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八百五十六年,公元1856年,农历丙辰(龙)年,天干五行属火 清[咸丰]六年 大成[洪德]二年 越南[嗣德]九年 日本[安政]三年
公元一千八百五十六年
【咸丰(1851年2月1日—1861年8月22日)】,清第八位皇帝,文宗.奕詝,(清(含后金)政权第十个年号)。1861年11月11日(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日),清穆宗登基,沿用该年号至1862年1月29日(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广西浔州】大成国~陈开[洪德]二年
越南阮朝独立时期,④翼宗.阮福时(阮福洪任)[嗣德]九年(1848年-1883年)
日本[安政]三年
【天京】太平天國,洪秀全(辅政者石达开)六年
【南宁.天地会】昇平天国,朱洪英,五年
【皖、豫】捻军,张乐行(称“大汉盟主”)4年
【贵州东部.台拱】苗民起义军,张秀眉2年
【云南】回民起义,杜文秀,1年
【云南】彝民起义,李文学,1年
哈密~哈密回王,七世:伯锡尔1813-1866年
【努尔哈赤(天命),
【皇太极(崇德),
【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颙琰(嘉庆),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清朝】(第九位君主,第八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七位皇帝)文宗.奕詝(咸丰)(1850年3月9日--1861年8月22日)
【朝代】
【清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改元天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
农历:1856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1272年5月29日,波斯历:1234年11月17日,星期:星期三,干支:丙辰年 庚寅月 己未日,属相:龙,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4日立春 2月19日雨水,数九:六九第2天,儒略日数:2398986
【出生名人】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清朝第十位皇帝(1861年8月22日-1875年1月12日在位),清入关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
杨仁山(1856年3月6日-1932),名道霖,字仁山;原名楷,字端书,江苏无锡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平生追慕古忠孝豪杰,尝有用世之志。历官户部候补主事,广西柳州知府。民国后曾任热河实业厅厅长。
郭佳·穆彰阿(1782年-1856年),字子朴,号鹤舫,别号云浆山人,郭佳氏,满洲镶蓝旗人。出身于满族官僚家庭,父广泰,官至内阁学士、右翼总兵。穆彰阿,嘉庆进士。历任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一时权倾内外。鸦片战争时阻挠禁烟运动,诬陷林则徐等抵抗派,与英美等侵略者谋求议和,与之订立不平等条约。后被革职。
2月9日,原敬,日本第19任首相。(1921年逝世)
3月16日,拿破仑四世,法兰西第二帝国末代皇太子。
5月6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939年9月23日逝世)
7月10日,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1943年),是世界知名的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和电机工程师。
