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八百五十二年,公元1852年,农历壬子(鼠)年,天干五行属水 清[咸丰]二年 越南[嗣德]五年 日本[嘉永]五年
公元一千八百五十二年
公元1852年,农历壬子(鼠)年,天干五行属水
【咸丰(1851年2月1日—1861年8月22日)】,清第八位皇帝,文宗.奕詝,(清(含后金)政权第十个年号)。1861年11月11日(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日),清穆宗登基,沿用该年号至1862年1月29日(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越南阮朝独立时期,④翼宗.阮福时(阮福洪任)[嗣德]五年(1848年-1883年)
日本[嘉永]五年
【努尔哈赤(天命),
【皇太极(崇德),
【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颙琰(嘉庆),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清朝】(第九位君主,第八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七位皇帝)文宗.奕詝(咸丰)(1850年3月9日--1861年8月22日)
【朝代】
【清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改元天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
农历:1852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1268年4月28日,波斯历:1230年12月1日,星期:星期五,干支:壬子年 壬寅月 壬子日,属相:鼠,星座:双鱼座,节气:2月4日立春 2月19日雨水,数九:七九第7天,儒略日数:2397539
【出生名人】
林纾(1852年11月8日—1924年10月9日),初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八年(一八八二)举人,官教论。工诗古文辞,以意译外国名家小说见称於时。复肆力於画。山水初灵秀似文徵明,继而浓厚近戴熙。偶涉石涛,故其浑厚之中颇有淋漓之趣。其题画诗云:[平生不入三王派,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攻苦学名家?花鸟得其师陈文台之传,淡墨薄色,神致生动。晚年居北京,求者多以山水,而花鸟则不复作矣。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福建画人传》、《清画家诗史》、《陈衍林纾传》、《近代六十名家画传》
张兆祥(1852——1908)天津人。善画花鸟,设色妍雅,备极工致,折枝花尤觉秀丽生动。光绪三十三年(一九零七)尝作牡丹图。有百花谱行世。 《韬养斋笔记》、《清朝书画家笔录》、《古今画萃》。
1月12日,霞飞,法国元帅。(1931年逝世)
2月24日,寺内正毅,日本第18任首相。(1919年逝世)
9月27日,伊集院五郎,日本海军将领。(1921年逝世)
10月2日,拉姆塞,英国化学家。(1916年逝世)
11月3日,(嘉永五年九月二十二日)睦仁,日本明治天皇(1912年逝世)
11月26日,山本权兵卫,日本海军大臣。(1933年逝世)
12月9日,迈克尔逊,美国物理学家(1931年逝世)
12月15日,亨利·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者。
【逝世名人】
汪廷儒(1804——1852),江苏仪徵人。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翰林官编修,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江西副主考。书法、山水,极得董其昌用笔、用墨之妙,皴减而法。墨晕骀宕,尤行画册、扇。用笔沈着苍润,亦极似查士标。辑度广陵思古内,外编,书未成而卒,年四十九。
冯云山(约1815年或1822年-1852年5月5日),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禾落地村人,原籍广东龙川县石灰窑村,汉族客家人,是拜上帝会的始创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之一,官封南王。
