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千八百一十三年,公元1813年,农历癸酉(鸡)年,天干五行属水 清[嘉庆]十八年 越南[嘉隆]十二年 日本[文化]十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1801--1900    公元一千八百一十三年,公元1813年,农历癸酉(鸡)年,天干五行属水 清[嘉庆]十八年 越南[嘉隆]十二年 日本[文化]十年






公元一千八百一十三年



公元1813年,农历癸酉(鸡)年,天干五行属水

清朝】,第六位皇帝,仁宗颙琰[嘉庆]十八年

【嘉庆(1796年2月9日-1820年9月2日)】,第六任皇帝,清仁宗颙琰年号,(清(含后金)政权第八个年号)

越南阮朝独立时期,世祖.阮福映(阮福暖、阮福种)[嘉隆]十二年

日本[文化]十年



【同时期政权】

冀香豫边(林清,李文成)1年

哈密~哈密回王,六世:额尔德锡尔(1780-1813年)

哈密~哈密回王,七世:伯锡尔1813-1866年

北元(韃靼),帕竹第司(西藏),古格王朝 

【世纪】19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4510年
【年代】清.仁宗颙琰(嘉庆)
【在位皇帝】

【努尔哈赤(天命),

【皇太极(崇德),

【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颙琰(嘉庆),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清朝】~(第七位君主,第六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五位皇帝),仁宗颙琰(嘉庆)(1796年2月9日-1820年9月2日)

【年号】清[嘉庆]十八年 越南[嘉隆]十二年 日本[文化]十年


【朝代】

【清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改元天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

公元1813年2月1日
农历:1813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1228年1月29日,波斯历:1191年11月12日,星期:星期一,干支:癸酉年 癸丑月 己巳日,属相:鸡,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4日立春 2月19日雨水,数九:五九第6天,儒略日数:2383276

【出生名人】

   洪秀全,1813年农历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族名仁坤,曾用名火秀。

   端悯固伦公主(1813年7月29日—1819年12月7日),清宣宗道光帝嫡长女,母孝慎成皇后,时为智亲王继福晋。公主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七月初三日酉时,薨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十月二十日,年仅七岁,追封为郡主。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道光七年(1827年)入葬清东陵许家峪园寝。道光作挽诗词悼念爱女,公主一年大祭四次,园寝规模仅次于端慧皇太子。