11月29日,普列汉诺夫,俄国马克思主义奠基人(1918年逝世)
12月18日,约瑟夫·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者。
12月28日,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任总统。(1924年逝世)
【逝世名人】
向荣(1792年一1856年),字欣然。四川大宁(今重庆市巫溪县)人,寄籍甘肃固原(今属宁夏),晚清名将。官至四川提督、固原提督、广西提督、湖北提督(从一品)。1856年初,洪秀全、杨秀清从西征战场调集大军回救天京。江南大营四面被围,向荣调兵遣将,顾此失彼,战略上陷于被动。6月中旬,城外太平军越紫金山,直捣大营;城内太平军出通济门,抄截大营退路。各路清军抵挡不住太平军的进攻,纷纷败退。向荣遂放弃大营,经淳化镇退守丹阳,被革去湖北提督职,留任钦差大臣,继续督办军务。旋以年老多病,又遭此惨败,8月9日忧忿而死,葬于湖北黄梅向桥乡枯树岭。后代迁居于湖北黄梅向桥乡,伴祖长居。有《向荣奏稿》传世。向荣死后,朝廷追赠他为一等轻车都尉(可世袭),谥号“忠武”。他的儿子向继雄,将向荣担任钦差大臣期间的奏摺,编纂成12卷的《向荣奏稿》。
杨秀清(1823年9月23日-1856年9月2日),太平天国东王,又名嗣龙,广西桂平人,祖籍广东嘉应州,汉族客家民系,太平天国主要领袖之一。辅佐洪秀全开创太平天国、运筹帷幄,稳定太平天国政权。太平天国丙辰六年(1856年,清咸丰六年),杨秀清假托“天父”,逼迫洪秀全答应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忍无可忍,加上佐天侯陈承镕告发杨秀清图谋弑杀洪秀全,洪秀全遂密召在外征战的北王韦昌辉入天京诛杀杨秀清,引发“天京事变”,杨秀清全家及僚属均遇害,洪秀全贬其为“东孽”。后洪秀全诛杀韦昌辉等,并为杨秀清平反,累加封号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传天父上主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后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
韦昌辉(1823/1826年?—1856年11月2日),原名志正,又名正,广西桂平金田村人,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
秦日纲(约1821年-1856年11月2日),原名日昌,后易名日纲,出生于广西贵县。太平天国燕王。1855年3月,率军援镇江。秦日纲参与一破江南大营之役。后围丹阳受挫,降为顶天燕。1856年七月,日纲正在金坛督师进击清军,杨秀清谋称万岁事起,奉天王密诏回京诛杨秀清。杨秀清执政,对日纲时加威迫,日纲自以与杨秀清同在金田首义,积不能平;又因牧马人事件受了杨秀清无理杖责,衔恨愈深。至是接到天王密命,与韦昌辉乘夜带兵入城杀杨秀清。他在杀杨秀清后,附从韦昌辉,妄肆杀戮。石达开出走,他奉韦昌辉命带兵追至西梁山。此时他得到情报,知京外太平军都起来声讨逆贼韦昌辉,石达开也集合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转移目标去攻击清军,希图讨好革命群众。天王既诛韦昌辉,亦逮其回,十月二十二日(夏历十一月初一日),在天京处死。爵除。
沈荣(1794——1856),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父竹村,素善画,好收藏。荣幼颖异悟写生诀,旁及士女、人物、虫蝶杂品。改琦(一七七四至一八二九)、廖裴舟先后寓吴,咸与结契,互相参究,由此遂工。画牡丹极艳冶,改琦尝以牡丹沈郎称之,时有沈牡丹之目。既而改作墨笔花卉,及瘦石枯枝, 清逸绝塵,遂与云岩、铁瓢、琴峰三家争胜。山水师文彭、董其昌,亦有冷韵。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作萼绿华海上添筹图,著有饮水读书斋诗。卒年六十三。