萧朝贵(1820年—1852年9月12日),本姓蒋,广西武宣县(一说桂平县)人,妻子杨宣娇。萧朝贵是“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初期名将、军事家,官封西王。太平天国壬子二年(1852年,清咸丰二年),萧朝贵在长沙与清军作战的过程中阵亡,其子萧有和袭西王之位。
6月21日~福禄培尔,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1782年出生)
3月4日~果戈理,俄国作家。(1809年出生)
11月27日~罗马尼亚民主革命先驱——伯尔切斯库逝世。
清朝大事记
1月6日(十一月十六日)科尔沁蒙古王旗佃民聚众抗租,拒抗官兵。
1月19日(十一月二十九日),英外相训令英代公使包令,对华交涉勿操之过急。
2月3日,太平天国在永安正式颁行冯云山在狱中创制的《太平天历》。
2月7日(十二月十八日),礼部侍郎曾国藩奏,目前急务有三:一银价太昂,钱粮难纳;二、盗贼太众,良民难安;三、冤狱太多,民气难伸。
3月21日(二月一日)英船私运华工475人自厦门赴旧金山。英国驻广州全权代办密尔切在报告中写到“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象全都发了疯似的。”
4月4日(二月十五日)伊犁,塔尔巴哈台开埠。
4月8日(二月十九日)运往美国的华工发生暴动,在琉球八重山岛上岸。
4月19日(三月一日)英驻华公使包令上书英外相,谓广州进城问题若能解决,其它问题亦可解决。
5月4日(三月十六日)英船到琉球八重山岛捕拿华工23人,死6人。
5月25日(四月七日)上海英租界工部局开始议事。
5月26日(四月八日)甘肃中卫地震,持续16天(至6月10日)死伤700余人。
6月3日——太平军攻破全州,南王冯云山负伤。
6月26日五月九日以俄兵多自恰克图东去,命黑龙江将军英隆防范。
7月6日(五月十九日)法公使布尔布隆以广东公事受阻,自粤到沪。
7月14日(五月二十七日)布尔布隆晤苏松太道吴健彰,谓如有照会,粤省大吏迟至两三月不复,请为转知两江总督。
7月21日(六月五日)①英外相训令包令,暂勿坚持入城要求。②布尔布隆离上海回广东。
7月25日(六月九日)回倭里罕纠结约布鲁特窜入喀什噶尔卡伦。8月25日(七月十一日)入卡滋扰的倭里罕等被官军击退。
9月7日(七月二十四日)命徐广缙为钦差大臣,叶名琛署两广总督、钦差大臣。柏贵署广东巡抚。
11月21日(十月十日)厦门二英人因诱拐华工,被殴致伤。
11月24日(十月十三日)英海军在厦门登岸,枪杀华人4人,伤5人。
----
正月,台湾嘉义民洪纪等起事,旋败。
二月,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大败向荣、乌兰泰军,杀其四总兵及副将以下多人。颁行天曆。封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钮祜禄氏(即后来的慈安太后)为贞嫔。英商船私运华工四百余名自厦门赴美旧金山。
三月,乌兰泰败于太平军,因伤致死。葬宣宗于慕陵。
四月,南王冯云山战死蓑衣渡,遂折走道州,天地会徒多应之。以皇六弟奕訢已封恭亲王,分府建藩,任内廷行走。
五月,命湖南、湖北试行坚壁清野。晋贞嫔为贞贵妃。俄人在布里雅特边卡驻兵,命黑龙江将军防范。
六月,甘肃中卫一带地震,倒房二万馀间,死伤七百馀人。新疆和卓后裔铁完库里等数扰乌什、喀什噶尔等处边卡。册立贞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
七月,太平军破彬州,焚学宫,毁孔子木牌,趋向长沙,沿途多与会党合。命八旗官兵按绿营定例执行休致、给俸。
八月,西王萧朝贵负重伤,卒。
九月,以赛尚阿剿办太平军无功,夺职逮问,籍其家。
十月,安徽亳州捻军首领张乐行起事。
十一月,太平军破汉口、汉阳。十二月,破武昌。
=======
叶赫那拉氏入宫
咸丰二年(1852)五月初九日,叶赫那拉氏(慈禧)以秀女身份入宫。那拉氏为满洲贵族叶赫那拉族后代,安徽徽宁池广太道惠徵之女,乳名兰儿。咸丰元年被选中秀女,次年入宫,被咸丰帝看中,封兰贵人。后屡次进封,至咸丰七年封懿贵妃。咸丰帝死后,那拉氏因为新皇帝生母,“母以子贵”,被尊为“圣母皇太后”。“辛酉政变”后“垂帘听政”,从此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去世,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奉行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政策,是为清末反动势力的总代表。
广西“升平天国”起义
