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百四十九年,公元149年,农历己丑(牛)年,天干五行属土。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建和]三年
公元一百四十九年
【同时期政权】
“武陵蛮”、“长沙蛮”起义
武陵蛮(常德),长沙蛮(长沙)(136-162年)
【南匈奴】,15.伊陵尸逐就单于(居车儿)(147年 - 172年在位 )
【在位皇帝】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146年8月1日--168年1月25日在位)
公元149年1月27日
农历:149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488年12月28日,波斯历:前474年11月7日,星期:星期日,干支:己丑年 乙丑月 庚子日,属相:牛,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8日小寒 1月23日大寒,数九:四九第8天,儒略日数:1775507
出生名人
司马防,(公元149年~~公元219年)。虚岁享年71岁。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东汉豫章太守司马隽之子。司马宣王之父。《三国志》记载:“曹瞒传曰:为尚书右丞司马建公所举。及公为王,召建公到邺,与欢饮,谓建公曰:“孤今日可复作尉否?”建公曰:“昔举大王时,适可作尉耳。王大笑。”建公名防,司马宣王之父。
许劭,字子将,出生于公元149年,诞生于平舆一个享有盛誉的士大夫家庭。自幼,许劭便展现出非凡的品性与才华,他十分注重伦理道德的探讨,对于评价人物有着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在少年时期,许劭就以擅长评论人物而闻名乡里。这种能力并非仅是表面的臧否,而是基于他对儒家经典深入的学习和个人修养的提升。到了十八岁的时候,许劭已经具备了相当成熟的思辨能力和开阔的眼界,于是他离开家乡,开始游历颍川、召陵等地。 在游历的过程中,许劭接触到了不同地区的人文风貌和社会风俗,结识了许多贤能之士,这不仅丰富了他的阅历,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评论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每一次评论都经过深思熟虑,言辞中肯而不失公允,逐渐赢得了当时众多名士的认可和尊重。
逝世名人
许慎(约公元54年--约公元149年),故居召陵区姬石乡许庄村。东汉时称万岁里,当时属于汝南郡召陵县,所以,《后汉书·儒林传》上说:“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人也。”
荀淑(公元83-149年),字季和,东汉颍川郡颍阴人。桓帝时为朗陵侯相,莅事明理,有“神君”之称。子八(俭、绲、靖、焘、汪、爽、肃、敷),俱有才名,时称八龙。
周举(公元105—149年),字宜光,东汉汝南汝阳(今河南省汝水北)人,曾任并州刺史。陈留太守周防之子,史籍记载《后汉书.卷六十一 左周黄列传》。
【太原旧俗,介子推被烧死的一个月,因介子推之神不喜见火,无人敢生火用火,一个月中,尽吃先前做好的冷食,叫做“一月寒食”。太原地处北方,气候寒冷,老少不堪,岁多死者。周举知此,着手革除陋俗,撰文放入介子推庙,意为隆冬灭火,严重损害百姓健康,非贤者本意,当应让百姓不要灭火。又晓喻百姓禁火伤身,非介子推所喜,“众惑稍解,风俗颇革”。】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孝质皇帝建和三年(己丑,公元一四九年)
夏,四月,丁卯晦,日有食之。
秋,八月,乙丑,有星孛于天市。
京师大水。
九月,己卯,地震。庚寅,地又震。
郡、国五山崩。冬,十月,太尉赵戒免;以司徒袁汤为太尉,大司农河内张歆为司徒。
是岁,前朗陵侯相荀淑卒。淑少博学有高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皆师宗之。在朗陵、莅事明治,称为神君。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所居里旧名西豪,颍阴令渤海苑康以为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更命其里曰高阳里。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淑为师,以同郡陈寔为友。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陈寔出于单微,为郡西门亭长。同郡锤皓以笃行称,前后九辟公府,年辈远在寔前,引与为友。皓为郡功曹,辟司徒府;临辞,太守问:“谁可代卿者?”皓曰:“明府欲必得其人,西门亭长陈寔可。”寔闻之曰:“钟君似不察人,不知何独识我!”太守遂以寔为功曹。时中常侍山阳侯览托太守高伦用吏,伦教署为文学掾,寔知非其人,怀檄请见,言曰:“此人不宜用,而侯常侍不可违,寔乞从外署,不足以尘明德。”伦从之。于是乡论怪其非举,寔终无所言。伦后被征为尚书,郡中士大夫送至纶氏,伦谓众人曰:“吾前为侯常侍用吏,陈君密持教还而于外白署,比闻议者以此少之,此咎由故人畏惮强御,陈君可谓‘善则称君,过则称己’者也。”寔固自引愆,闻者方叹息,由是天下服其德。后为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邻县民归附者,寔辄训导譬解发遣,各令还本。司官行部,吏虑民有讼者,白欲禁之。寔曰:“讼以求直,禁之,理将何申!其勿有所拘。”司官闻而叹息曰:“陈君所言若是,岂有冤于人乎!”亦竟无讼者。以沛相赋敛违法,解印绶去;吏民追思之。钟皓素与荀淑齐名,李膺常叹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皓兄子瑾母,膺之姑也。瑾好学慕古,有退让风,与膺同年,俱有声名。膺祖太尉修常言:“瑾似我家性,‘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复以膺妹妻之。膺谓瑾曰:“孟子以为‘人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弟于是何太无皁白邪!”瑾尝以膺言白皓。皓曰:“元礼祖、父在位,诸宗并盛,故得然乎!昔国武子好招人过,以致怨恶,今岂其时邪!必欲保身全家,尔道为贵。
【公元一四九年大事记】
下诏举士
建和三年(149)六月,桓帝下诏,令大将军、三公(司徒、司空、太尉)、特进、侯、卿、校尉等官荐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各一人。
桓帝亲政
和平元年(159)正月梁太后下诏,宣布结束临朝听制,归政于年已十八岁的桓帝刘志。
【其它事件】
公元149年东汉建和3年,首都洛阳再度大水泛滥成灾。
东汉桓帝建和三年(公元149年)九月己卯(11月1日)荥阳地震,这是郑州地区有记载的发生最早的地震。
林坚的68世孙林肇在汉桓帝建和三年(公元149年)任西河郡太守,乃率族进驻西河。
公元149年,汉桓帝建和三年,陈寔(shi)为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
外国大事记
君士坦丁堡的建立新都的前身是古希腊的商业殖民城市拜占庭,公元前7世纪兴建,以当时部落酋长的名字命名,在公元149年被毁。
两汉诗词
陈万年教子
[两汉] 班固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