熊景星(1791——1856)字伯晴,号笛江、荻江、涤庵,南海人。幼颖悟,尝以所作《蒲葵扇诗》见赏于院元。清嘉庆二十一年(一八一六)举人,官开建(今肇庆境内)训导。后任学海堂学长。壮年有用世志,屡上公车不第,乃藉书画自娱。曾与谢兰生、谭莹同修南海县志。工古文辞,诗亦奇丽,著有《吉羊溪馆诗集》三卷、《题画诗》等行于世。自谓诗文入古未深,所可自信为书、画。景星善于画山水、花卉,声誉颇重,质朴苍劲,力透纸背。书法颜、柳、行草间摹李邕、米芾。画仿吴镇、沈周。其论画谓:“笔不重不奇,墨不厚不深。古人挥毫落纸,必用浓墨,故垂之数百年。吴、沈诸公流传杰作,墨气如新,正为此耳。”
3月18日,砵甸乍(璞鼎查)爵士,第一任香港总督。(1789年出生)
2月17日,海因里希·海涅,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1797年出生)
2月24日(公历,合儒略历2月12日)——罗巴切夫斯基,俄国数学家(1792年出生)
2月29日,马赖,法国传教士。(1814年出生)
7月9日,阿伏加德罗,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1776年出生)
7月29日,舒曼,德国著名作曲家、他还从事戏剧、诗歌的写作(1810年-出生)
清朝大事记
2月29日,西林教案发生,法国传教士马赖被处死。
6月,太平军首次攻破江南大营。
6月10日,重庆黔江后坝乡发生震级6.3级,烈度达8度的重庆市范围内最大的大地震,形成一个融山、水、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区——小南海。
9月2日,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被杀。
10月8日,“亚罗号事件”
10月23日,英军海军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发动进攻,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1月2日,洪秀全下诏处死韦昌辉,削其封号。
----------
正月,石达开军屡下江西诸城,曾国藩大困。
二月,石达开在樟树大破曾国藩。西林教案发生,法国以此为借口与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月,石达开自江西三道入皖,佔祁门等地。
四月,陈玉成、李秀成等救镇江,清军统将吉尔杭阿败死。皇长子载淳生于储秀宫,母为懿嫔。晋懿嫔为懿妃。
五月,袁甲三等败张乐行等于亳州,攻佔捻军根据地雉河集。
六月,石达开西援武昌,至湖口。
七月,江西吉安等处边钱会起事,与太平军相呼应。
八月,东王杨秀清逼天王封其为万岁。以与太平军及天地会相通,叶铭琛在广东杀数万人。
九月,太平军发生内讧,韦昌辉、秦日纲杀东王杨秀清,并杀其家属及部下将士二万馀人。又杀石达开不成,杀其家属。英国制造亚罗号事件。进攻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云南回汉争矿,清地方官压抑回民,残杀回民。激起回民起义,杜文秀率众攻占大理。
十月,天王诛杀韦昌辉。捻军与太平军正式合作。
十一月,廓尔喀为驻藏兵所败,遣使谢罪,并奉贡。
十二月,班禅额尔德尼丹白旺丘选定。
是年 苗沛霖在安徽举办团练,先后在清朝与太平天国之间往复无常。山西蝗灾。山西有太行山之屏蔽,从无蝗灾,古谚:“蝗虫不吃山西。”
=======
美国第二次提出修约
