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十五年,公元45年,农历乙巳(蛇)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汉.建武二十一年
公元四十五年
【同时期政权】
【匈奴】,第二十任,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名舆 (18年 - 46年 )
【高句丽】第四任国王.解邑朱(闵中王)(在吉林)(44年十一月至48年在位)
========
=========
公元45年2月6日
农历:45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595年10月29日,波斯历:1323年11月17日,星期:星期六,干支:乙巳年 丁丑月 甲辰日,属相:蛇,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五九第8天,儒略日数:1737531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汉纪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二十一年(乙巳,公元四五年)
春,正月,追至不韦,斩栋蚕帅,西南诸夷悉平。
乌桓与匈奴、鲜卑连兵为寇,代郡以东尤被乌桓之害。其居止近塞,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至于郡县损坏,百姓流亡,边陲萧条,无复人迹。秋,八月,帝遣马援与谒者分筑保塞,稍兴立郡县,或空置太守、令、长,招还人民。乌桓居上谷塞外白山者最为强富,援将三千骑击之,无功而还。鲜卑万馀骑寇辽东,太守祭肜率数千人迎击之,自被甲陷陈。虏大奔,投水死者过半,遂穷追出塞。虏急,皆弃兵裸身散走。是后鲜卑震怖,畏肜,不敢复窥塞。
冬,匈奴寇上谷、中山。
莎车王贤浸以骄横,欲兼并西域,数攻诸国,重求赋税,诸国愁惧。车师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国俱遣子入侍,献其珍宝;及得见,皆流涕稽首,愿得都护。帝以中国初定,北边未服,皆还其侍子,厚赏赐之。诸国闻都护不出,而侍子皆还,大忧恐,乃与敦煌太守檄:“愿留侍子以示莎车,言侍子见留,都护寻出,冀且息其兵。”裴遵以状闻,帝许之。
公元四十五年大事记
安定属国胡反叛
建武二十一年(45),安定属国(今甘肃镇原)胡人反叛,屯聚青山。光武帝刘秀遣将兵长史陈訢征讨,随即平息了反叛。
乌桓、匈奴连兵犯境
建武初年,乌桓、匈奴及鲜卑连兵寇掠边郡,代郡以东受害尤其严重。乌桓聚居地靠近边塞,早上由居地出发,晚上就至达汉边郡城郭,边郡民庶,深受其害,百姓流亡。上谷塞外白山一带乌桓最为强盛,为患也最严重。建武二十一年(45),光武帝刘秀派遣伏波将军马援率领三千骑兵出五阮关(今河北涞水西)进击乌桓。乌桓得知消息,相率逃走,马援率军追击,斩首百余级返回。乌桓尾随袭击汉军。马援日夜兼行撤退,入塞后,战马就死了千余匹。
杜林为大司空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陕西咸阳市)人。早年好学深思,后从师张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曾任郡吏。新莽败亡后,与其弟仁成等人为避乱至河西往依隗嚣。隗嚣十分敬重,但杜林不愿为官。建武六年(30),杜成去世,杜林持丧东归。光武帝刘秀听说回到三辅后,被光武帝征拜为侍御史。群乃以其名德,十分敬惮。后接替王良为大司徒司直,建武十一年司直官省罢,为光禄勋。内奉宿卫,外总三署。任事周密敬慎,选举公平。后皇太子废为东海王,又为王傅。第二年转迁少府。建武二十二年再为光禄勋。不久,接替朱浮为大司空,博雅多通。为相称职。建武二十三年死,光武帝刘秀亲自送葬。
西域十八请置都护
莎车王贤日渐骄横,对西域各国重赋诛求,企图兼并诸国,诸国忧惧。建武二十一年(45),车师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国国主遣子入侍汉朝,贡献珍宝,请求汉朝派驻西域都护,保护诸国。光武帝刘秀认为天下初定,北边尚未臣服。无力顾及西域,于是退回质子并赐予大量珍宝。西域诸国闻讯十分忧恐,就写给敦煌太守裴遵,愿意留下侍子为质向莎车国表示,西域都护不久即可出塞,希望莎车王贤偃息兵戈。裴遵上奏光武帝,刘秀表示同意。
[两汉] 佚名
豹则虎之弟,鹰则鹞之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