   孙达成(1813年-1888年),字茂林,号道川,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孙中山之父。青年时期曾到澳门当鞋匠,三十一岁回乡务农。1846年与附近的隔田乡(今崖口乡)杨胜辉的女儿杨氏结婚,生三男三女。靠佃耕为生,生活贫困,为补家计,早晚替人补鞋,兼做更夫。1864年3月以兄弟三人名义,订立批星孙氏祖产径仔访税山埔种植果树合约。该项垦植计划未能实现,家道贫寒,直至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长子孙眉在檀香山发迹后,家境才有较大改观。1888年3月24日在翠亨村病逝。
   刘熙载(1813年-1881年),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世称融斋先生,江苏兴化人,中国近代文学家。刘熙载少孤贫,笃行力学。16岁时,曾作粮行学徒,后又以教蒙馆为生,1839年,中举,1844年,中进士,因其文章与书法均优,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1853年,奉命值上书房。1856年终,朝廷考察群吏,其名列一等。记名以道、府用。但不愿做地方官,宁愿到山东开馆授徒为生。两年后回京,仍为翰林院编修。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犯北京,京官多逃避,而刘熙载冒死独留,获湖北巡抚胡林翼赏识,任其湖北武昌江汉书院主讲。1864年,补国子监司业,继为广东学政,旋补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3年任期未满,即请假归里。1867年,其应上海道台应宝时之聘,任上海龙门书院主讲,历时14年,获“以正学教弟子,有胡安定风”之赞誉。其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时,俞樾掌杭州诂经精舍,两人时相过从,并称当世。1880年夏,其因寒疾久不愈,由友人萧穆等护送经苏州回故里。1881年,卒于故居古桐书屋,时年69岁。刘熙载认为“诗品出于人品”,他论诗也注意分析环境、经历、学养对诗人创作的影响。并将唐诗放在诗歌发展史中,分析了唐诗与前代和后世的关联。此外,刘熙载还对唐代的律诗、古诗、绝句等不同体裁的诗歌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某一作家于某一体裁的优劣,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平生著述,自订为《古桐书屋六种》,著名的《艺概》即其中之一。
   陈介祺(1813-1884年) ,中国清代金石学家。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字寿卿,号簠斋,晚号海滨病史 、齐东陶父。山东潍坊潍城区城里人。
   蒋光煦(1813年—1860年)清著名藏书家。字日甫、爱荀,号雅山、生沐、放庵居士,海宁硖石人。10岁而孤,母马氏亲自课读。及长,豪饮好客,兴趣广泛,音律、博弈、杂艺无不爱好。后专意收藏古籍名刻及金石书画,每遇善本,不惜千金购买。筑别下斋以藏,积古籍10万余卷,其中名刻善本居半,为海内知名藏书楼。并延揽学者张廷济、费晓楼、管庭芬、许光清等,常聚集于别下斋,校勘评论,问难析疑。辑刻有《别下斋丛书》《涉闻梓旧》,编校精当,为艺林所重。太平天国时,避居乡间,闻藏书楼被焚,呕血而亡。还刻有《瓯香馆集》《群玉堂、英光堂(米芾)残帖》;著有《东湖丛记》《斠补隅录》《花树草堂诗稿》《别下斋书画录》等。
   曹毓瑛(1813—1866)一名毓英,字子瑜,号琢如,江苏江阴人,晚清大臣。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历官军机章京、鸿胪寺少卿、同治初军机大臣、兵部尚书。
   刘家谋(1813~1853年),字仲为、苞川,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后以大挑任宁德、台湾教谕。所到之处,努力收集掌故。在宁德,著《鹤场漫录》2卷;在台湾4年中,著《海音》2卷,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咸丰二年(1852年),卒于府署。
   毕承昭(?-1813),号香南。山东省文登市文城东关(今文登市文山村)人。
   陈应台(1813~1885),号月卿,清代广西荔浦荔城镇人。家境贫困,但刻苦攻读,十四岁中平乐府案元,入郡学。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举人,道光二十五年中进士,先后任湖南省溆浦县、益阳县知县。道光二十八年(1848)益阳县遭水灾,应台先行开仓赈济灾民,并悬赏捞救,又在县内分设粥厂施赈,救灾不遗余力。但被上级官员认为擅行开仓,以违制定罪。凡开仓救济所用谷款

5月5日,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诞辰。
5月22日,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诞辰。
10月10日,朱塞佩·威尔第,意大利的歌剧作曲家。

 

【逝世名人】

   法式善(1752~1813)清代官吏、文学家。姓伍尧氏,原名运昌,字开文,别号时帆、梧门、陶庐、小西涯居士。

   谭子文(1733~1813),名廷柱,常以字相称,清代安徽旌德下洋村人,洋川毓文书院创始人。
   谢方端,清朝才女。阳春岗美轮水村人,生于公元1724年,卒于1813年,时年89岁,是廉吏谢仲埙的长女。谢方端幼年丧母,随父宦游,聪慧善读,二三过辄,记诵不忘,少时读书并跟其父学声韵,青年时期喜爱工诗填词,出口成章,学有所长,写作不辍,曾著有词赋一本和《小楼吟稿》一书(词赋现已遗失,《小楼吟稿》一书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在广东享有盛名。
   阎泰和(1739-1813),字鲁詹,号墨园,山西省平遥县东大阎村人。累升礼部员外郎、郎中。