咸丰六年(1856)四月,美国新任驻华公使伯驾到达广州,借口中美《望厦条约》届满十二年,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再次提出“修约”要求。其要点为:外国公使驻京;中国全境开放,无限扩大贸易;外国人可以在华自由传教;改造中国司法机关。随后,英国驻华公使包令和法国代办顾随也先后照会叶名琛,支持美国修约要求。先是,伯驾来中国就职前,曾分别到伦敦和巴黎,与英、法外交大臣商讨对华讹诈问题。其时英、法已感到和平“修约”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准备诉诸武力,因此只表示将在外交上予以支持,并未与美国一起行动。叶名琛接到美使等照会后,于当年六月上奏朝廷。咸丰帝表示,可酌允变更一二条,以示羁縻,不准其来京,实际上仍坚持拒绝全面修约态度。伯驾在广州未能达到目的,遂赴上海,分别找到已革上海道吴健彰和摄理上海道兰蔚雯,重施威胁利诱故伎,以英、法、美三国联合一致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为条件,引诱清还同意其修约要求,并扬言,如清廷拒绝其建议,各国可能将与太平天国签订条约。吴、兰二人答应转告两江总督怡良,而怡良此时早已接到咸丰帝不得为美使等“妄求”代奏的谕旨,乃以两广总督为办理夷务之钦差大臣为辞,劝伯驾回粤呈请。结果,伯驾在上海活动了四个多月,仍劳而无功。九月,英国已在广州借口“亚罗号事件”发动新的侵略战争。十月,伯驾也停止其修约交涉,回到香港参与英法侵略活动。
亚罗号事件发生
咸丰六年(1856)九月初十日,广东水师在停泊于黄埔港的一只中国商船亚罗号上,逮捕了两名中国海盗和十名有海盗嫌疑的水手。过去,此船为走私方便,曾向香港当局领过通航证。但在被查捕时,此证早已过期,船上亦不再悬挂英国国旗。而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却在接到亚罗号所雇英籍船长报告后,立即赶到船上,硬指此船为英国船,企图截留被捕人员。执行公务的中国水师人员拒绝了巴夏礼的无理指责和纠缠,坚持将人犯带走。于是,巴夏礼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声称中国水师违反中英《虎门条约》第九款,还造谣说水师兵勇曾扯下悬于船上的英国国旗,是对英国的侮辱,要求立即送回被捕人员,公开赔礼道歉。叶名琛不愿事态扩大,乃复照指出亚罗号确系中国商船,被捕人员中确有海盗,答应将其他被扣水手放回,但巴夏礼与英国驻华公使包令蓄意制造事端,于九月二十三日向叶名琛发出最后通牒:如不在二十四小时内答应全部要求,即要“进兵攻城”。叶名琛屈服于侵略者的压力,将被捕人员全部送到英国领事馆。巴夏礼又故意刁难,借口礼貌不周,拒不接受。二十五日,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糜各里率领英国军舰突入省河,进犯广州,正式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咸丰六年(1856)九月二十五日,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糜各里借口“亚罗号事件”,率兵舰突入省河,进犯广州,悍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两广总督叶名琛事先未作任何战争准备,闻警后仍满不在乎,甚至下令“敌船入内,不可放炮还击”,因而给予侵略者以可乘之机。数日中,英国舰队接连攻占猎德、龟江、凤凰冈、东安、西固、海珠等沿江炮台,于十月初一日攻破广州外城,并一度攻入内城,纵火焚烧民房,抢劫总督衙门。此时叶名琛方知大事不好,慌忙逃到巡抚衙门,同时派绅商伍崇曜等出城向英国领事讲和。英军因兵不满千,而各地赴援广州的清军及团练达数万人,遂于当日晚撤出广州,退据虎门以待援军。咸丰七年春,“亚罗号事件”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大资产阶级决定发动侵略战争,议会也通过了扩大侵略战争的提案。英国政府任命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代表,率陆海军前来中国,同时向法、美、俄三国发出照会,提议联合出兵,迫使清政府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是年九月,法国拿破仑第三政府以“马神父事件”为借口,任命葛罗为全权大使,率领侵略军打着为“保卫圣教而战”旗号,直接参与对中国武装侵略。美国则因其内部政局不稳,没有参加英法联军,但派出全权大使列卫廉,同英法密切配合,趁火打劫国。沙俄为侵占中国北方领土,也积极支持英法等发动侵华战争。从而,英、法、美、俄四国结成侵华联合阵线,进一步扩大了由英国首先挑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军九江保卫战
