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出生名人
1923年出生名人
【1923年】
王进喜(1923-1970),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来新夏(1923年-2014年3月31日),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出生于浙江省萧山县。194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历史学系,从此开启了他在学术界的辉煌生涯。 1950年起,来新夏先生开始在南开大学担任教职,并逐渐成为该校的重要人物。他曾先后担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校务委员、图书馆馆长、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以及图书馆学情报学系主任等重要职务。在他的领导下,南开大学图书馆系得以创办并迅速发展,为我国图书馆学和情报学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来新夏先生不仅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成绩斐然,还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历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校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同时还担任教育部地方文献研究室主任,为推动我国地方文献的研究与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3月31日,来新夏先生在天津逝世,享年91岁。他的离世不仅是南开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遗憾。然而,他留下的学术成果和教育理念将继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陈定炎(1923年11月22日-2006年9月7日),出生于香港,是中华民国时期著名广东军阀陈炯明之子。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智慧与才华,更在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陈定炎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此外,他还担任康涅狄格学院的成员,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定炎在机械工程领域享有盛誉,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终身研究员。他的研究工作不仅推动了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还为国际学术交流搭建了桥梁。作为旅美华裔历史学家和作家,陈定炎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著有多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 2006年9月7日,陈定炎因并发肺炎在香港仁济医院逝世,享年82岁。他的离世不仅是学术界的巨大损失,也是华人社会的一大遗憾。陈定炎的一生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化的传承,他的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庞祖玉,1923年10月出生,广西博白人,是广西农垦国有长春农场的退休干部。他于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吴建舟,1923年生,1939年5月参加革命,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担任拂晓报社助理编辑、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政工研究室副主任等职务,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获得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并被授予上校军衔。
陈能宽(1923年4月28日—2016年5月27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杰出的金属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和工程物理学家,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顾问及研究员。他于1923年4月28日出生在湖南省慈利县。 陈能宽先生的学术生涯始于1946年,当时他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随后,他赴美深造,在美国耶鲁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并分别于1948年和1950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成为中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在其辉煌的科学生涯中,陈能宽先生曾获得多项荣誉与奖励。1996年,他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99年,因其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予“两弹一星”科技专家称号,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成为国家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2016年5月27日,陈能宽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他的离去是中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
刘仪,1923年12月出生于旅顺,是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是中国植物病毒学科的带头人之一,对真菌介体传植物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研究有重要贡献。
邹承鲁(1923-2006)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学家。1923年5月17日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祖籍江苏无锡。1941年,毕业于由天津迁到重庆的南开中学高中部;同年,考入设在昆明的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于化学系。1946年,赴英深造。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58年,他参加发起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A和B链的拆合。这项工作的完成确定了胰岛素全合成的路线,为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11月23日凌晨5时22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李光耀(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为新加坡前任总理、曾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现今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2011年5月14日,李光耀宣布退出新加坡内阁,标志一个时代的终结。
李元簇(1923-2017)台湾前“副总统” [2] ,国民党籍。中央政治学校法政系毕业,德国波昂大学法学博士。“前副总统”,现任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资政。“副总统”卸任后,隐居苗栗头份乡下,“司法行政部”在其任内更名为“法务部”。
亨利·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美国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福特政府国务卿。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77年1月,福特总统授予基辛格总统自由勋章,并称赞他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1969-1973年,基辛格任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并兼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到1975年。1973-1977年,他兼任美国国务卿,获得了一个外来移民所能得到的最高政治职务。
西蒙·佩雷斯(1923-2016)在以色列政坛有“常青树”之称。佩雷斯1923年出生于波兰,从政已有50多年。佩雷斯此前曾任以色列总理,担任过财政部长、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多个内阁重要职务,并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在近84岁时登上政治职位顶峰。当地时间2008年7月15日,他离开了供职48年的议会,同时宣誓就任以色列第9任总统。
【其他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