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中国大事件
1919年中国大事件
【1919年】
1月21日,中国派陆征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等5人为参加巴黎和会全权代表。
1月19日,陈独秀、李大钊呼吁除三害,兴三利。
2月11日,梁启超发起国际联盟同志会。
2月20日 ,南北和平会议在上海开幕。北京政府派朱启钤为总代表;广东政府以唐绍仪为总代表。
2月28日,南北和平五次 会议召开,和谈陷于僵局。
3月2日,因北军继续进攻陕西于右任之靖国军,南北和会中断。各国共产党第一次世界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开幕。
3月23日,北京大学邓中夏等发起平民 教育讲演团,以“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自觉心”。
3月29日,孙中山撰写祭黄花岗72烈士文。
3月31日,陈毅、李富春等26人赴法勤工俭学。
4月4日,梅兰芳赴日本演出。
4月5日,大理院判处唆使暗杀宋教仁之洪述祖绞刑。
4月6日,《每周评论》刊载《共产党宣言》的部分文章。
4月7日,南北代表开始新的谈判。
4月,中国实业银行开业。
4月12日 巴黎和会讨论山东问题,日本坚持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并以退出和会为要胁。日本关东军成立
4月, 周恩来由日返津。
5月2 日, 北京《晨报》发表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人》,证实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消息。
5月3日 ,下午四时,北京国民外交协会开全体职员会,议决5月7日在中央公园召开国民大会,并电全国各省各团体同日举行。晚7时,北京大学全体学生在法科礼堂开会,高师等校代表亦参加,议决4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生界的大示威。同时通电各省于5月7日举行全国游行示威运动。
5月4日,北京爆发了以学生为主体、得到全国工人、商界大力支持的反帝爱国运动。北京十三所学校的学生三千余人齐集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主张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军阀政府的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展开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5月5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实行总罢课。6日,北京学生联合会成立。
5月7日,五四运动迅速向各地扩展。同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济南、太原、长沙、吉林、南京、广州、武汉、南昌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此外,东京留日中国学生也在同本日集队向英、美、法、俄、意各国公使馆呈书,要求将胶州湾直接交还中国。由北京女师发起,北京各女校代表集会,议商救国方法,呼吁全国女界同胞奋起救国。 北京政府迫于群众压力,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同日,五四运动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牺牲的学生郭钦光吐血身亡。
5月8日 北京政府再次颁布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
5月9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抗议当局镇压“五四运动”,愤然离职出京。
5月13日, 南北议和再次破裂,南北双方议和代表均提出辞职。
5月14日, 天津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
5月19日,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决定不承认和约。
5月20日,孙中山著作《孙文学说》出版。
5月28日孙中山发表《护法宣言》。
5月, 《新青年》6卷5号,即“马克思研究号”,刊载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实际出版时间在1919年9月)。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6月3日,北京发生“六三罢工”事件,近千名学生被捕。3日 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
6月3-7日,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发生罢工、罢市、罢课,声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抗议“六三罢工”事件,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
6月9日,各地大肆镇压学生之际,吴佩孚抗议政府逮捕学生。同日,天津各界4万余人(1说两万余人)召开公民大会。
6月10日 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天津总商会急电北京政府。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
6月11日,徐世昌向国会参、众两 院提出辞职。
6月16日 ,全国学生联合会于上海成立。
6月28日,协约国与德国在法国凡尔赛宫签署和平条约《凡尔赛和约》,该条约于1920年1月10日生效。中国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7月6日,张作霖借日军力量称霸东北三省。
7月14日,毛泽东主编 的《湘江评论》创刊。
7月21日 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创刊。
8月1日,孙中山领导创办的《建设》杂志在上海创刊。自创刊号起,连载孙著《实业计划》。
8月11日,魏玛宪法生效。宣布德国为共和国。
8月24日 《新生活》周刊在北京创刊。
8月,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
9月,李大钊在本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完整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9月16日,周恩来在天津组织创办觉悟社。
9月27日 ,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
10月1日,上海、天津、山东、河南等七省、市代表到新华门总统府 举行第二次请愿,当晚全部代表被捕。
10月10日,天津5万学生与警察发生冲突,造成罢课和市民请 愿活动,迫使省长道歉,并撤换杨以德。
10月10日,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公布规约,“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
10月17日,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张伯苓创办私立南开大学,是南开系列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设文、理、商三科。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即为文科第一期学生,学号六十二。 [2]
10月31日 留法勤工俭学生李富春、张昆弟等150人,自沪乘船去法。
11月5日,靳云鹏出任总理,徐世昌仍为总统。
11月11日,《广东中华新报》介绍马克思主义。
11月12日,日本人制造“台江事件”,北京政府外交部向日本驻华公使发出抗议照会。
11月16日, 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福州事件。
11月17日,在皖系将领徐树铮将军的多方面努力下,外蒙古取消自治,回归中华民国的统治下。
11月28日 ,福建督军兼省长李厚基宣布福州紧急戒严。
12月2日,湖南发起驱逐督军张敬尧运动。
12月20日,向警予主张在大学设立男女共学的中学班。
12月29日 周恩来等主编的《觉悟》杂志创刊。
【其他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