咸丰六年底至咸丰八年(1856-1858),太平军为捍卫江西九江,与湘军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战斗。先是,咸丰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清军攻陷武昌,记名按察使李续宾率湘军水陆师向九江逼近。十二月十三日,清军向九江发起进攻。镇守九江的太平军将士在林启容的率领下激战六昼夜,终于将敌人打退。林启容以功封贞天侯。咸丰七年二月,湘军自宫牌夹至白水湖尾修筑长濠六道,长三十余里,深二丈,宽三丈五尺。五月筑成,将九江三面围困。八月十五日,小池口陷,九月初九日,湖口又陷,两年前被太平军困于鄱阳湖中的湘军水师乘机冲出,与外江水师会合,巡守北面江岸。九江遂四面受敌,成坐困之势。咸丰八年春,湘军攻势愈急。曾掘地道以地雷轰塌东门、南门城墙。林启容率部奋力抵抗,重创敌军,又将城墙修复。四月初七日,湘军又以地雷炸崩东南城墙一百余丈,冲入城中,林启容率部浴血巷战,一万七千多名太平军将士全部壮烈牺牲,九江终于落入清军之手。九江扼鄂、赣、皖三省水陆咽喉,其陷落使太平军在江西的战斗更为艰苦,安庆也暴露于敌人面前,并间接危及到天京的安全。
马神父事件发生
咸丰六年(1856)正月二十四日,广西西林县知县张鸣凤依法叛处法国天主教神父马赖死刑。先是,马赖于咸丰三年非法从广州潜入广西西林县从事间谍活动,并勾结官府,作恶多端,包庇教徒马子农、林八等抢掳奸淫,激起民愤。咸丰六年正月,新任西林县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及不法教徒等二十六人逮捕归案,并将马赖与教徒二人处死,其余论罪各有差。其时法皇拿破仑三世为巩固其军事独裁统治,扩张大资产阶级的海外权益,正企图勾结英国发动侵华战争,遂以此为借口,以保护教会权益为名,准备发动侵华战争。八月,法国通知英国政府,准备派一支法国远征军到中国。九月,英国又制造了“亚罗号事件”,两国遂联合对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京破围战
咸丰六年(1856)二月,太平军击溃清军江北大营,五月破江南大营,解除了清军对天京长达三年之久的围困。先是,咸丰五年底,太平军为解镇江及瓜州之围,特从西征前线调回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部,次年二月,镇江守将吴如孝会同秦日纲等内外夹击,重创江苏巡抚吉尔杭阿与总兵张国梁所部清军,并乘胜由金山渡江至瓜州,大败清江北大营统帅、钦差大臣江宁将军托明阿于扬州土桥,连破虹桥、朴树湾、三汊河清营,江北大营一百二十余座闻风溃散。三月初,太平军再克扬州。四月底,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大破吉尔杭阿所部清军于镇江高资镇,吉尔杭阿以洋枪自杀。张国梁由六合来援,亦为太平军所败。五月,翼王石达开取道皖南北进至溧水,清钦差大臣向荣集聚精兵全力争夺,造成江南大营兵力空虚。适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自镇江回天京,屯营燕子矶,东王杨秀清命其攻破江南大营方准入城。于是秦日纲移营于尧化门、仙鹤门以扼江南大营之背,向荣急派副将王浚率兵防堵。十六日,石达开兵分三路进援天京,攻占黄马群,切断了江南大营至仙鹤门、石埠桥一带必由之路。向荣命都司冯子材争夺黄马群,并将张国梁自溧水星夜调加回。十八日,石达开、秦日纲等大败清军,攻破孝陵卫二十余座清营。杨秀清复派军南出通济门攻七桥瓮,东出朝阳门围扑清军大营。向荣、张国梁等败走淳化镇,十九日退往丹阳,江南大营全面崩溃。秦日纲等乘胜追击,克复句容,进军丹阳。向荣于绝望之中,自缢而死。太平军天京破围战取得巨大胜利,控制了上自武汉,下至镇江的长江水面,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云南李文学起义