   康基田(1728—1813)字仲耕,号茂园,山西兴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授江苏新阳知县,调昭文。为令几十年,迁广东潮州通判。以获盗功,晋秩同知。累迁河南河北道,调江南淮徐道,治河有声。五十二年,擢江苏按察使。命每年大汛赴淮、徐襄河务。六月,河南睢州河溢,基田奉檄驰往堵筑。次年,迁江宁布政使,兼河务如故。五十四年,署江南河道总督,寻回任。六月,基田防汛睢南,值周家楼河溢,上游魏家庄大埽翻陷,基田压焉,援救得生。诏嘉其奋勉,特加恩赉。五十五年,护理安徽巡抚。以高邮粮胥伪造印串,巡抚闵鹗元被严谴,褫基田顶戴。复以陈奏不实,革职逮问,遣戍伊犁。寻许赎罪,以南河同知用。五十六年,仍授淮徐道。五十九年,力守丰汛曲家庄堤,特诏褒奖。擢江苏按察使,调山东,仍兼黄、运两河事。
   钱大昭(1744年—1813年),清朝史学家。字晦之。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钱大昕之弟。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从学于其兄,时有“两苏”之比。参加校录《四库全书》、学问渊博,于经、史皆有造诣。
   姜炳璋(1736—1813)又说生卒年为(1707—1787),字石贞,号白岩,象山丹城人。
   祖之望(1754—1813),清朝大臣。字载璜,又字舫斋,号子久,福建浦城人。乾隆戊戌进士,改庶吉士,官至刑部尚书。有《皆山草堂诗钞》。
   莫瞻菉(1743~1813),字青友,号韵亭,河南卢氏高村人。祖父莫曜为鄢陵县教谕,父莫元龙为进士,曾任山东郓城县、鱼台县知县。
   万上遴(1739~1813)字殿卿,号辋冈,江西分宜(分宜城郊辋冈人)拔贡生。清朝画家,曾任清宫画院待诏,专事书画。上遴年少失父,家境清寒。从小聪颖好学,酷爱王维诗画,终日练习作画,画一幅画,就写一首诗。“诗、画、行、草”,均“细筋入骨”。

法国科学家,数学家 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逝世。
法国将军,莫罗战死于德累斯顿。

 
【中国大事记】

清朝大事记

8月5日,嘉庆帝颁布了严禁吸食鸦片的法令:侍卫官员买食鸦片烟者,革职枷号二月,军人等杖一百枷号一个月,太监枷号两个月,发往黑龙江为奴。
9月30日,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在河南滑县起义。
10月8日,北京天理教首领林清起义,攻入皇宫。

正月,廓尔喀遣使人贡。以云南缅宁界外土目张辅国抗命,击破之。

六月,禁宗室觉罗与汉人为婚。命修《明鉴》。伊犁将军晋昌以干预俄罗斯与哈萨克之争,降调。

七月,申禁鸦片,定官民吸食者罪。

九月,天理教首领李文成于滑县起事,其徒衆于长垣、定陶、曹县应之,破城杀官;总教首林清指挥徒衆活动北京,攻袭禁城,失败被捕,死。嘉庆帝为此下“罪己诏”。皇二子绵宁于此次突变中表现英勇,功封为智亲王。

十月,以汉军旗人有参加天理教者,命直隷屯居汉军旗人听州县管辖,编入保甲。

十一月,杨遇春率军镇压滑县暴动,李文成等败死。

十二月,陝西岐山县饥民以万五为首据三才峡起事,逾月败。滑县破,天理教首领俘者三死者三。
       是岁,广东外船入港吨位达四万九千馀吨。禁宗室觉罗子弟与汉人通婚。准驻防子弟从丙子(嘉庆二十一年)科起,应各省文武乡试。
==========