咸丰二年(1852),广西南宁天地会会众在胡有禄、朱洪英等领导下发动起义。胡有禄为广西武宣人。早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即与其兄胡有福与罗大纲等在湖南宁远聚众起事,进攻阳朔失败,胡有福牺牲。咸丰二年,胡有禄在南宁再举义旗,且与起义于湘桂边界的湖南东安人朱洪英联合,人数从数千迅速发展三、四万人,转战于湘桂边境地区。咸丰三年五月,起义军攻克湘南永明县城,次年八月十八日攻占广西灌阳,建号“升平天国”。朱洪英称“镇南王”,胡有禄称“定南王”。奉“太平天德”年号。起义军以红巾包头。故亦称“红巾军”。曾进攻湖南道州、嘉禾、江华等地,并占领灌阳附近的恭城、富川一带。咸丰五年二月,太平天国天官丞相罗大纲使人邀其前往会合,胡有禄、朱洪英乃下令蓄发,并于四月出兵进袭湖南东安,然后北上欲与太平军会师。途遇清湖南巡抚骆秉章率师堵截,内部又发生邓正高叛变事件,使北上计划受阻。八月,湘军王鑫等部加紧围攻东安,起义军战斗失利,被迫撤离。胡有禄率部转战于湖南邵阳、祁阳等地,最后在新宁被俘遇害。朱洪英率部退回广西,转战于湘桂黔三省边区。后重又挥师入湘,同治十三年(1874)在湖南宜章被捕就义。余部由陈永秀等率领重返广西,继续坚持反清斗争。
厦门人民反对掠卖华工
咸丰二年(1852)十月,厦门人民掀起一次反对外国殖民者掠卖华工的斗争。早在鸦片战争以前,西方殖民者就开始以澳门为基地掠卖中国人口。战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外国侵略者更加变本加厉,公开以厦门为中心,在上海、广州、汕头、香港、澳门等地掠骗中国劳动人民,贩往美洲、非洲、澳洲及东南亚一带作苦役。据统计,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厦门被掠卖的华工有二百八十名,咸丰元年竟达二千六十六名,因而激起厦门人民的反抗斗争。咸丰二年十月十日,厦门人民捕获为英商合记洋行拐骗华工的人贩子,扭送至参将衙门惩办,而英国人桑穆竟明目张胆地将人犯从参将衙门带走,厦门人民大为愤怒。次日,人民群众在全城张贴告白,并全体罢市,对外国殖民者提出警告和抗议。十三日,一千五百多名厦门市民自发地聚集在合记洋行门前示威,英国侵略者竟向赤手空拳的群众开枪,当场打死八人,重伤十六人,轻伤无数。清朝官府不但不为死难群众作主,反诬蔑人民“煽动生事”,出去军队将示威群众驱散,事后也仅要求英军赔偿,不敢提及惩凶。愤怒的厦门人民拆毁洋行,惩办汉奸,袭击运载华工的船只,迫使英人中止了在厦门掠卖华工的罪恶活动。
永安突围
咸丰二年(1852)二月十六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先是,咸丰元年年底,清钦差大臣赛尚阿亲赴前线,督广西提督向荣与广州副都统乌兰泰从北南两路大举进攻永安城,并设长围断太平军粮道。二月十四日,城中粮尽,洪秀全下令突围。十六日深夜,罗大纲率兵两千击破东北古苏冲清军,得火药十余担,从水路出关,为太平军主力突围打开通道。三更以后,两万余太平军分批撤离州城东去。十七日上午,清军赶到古苏冲,太平军主力已然突围,后卫部队与清军激战至傍晚。十八日,乌兰泰率部抢占龙寮岭高地,进犯平冲,夹攻秦日纲部,太平军战死两千余人。时洪秀全等已抵昭平,闻讯立即命主力占据平冲、旱冲、崩冲两侧山梁及前后隘口冲渠,设伏以待清军。十九日清晨,当向荣、乌兰泰等率军进入三冲峡谷时,两侧伏兵齐起夹攻,并截断其退路,清军大败。是役,清军被歼四千余人,天津镇总兵长瑞、闵州镇总兵长寿、河北镇总兵董光甲、郧阳镇总兵邵鹤龄等毙命,乌兰泰受伤。太平军乘胜由小路直趋桂林。
蓑衣渡激战
咸丰二年(1852)四月十八日,太平军与清军江忠源部大战于广西全州蓑衣渡。先是,太平军于四月初撤桂林之围北上,十六日攻克全州。十八日,太平军水旱两路继续北进,行至蓑衣渡遇伏。蓑衣渡在全州城北十余里,临近湖南,重峦叠嶂,山有山坳可通。渡口西岸有沙滩突出河面,故渡口河床窄仅百米。清知州江忠源预先率部于渡口北约三里的水塘湾一带砍伐竹木,打桩拦船,堵塞河道,设伏兵于两岸山岗。太平军舟师至此,遭突然袭击,不能前进,与清军激战两昼夜,损失严重。洪秀全弃舟登陆,攻全州时中炮受伤的冯云山因伤势恶化不幸牺牲,将士伤亡甚多,辎重丧失。太平军被迫改变原定水旱两路直取长沙计划,从陆路进袭永州(今零陵),未克,乃南折攻占道州,进行休整、扩充。
太平军进军湘南