咸丰六年(1856)四月,云南哀牢山区爆发李文学领导的彝族农民起义。李文学为云南弥渡县瓦卢村人,雇农出身。咸丰六年四月初七日,李文学在太平军战士王泰阶(汉族)、李学东(彝族)协助下,聚众五千,在瓦卢村天生营誓师起义。起义群众共推李文学为“彝家兵马大元帅”,在密滴村设大元帅府,李文学发布檄文,揭露满、汉地主狼狈为奸,欺压人民的罪恶,号召各族人民共同起来革命,“铲尽满清赃官,杀绝汉家庄主(地主)。”当地汉、哈尼、傣、白、回、苗、傈僳等各族群众纷纷响应,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到万余人,控制了蒙化、弥义、镇南等十余州县三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五十余万人口的广大地区。起义军采取耕战结合措施,将十八至四十岁的男女组织起来,教以战阵之法,“战则集之,不战则耕;男任战,女任运,男女各有职。”还根据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要求,推行“庶民原耕庄主之地,悉归庶民所有,不纳租,薄赋二成,荒不纳”的土地政策,等于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在农民起义军控制的地区内,农牧业、纺织业、狩猎业皆有所发展。同治十一年(1872),李文学率军三千救援被围于大理的杜文秀部回民军,兵败军溃,因叛徒出卖被俘,于同治十三年二月遇害。彝族起义军亦于光绪二年(1876)被清军镇压。
江西边钱会起义
咸丰六年(1856)七月,江西吉安、建昌交界处爆发边钱会起义。边钱会为太平天国时期活跃在吉安、建昌一带的帮会组织。“以钱涂朱,描金为字”作为本会标志。咸丰五年冬,太平军西征占领江西部分地区,对边钱会产生重大影响。咸丰六年四月,边钱会首领林双桂被清军捕杀,激起广大会众义愤,乃于是年七月聚众数千发动反清起义。起义会众在太平军西征部队支援下,相继攻破南丰、新城、贵溪、铅山等地,击毙清建昌知府何栻。不久,广信府城亦为边钱会占领。清政府急忙抽调福建、浙江清军前来镇压。边钱会与太平军相互配合,以机动灵活的战术与清军周旋,牵制了江西及闽浙地区的部分清军,有力地声援了太平天军革命。
洪秀全密诏杀杨秀清
咸丰六年(1856)八月初四日,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奉洪秀全密诏杀死东王杨秀清,引起“天京事变”。自建都天京以后,杨秀清居功自傲,专横跋扈,上逼天王洪秀全,欲取而代之,曾假托天父下凡,借细小事故竟要杖责洪秀全,使洪、杨矛盾逐渐激化;下压首义有功将领,如呼奴使婢,杖责燕王秦日纲、兴国侯陈承熔、卫国侯黄玉昆等,引起部分将领对他不满。咸丰六年夏,太平军击溃清军围困天京的江南、江北大营,杨秀清以为这是扩大个人权位的好机会,同时也为试探洪秀全对自己的态度,为最终夺取太平天国最高领导权作准备,乃于当年七月公然逼洪秀全亲到东王府封其为万岁。洪秀全佯为应允,暗中却密诏韦昌辉、石达开速回天京“勤王”。韦昌辉接到密诏以后,立即率领心腹武装三千于八月初三日深夜从江西赶回天京。他与秦日纲一起,派心腹武士迅速占领城内要塞,然后对东王府发动突然袭击。杨秀清措手不及,于初四日凌晨被韦昌辉所杀。为防止杨秀清亲信部下为其复仇,韦昌辉定下一计,要尽捕东王余党置之死地。初四上午,天王洪秀全下诏,谴责韦、秦二人杀人太多,“令受鞭刑四百”,东王逆谋自天泄露,其余党一概不问。次日,韦、秦二人在天王府前伪装受刑。杨秀清部下五千余人不知有诈,前来观刑,不料竟遭突然袭击,解除武装后全部被害。随后,韦昌辉等又对不甘束手就戮的杨秀清部下进行残酷镇压。总计前后约两万余人惨遭杀害,尸首被抛入江中,由西水关流出至下关江口者不计其数。被杀之人多为太平军骨干,使革命事业蒙受重大损失。