李文成起义  
  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初七日,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在河南滑县起义。李文成,河南滑县谢家庄人,木工出身。嘉庆十六年,他在天理教内被拥戴为教首,掌管“震卦”。天理教又名荣华会,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徒众以八卦作为分股名目,在北方各地积极发展组织,所以又叫八卦教。嘉庆十八年八月,八卦教首领李文成等人在河南浚县道口镇聚会,商定于九月十五日,成北京、河南、山东等地同时起事,然后共同攻打北京城。会后,李文回到滑县,私买战马,蓄养士卒,铸造甲仗,颁发旗号,集中全力人事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他的战友牛亮臣在滑县大坯山东坡,专门组织教徒数百人铸造军器;他本人则在谢家庄大犒起义军,进行宣传鼓动。因为人多势众,机密泄露,被清政府侦察到。滑县知县一面密报巡抚请兵镇压,一面先发制人,在九月初五日,派衙役将李文成、牛亮臣等首领逮捕下狱。审讯时李文成闲口不言,足胫被夹断,两股被打烂;牛亮臣被杖数百,血流遍体。李文成、牛亮臣被捕,起义消息外泄,形势十分危急。这时,另一首领宋元成认为,不如提前举事,直取滑县,事成后再攻取别的地方。这一意见被众人采纳。初七日,宋元成等聚集滑县教徒五千余人,个个头缠白布,身穿白衣,攻陷了滑县县城,杀死了知县强克捷和巡检刘斌,从监狱中救出李文成、牛亮臣等,起义提前爆发。随后,李文成在滑县衙署内设羽账,树大旗,上写“大明天顺李真主”七字,以牛亮臣为军师,宋元成为大元帅,又大封诸卦主为诸卦王,各首领为各宫伯、卦伯,各类先锋、总管。接着攻占了滑县附近的军事据点和屯粮要地道口镇,重兵围困北上要道浚县。几天之内,河南、山东天理教徒据浚县,破长垣,占定陶,克曹县,起义部众很快扩及到八万余人。嘉庆帝闻报后,立即命令直隶总督温承惠为钦差大臣,会同浙江巡抚高杞、山东巡同兴进攻天理教军。

 

李文成自焚身死  
  嘉庆十八年(1813)十一月二十日,在司寨之役中,天理教军失败,李文成举火自焚身死。李文成起义后,一直以滑县为大本营,随着清军的不断进攻,起义军占据的地方逐渐丧失,滑县便暴露在清军面前。天理教军的另一首领刘国明为了救援李文成,亲自率八百义军,取道清军围困薄弱的北门苇塘区,夜入县城,救出李文成。他们集合起义军战士四千余人,西进太行山,攻下辉县山内的司寨。不料清军也尾追到司寨,并且把司寨团团包围起来。十一月二十日,清军开始了对司寨的进攻。司寨背山临河,沟深墙固,便于防守。清军多次进攻,都被天理教军击退,激烈的战斗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寨前布满了清军士兵的尸体。下午,清军越濠而入,炸毁了寨墙的一角,冲入了寨内。天理教军退据民房,和清军展开巷战。战斗一直延续天黑,双方仍相持不下。于是,清军统杨芳便下令举火焚寨,边烧边攻。刹那间烟焰蔽空,天理教军战士处境艰危。最后,李文成,刘国明等被围困在一座碉楼中。杨芳亲自率众登楼,企图活捉李文成。就在这时,只见楼上闪出一将,自称刘国明,持刀跃出,击杀清军十余人,刘国明也英勇战死。杨芳又下令喊话,有活捉李文成来献的,受上赏;李文成若自动投降,其余人均免死。天理教军战士大义凛然,他们高呼“李文成在此,要杀即杀,绝不投降!”清兵层层围困,冲入碉楼。李文成等即举火自焚,数十人互相拥抱在一起而死,没有一人投降清军。

 

