其人者,减省第宅园池之费,拒绝郡国诸所奉送,内以自明,外解人惑;使挟奸之吏无所依托,司察之臣得尽耳目。宪度既张,远迩清壹,则将军身尊事显,德燿无穷矣!”冀不纳。冀虽专朝纵横,而犹交结左右宦官,任其子弟、宾客以为州郡要职,欲以自固恩宠。穆又奏记极谏,冀终不悟,报书云:“如此,仆亦无一可邪!”然素重穆,亦不甚罪也。
冀遣书诣乐安太守陈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称它客求谒蕃;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时皇子有疾,下郡县市珍药,而冀遣客赍书诣京兆,并货牛黄。京兆尹南阳延笃发书收客,曰:“大将军椒房外家,而皇子有疾,必应陈进医方,岂当使客千里求利乎!”遂杀之。冀惭而不得言。有司承旨求其事,笃以病免。夏,五月,庚辰,尊博园匽贵人曰孝崇后,宫曰永乐;置太仆、少府以下,皆如长乐宫故事。分巨鹿九县为后汤沐邑。
秋,七月,梓潼山崩。
【公元一五零年大事记】
梁太后死
和平元年(150)二月,梁太后死。梁太后名梁妠(105—150),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顺帝永建三年(128)入宫,阳嘉元年(132)立为皇后。父梁商、兄梁冀先后以外戚为大将军执掌朝政。顺帝死,梁妠以太后身份一梁冀先后迎立冲、质、桓三帝,临朝称制十九年,与梁冀专制朝政,形成梁氏专权的局面,一门先后有三皇后、六贵人、七侯、二大将军,势力甚盛。终年四十五岁。
崔寔撰《政论》
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少沈静好学。桓帝初诏举至孝独行之士,寔受举至洛阳,病不能对策,备员郎官。为人明于政体,曾论当世便事数十条,总为一书,题名《政论》(一作《正论》)。收为抨击时政而作,指斥上下懈怠,萎靡不振,风俗败坏,人情巧伪,并以“奢侈”、“趋术”、“厚葬”为“天下三患”,要求重赏深罚,明著法术,行严猛之政以致太一,并建议恢复五等爵和井田制,法先王,选贤能,以求治本。
诏课试诸学生
建和元年(147),诏京师诸学学生皆依郡国试明经例,以考试定等次,每试取六十五人补官,高第十五人;上第十六人,得补中郎;中第十七人,为太子舍人;下第十七人,为王家郎。后永寿二年(156)复诏课试诸生补郎、舍人。
裴优起事被杀
和平元年(150)二月,扶风郡(今陕西兴平东南)人裴优自称皇帝,图谋聚众起兵,事败被杀。
梁冀奢侈
和平元年(150)桓帝亲政后,增封大将军梁冀万户,前后共食三万户,封其妻孙寿为襄城君。冀权势更盛。夫妻二人对街起宅,穷其奢丽;搜刮金玉珍宝,置于其中,掠取数千百姓为奴,供其驱使。又广开园苑,挖土筑山,引水为池,园苑之内,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奇禽走兽,飞走其间。并在河南(今河南洛阳西郊)城西修筑兔苑,方圆数千里。百姓误杀其兔者,皆至死罪。梁冀倚仗权势,极尽享乐之能,朝中百官无人敢言。
两汉诗词
大风歌
[两汉]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