云南杜文秀起义
咸丰六年(1856)八月,回民首领杜文秀率云南回民起义军攻占大理,建立革命政权。杜文秀为云南永昌府保山县廪生,曾为乡塾教师,为人忠直,素为民众敬仰。道光二十七年(1847)秋,杜文秀因家属为清军所杀,未婚妻被掳,与白廷扬等赴京控告,无结果而返。咸丰四年,永昌发生回、汉争讼事件,杜文秀被捕入狱。咸丰六年被云南云州回民起义军蔡春发营救出狱,遂回乡聚众反清。八月,杜文秀率回、彝起义群众数千人攻占云南大理,建立革命政权“平南国”,被推举为“总统兵马大元帅”,以马金保为“总理行营军务大司军”,杨杨荣为“彪旗大将军”。杜文秀起义军对外与太平天国政权通好,对内实行联合汉族与其它民族的政策,奉汉人沙谦为军师。起义军控制地区达五十三州县,划为永昌、蒙化、江迤、江外、川陕等省。在其控制区内,起义军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严肃吏治军纪的措施,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同治五年(1866),清廷用“以回攻回”的毒计,调投降清军的回民起义军败类马如龙进攻杜文秀起义军。杜文秀打败马如龙,并于同治六年以二十万人马围攻昆明。同治七年,清廷任命靠镇压云南回民起义起家的岑毓英为云南巡抚,在英、法等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洋枪洋炮打败了杜文秀起义军。同治八年杜文秀率军退守大理。同治十一年大理陷落,他吞食鸦片(或曰孔雀胆)后投往清营,请求以自己一死换取清军免杀起义回民。岑毓英杀害杜文秀,纵兵对杜文秀部下回兵进行野蛮屠杀,起义最后失败。
石达开迫杀韦昌辉、秦日纲
咸丰六年(1856)十月初,翼王石达开起兵讨韦,洪秀全下令杀死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命石达开“提理政务”。先是,韦昌辉杀死东王杨秀清后,总揽军政大权,其骄横专权不下于杨秀清。八月中旬,石达开自武昌赶回,目睹天京惨状,责备韦昌辉妄杀无辜,引起韦昌辉嫉恨。为独揽大权,韦昌辉密谋杀死石达开,天王洪秀全也对石达开心存疑忌。石达开见事不妙,连夜缒城逃走。韦昌辉乃将石达开留在天京的一家老小尽行杀戮,并派秦日纲领兵追杀石达开。石达开至安庆起兵,以“肃清君侧”为名,讨伐韦昌辉,请天王洪秀全杀韦昌辉以平公愤、正国法。时韦昌辉在朝中倒行逆施,滥杀无辜,合朝文武群起反韦。韦昌辉犹欲顽抗到底,竟举兵围攻天王府,企图杀洪秀全夺取最高统治权。洪秀全乃联合朝中文武杀死韦昌辉、秦日纲及其党羽二百余人,并将韦昌辉部长级送至石达开军中,诏其回京辅政。石达开回京后,合朝欢呼,众望所归,洪秀全命其“提理政务”,主持军国大事。但是,洪秀全鉴于杨秀清、韦昌辉专权的教训,对石达开心存戒意,特封其兄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与石同理朝政,从而种下了太平天国分裂的祸根。
广州火烧十三行
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广州人民为反抗英国侵略者进犯广州,放火将外国侵略者集中的十三行烧毁。先是,该年九月,英国军舰借口“亚罗号事件”进攻广州,连陷珠江许炮台,激起广州各界人民极大义愤。九月二十七日,广州各乡团勇及各界群众数千人曾计划“放火尽烧十三行”,因两广总督叶名琛严令禁止而未果。十月,广东人民发表《广东阖省人致英酋公函》,愤怒谴责英国侵略者“忽动干戈”、“残害粤民”的罪行,并对其提出严正警告,如仍坚持与广东人民为敌,定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与此同时,广州人民不断采取各种形式对侵入省河的英军兵舰进行骚扰和袭击。十一月十七日夜,广州人民用柴薪、火油等物向十三洋行发起火攻,美、法商馆首先烧毁。次日午后,火势借风力更为炽烈,整个十三洋行被糂一片瓦砾。外国侵略者无处存身,只得逃到船上躲避。