箱工万五起义  
  嘉庆十八年(1813)十二月,万五领导木箱工人在陕西岐县起义。岐山县地处南山老林地区,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各处无地的破产农民,流寓失所,便纷纷来此开荒度日。于是,不少商人便利用这里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并设木厂、纸厂、炭厂,有的还开采铁矿,铸农具、铁锅等,谋取厚利。木商开设的木厂在当地称为“木箱”。木商用包谷雇用木工,砍伐树林,然后锯成木板运出山外。嘉庆十八年,南山秋雨绵绵,包谷欠收,粮价上涨,木商们以包谷雇夫役获利顿减,便纷纷停工,以致当地木工失业缺食,面临饿死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岐山县三才峡木箱包头万五(万全忠),带领二百多木工到箱主处借粮。谁知箱主不但不借,还对他们横加辱骂。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万五领导木工们愤怒地夺取了箱主们的粮食,起义就这样爆发了。万五领导起义的木工们南下郿县入山,在独流河、青龙寨、佛爷滩等地焚烧木箱,攻破地主的寨堡。在斗争过程中,很多穷苦的木工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起义军迅速扩及到五千余人。万五对起义军进行了组织整顿,队伍分成黄、青、红、绿、白五号,各号首领号元帅、下设先锋、总兵等。各号时分时合,相互呼应。万五起义后,清朝陕西巡抚朱勋立刻向京师告急,嘉庆帝命陕甘总督长龄率一千五百人星夜赶到起义发生地,还命那彦成限期剿灭天理教起义,然后移师会剿木工起义。不久,清政府又命杨遇春率步兵及吉林、黑龙江马队赶往陕西,还调任杨芳为陕西西安总兵,以加强对万五领导的箱工起义军的镇压。二十七日,箱工起义军在西江口平木山等处和清军展开了激战。起义军遭受到很大损失,江元帅、何元帅、大旗手等十数员将领战死,万五被逼退入太白山老林深山之中,嘉庆十九年正月十二日,清军会师老君岭,并在宽沟口设下埋伏。十三日清晨,万五率众不幸进入清军埋伏圈。清军发起突然袭击,箱工起义军缺乏准备,战死大半。万五受伤被俘后,壮烈牺牲。不久,起义军余众也被清军诈骗设伏歼灭。万五领导的箱工起义遂告失败。

 

癸酉之变
  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京城爆发“癸酉之变”,震动全国。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在林清的领导下,以“奉天开道”为旗帜,于九月份发动起义。十五日,200名天理教徒发动京城之变,攻入紫禁城东华门、西华门,直插清廷皇宫重地,经过浴血奋战,终因力量悬殊,宣告失败。十七日林清被捕,清廷开始对大兴、通县一带的天理教众进行大肆搜捕,短短4年内就屠杀了700余人。为响应林清的京城起义,直、鲁、豫三省的天理教徒在华北十几个州县先后起事,声势浩大,震惊朝野。可惜因力量对比太悬殊,在短短半年内便宣告失败,起义首领们都被处死。因1813年为癸酉年,故史称“癸酉之变”。“癸酉之变”这场由天理教发起的较大型农民暴动震撼了华北大地。

 

天理教军攻打紫禁城  
  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十五日,林清领导天理教军,攻打京师紫禁城。林清,本籍浙江,久居直隶大兴县黄村,原为大兴巡检司书吏。嘉庆十一年五月,他加入荣华会,因为轻财好义,很为教民拥戴,掌管“坎卦”。林清传教活动遍及河北各地,重点是京畿附近。教徒中除农民、小市民、说唱卖艺者外,还有下级吏役和宫禁中的低级太监。嘉庆十八年八月河南浚县道口镇会议之后,林清即返回黄村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李文成起义提前发动后,由于清兵堵截拦阻,队伍没有能迅速北上,因此林清对滑县起义发生变化一无所知,仍按原来计划进行准备。九月十五日,林清联络的教徒二百余人,分成东、西两队,乔装打扮,潜伏在东华门外和西华门外,准备的兵器则混杂在酒肆中。将近中午,在太监接应下,两队相继夺门入宫。东队由陈爽居首,刘呈祥押后,太监刘得财、刘金引路,进入东华门;西队由陈文魁居首,刘永泰押后,太监高泰、高广福引路,进入西华门。太监王福禄、阎进喜居中接应。按原计划规定,进入紫禁城后,由陈爽指挥战斗,林清坐镇黄村,等候河南天理教军的到来。进入东华门的天理教军,很快被司阍官兵发现。官军急忙关闭城门,天理教军大部分被关在苍震门外,进入宫廷的仅十余人。这十八人经过激烈战斗,终因道路不熟,力量过于单薄,而被杀被俘。进入西华门的天理教军,先攻打尚衣监文颖馆,然后攻打隆宗门。由于时间耽搁,隆宗门关闭,有的进入内右门。宫廷内展开了一场浴血战斗,天理教军有的由门外诸廊房越墙进入内宫,有的被阻于隆宗门外,陷身虎穴,以寡敌众,全无畏惧。当时,皇子旻宁(即后来的道光帝)等正在上书房,闻变后戎装上阵,用鸟枪射击天理教军。不久,内务府大臣领兵进入神武门增援,火器营一千多官兵也进入宫内。进入皇宫的天理教军经过英勇搏斗,最后被残酷镇压。起义教徒有三十一人牺牲,四十一人被俘。紫禁城侍卫护军四十一名被打死,六十名被打伤。十九日,在黄村等候消息的林清被清军捕获,不久与其他起义的天理教徒一同被磔身死。刚刚木兰秋狩返回的嘉庆帝在烟郊行宫闻讯后,大惊失色,连忙颁布罪己诏,还作诗说: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清军攻下滑县  
  嘉庆十八年(1813)十二月十二日清军攻陷滑县,天理教起义最后失败。李文成牺牲后,天理教起义军面临迅速瓦解的危险境地,滑县成了最后的一个据点。滑县城墙坚厚,外砖中沙,炮火难以攻破,所以清军围攻数十天,始终未能攻下。司寨之役后,清军集中兵力,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加强了进攻滑县的力量。十二月初十日,清军统帅那彦成下令各路清军同时对滑县五个城门发起攻击。清军暗挖地道,埋下炸药,把西南角的城垣崩裂了二十余丈。随后清军一拥而入,冲进南门,其他各门也连续被清军攻破。天理教起义军战士在城内和清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经过一昼夜的战斗,双方都有很大伤亡。十一日,天理教起义军依民房负隅抵抗,仍然控制着城内据点五六十处。清军无可奈何,便纵火焚烧民房,起义军面临的形势十分危急。这时,天理教起义军首领牛亮臣、徐安国劝李文成妻子张氏装扮成难民出城,但是,张氏毅然表示:与滑县城共存亡,不战锴不是英雄!随后,她挥刀巷战,击杀清军多名以后,自缢而死。清军攻下了滑县城,天理教起义军战士惨遭杀戮。大元帅宋元成阵亡,艮宫王王道隆、震宫王刘荣顺、巽官王冯相林、坎宫王尹振、乾宫王寿光德等首领全部壮烈牺牲。牛亮臣、徐安国被俘以后解送京师,磔死枭首。轰轰烈烈的天理教起义最终失败了。