咸丰二年(1852)四月,太平军在蓑衣渡受挫后,改变原定计划,由陆路攻入湘南。二十五日攻克道州,随即以道州为大本营,分兵掠地,相继攻占附近江华、永明等县,七月初三日攻克湘南重镇郴州。太平军在攻占道州、郴州等地之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休整,借以宣传革命,发动群众,扩充力量。约有五万余人加入太平军。其中包括许多经过战斗锻炼的天地会会众,也有不少道州、郴州一带的挖煤工人。由他们组成的“土营”,擅挖地道,在以后一些攻坚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道州休整期间,太平军领导层曾就今后战略问题进行过一番争论。一些代表了占太平军大多数的广西农民“怀土重迁”的情绪,主张取道灌阳返回广西,天王洪秀全也有入粤之意,但遭到东王杨秀清的反对。他认为,“已骑虎背,岂容复有顾恋?”为今之计,只能继续北进入湖北,然后东向直取南京,椐为根本,进而夺取天下。洪秀全接受了杨秀清的正确意见,确定了继续挥师北上的战略方针。另外,太平军在进入湘南以后,以还以东王杨秀清、西王肖朝贵的名义,相继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救一切天生天养谕》三篇文告。文告中,对清王朝腐朽黑暗的封建统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历数了满洲贵族入主中原以来残害汉族人民的滔天罪行。并特别对汉族知识分子责以民族大义,号召他们变计来归,与人民群众一起推翻满清王朝,建立“同享太平”的理想社会。文告的发布,表明太平天国在宣传方面已突破了单纯的宗教形式和内容,直接向清朝统治挑战,它不仅起到振奋人民群众革命精神的作用,而且具有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共同反清的策略意义。文告发布后,迅速传遍四方,甚至武昌内外,“亦多有之”,对宣传革命,发动群众,扩大太平天国的影响起了巨大的作用。
太平军进军湖北
咸丰二年(1852)十一月初七日,太平军水旱两路从岳州起程进军湖北,直趋武汉。先是,洪秀全、杨秀清等侦知长沙清军兵力空虚,乃命西王肖朝贵率兵两千,从郴州出发,北上攻取长沙。其时长沙守军只有八千,如太平军主力继至,破城有望。但由于洪秀全等因道、郴之胜而轻敌,未能及时支援,使肖朝贵兵力单薄,攻城只限于南城一隅,不能致敌死命。后清军援兵四集,肖朝贵于七月二十九日中炮受伤,不久去世。洪秀全得到消息,方于八月二十八日率军抵达长沙城下,此时长沙城防清军已达数万,对太平军的进攻拼死抵抗。洪秀全、杨秀清等乃作战部署,派石达开率部渡湘水西进。十月十九日夜,太平军主力撤长沙之围,西北走宁乡、益阳,转攻“楚北门户”岳阳。在岳阳一带,太平军缴获大量武器、船只,吸收大批渔户、船户、纤夫等参军。洪秀全封唐正才为典水匠职同监军,统率众船,正式建立水营。十一月初七日,太平军主力水旱两路从岳州出发,“千舡健将,两岸雄兵”,大举进军湖北,兵锋直指武汉。十三日,太平军攻克汉阳,十九日夺取汉口。在汉阳与武昌之间辽阔江而上,太平军搭起浮桥,横跨长江。十二月,大军强渡浮桥,向武昌发起猛攻。初四日太平军挖掘地道,轰塌文昌门城墙,攻占武昌城。是为太平军出师以来攻占的第一座省城,进军湖北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咸丰二年(1852),太平天国刊行《天命诏旨书》。书中辑录天父(代言人东王杨秀清)、天兄(西王肖朝贵)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贵县、咸丰元年在东乡至永安等地下凡时的圣旨,以及天王洪秀全自金田至长沙发布的诏旨。并以之作为太平天国教育课本,要求太平军将士“通军熟读记心,免犯天令”,“识法忌法”。
【外国大事记】
1852年,《汤姆叔叔的小屋》英文第一版发表。
1月14日,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通过新宪法。
11月7日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元老院颁布法令建议恢复帝制。
12月“ChineseRepository”《西儒耳目资》停版,共刊行二十卷。
12月2日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拿破仑三世(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成为皇帝。
【清代诗词】
柴关岭雪
作者:曾国藩 朝代:清代
我行度柴关,山关惊我马。密雪方未阑,飞花浩如泻。万岭堆水银,乾坤一大冶。走 * 横奔,冻禽窜荒野。挥手舞岩巅,吾生此潇洒。忽忆少年时,牵狗从猪者。射虎层冰中,穷追绝壁下。几岁驰虚名,业多用逾寡。久逸筋力颓,回头泪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