太平军枞阳会议召开
咸丰六年(1856)十二月,太平天国豫天侯陈玉成、地官副丞相李秀成在安徽北部枞阳镇会商与清军作战方略。先是,当年十一月,清军利用“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大军撤离之机,相继攻陷武昌、汉阳。石达开回京辅政后,为改变武昌失守,清军水师进犯九江的不利战局,命太平军东线坚守句容、溧水;西线坚守九江及其以下长江水道,西南坚守江西,并向鄂皖边境大别山一带挺进,同时任命陈玉成、李秀成分任主帅。十二月,陈玉成、李秀成会于枞阳,商定:李秀成率部回转桐城,陈玉成则挥师由枞阳东下,经无为州、巢县西进犯庐江,然后回兵桐城与李秀成会师。咸丰七年二月,陈玉成、李秀成在桐城附近大败清福建提督秦定三等部,占领舒城。二月初八,李秀成攻占六安,十六日陈玉成、李秀成会合捻军占领正阳关。二十三日李秀成与捻军龚得树、苏天福等配合攻占霍丘。
香港发生毒面包事件
咸丰六年(1856)十二月三十日,香港数百名外国人因吃面包而呕吐,化验证明面包中有砒霜。据说因药量过大,食后不久即引起呕吐,故未造成命案。事后香港当局逮捕了五十二名中国人,其中十人被指为谋杀犯,拟判处死刑;其余四十二人被关押二十昼夜。但始终未审出结果,成为一大疑案。
沈荣逝世
沈荣(1794——1856),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父竹村,素善画,好收藏。荣幼颖异悟写生诀,旁及士女、人物、虫蝶杂品。改琦(一七七四至一八二九)、廖裴舟先后寓吴,咸与结契,互相参究,由此遂工。画牡丹极艳冶,改琦尝以牡丹沈郎称之,时有沈牡丹之目。既而改作墨笔花卉,及瘦石枯枝, 清逸绝塵,遂与云岩、铁瓢、琴峰三家争胜。山水师文彭、董其昌,亦有冷韵。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作萼绿华海上添筹图,著有饮水读书斋诗。卒年六十三。
熊景星逝世
熊景星(1791——1856)字伯晴,号笛江、荻江、涤庵,南海人。幼颖悟,尝以所作《蒲葵扇诗》见赏于院元。清嘉庆二十一年(一八一六)举人,官开建(今肇庆境内)训导。后任学海堂学长。壮年有用世志,屡上公车不第,乃藉书画自娱。曾与谢兰生、谭莹同修南海县志。工古文辞,诗亦奇丽,著有《吉羊溪馆诗集》三卷、《题画诗》等行于世。自谓诗文入古未深,所可自信为书、画。景星善于画山水、花卉,声誉颇重,质朴苍劲,力透纸背。书法颜、柳、行草间摹李邕、米芾。画仿吴镇、沈周。其论画谓:“笔不重不奇,墨不厚不深。古人挥毫落纸,必用浓墨,故垂之数百年。吴、沈诸公流传杰作,墨气如新,正为此耳。”
李善兰译完《几何原本》
咸丰六年(1856),著名数学家李善兰与英国人伟烈亚力合作,完成了明末徐光启与利玛窦未曾译完的《几何原本》后九卷翻译工作。李善兰,字壬叔,号秋初,原名从兰,字竞芸,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自幼酷爱数学,十五岁时即通《几何原本》前六卷。三十岁后,所学渐深。道光二十五年(1845)出版了《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等数学著作。他创造的“尖锥求积术”和以诸尖锥合积表示对数的方法,得到国内外数学家的好评。咸丰二年,李善兰来到上海墨海书馆,从此开始其翻译外国科学著作的生涯。他与伟烈亚力合作,继续翻译明末徐光启和利玛窦未曾译完的《何原本》后九卷。李善兰不懂外文,故以伟烈亚力口述,李善兰笔录的方式进行翻译,共用了四年时间,终于将《几何原本》后九卷译完,使中国有了欧几里得几何体系的完整译本。
【外国大事记】
【清代诗词】
感旧
作者:黄景仁 朝代:清代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写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得闲愁在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