 

学者法式善病逝  
  嘉庆十八年(1813),法式善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一岁。法式善本名运昌,字开文,又字梧门,号时帆,蒙古乌尔济氏,隶内务府正黄旗。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历任左庶子、国子监祭酒、侍讲学士等官。乾隆帝弘历把他改名为法式善,是满语勤勉的意思。他的确也是一个的勤奋的学者,曾参与《皇朝文颖》、《全唐文》等书的编纂。法式善精于史学,对清朝典章制度尤为熟悉。他还擅长文学,是当时有名的诗人。他论诗主张“神韵说”,作诗学唐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人,诗风清峭峻刻,幽微宕往。主要著作有《清秘述闻》、《槐厅载笔》、《陶庐杂录》、《存素堂诗集》等。

 

【外国大事记】

1月28日,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所著小说《傲慢与偏见》首次出版。
3月10日,德国铁十字勋章被设立。
4月27日,美军攻陷安大略首府、现在的多伦多。
5月22日,吉奥阿基诺·罗西尼的著名歌剧《阿尔及尔的意大利女郎》于威尼斯首演。
5月22日,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诞辰。
6月21日,爆发维多利亚战役。
10月12日,伊朗被迫签订了《古利斯坦条约》,使沙俄取得了高加索山脉以南属于伊朗的大片土地,并在伊朗获得种种特权。
10月16日--10月19日,莱比锡会战,拿破仑指挥的法军战败。
10月31日,莱茵联邦解散。

 

【清代诗词】

别意
作者:谭嗣同 朝代:清代
志士叹水逝,行子悲风寒。风寒犹得暖,水逝不复还!况我别同志,遥遥千里间。缆祛泣将别,芳草青且歇。修途浩渺漫,形分肠断绝。何以压轻装,鲛绡缝云裳。何以壮行色,宝剑丁香结。何以表劳思,东海珊瑚枝。何以慰辽远,勤修惜日短。坠欢无续时,嘉会强相期。为君歌,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

 
【其他阅读】
=======

 

 

2024年11月5日 20:51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