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九年,公元9年,农历己巳(蛇)年,天干五行属土 始建国元年
公元九年
出生名人:
郭况出生:郭况(公元9—59年),字号不详,真定藁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父郭昌,母亲是真定恭王之女刘氏,自号郭主。其姐郭圣通为汉光武帝的第一位皇后。东汉外戚大臣,光武帝刘秀第一任皇后郭圣通的弟弟,阳康思侯郭昌的儿子。小心谨慎,恭谦下士。光武帝继位,历任黄门侍郎、城门校尉。随着郭圣通成为皇后,受封绵蛮县侯。建武二十年,累迁大鸿胪,受到无数赏赐,家中号称“金窟”。汉明帝继位,加位特进。
永平二年(59年),去世,时年五十一,谥号为节。
【家庭成员】
父亲:郭昌,追封阳康思侯。
母亲:刘氏,真定恭王之女。
姐姐:郭圣通,光武帝刘秀第一任皇后,废为沛国太后。
儿子:郭璜,驸马都尉,迎娶光武帝第四女淯阳公主刘礼
贾复出生:贾复(9年一55年):字君文,东汉杰出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汉族,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人,出身儒生。少好习《尚书》。新莽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后归刘秀,任都护将军。刘秀即位,任执金吾,封胶东侯。临阵身先士卒,屡受重创。晚年退居私第,仍参议国家大事。
【家庭成员】
儿子:贾忠,胶东侯。
儿子:贾邯,胶东侯。
儿子:贾宗,即墨侯,朔方太守。
儿子:贾武仲,贾复第五子。
儿媳:马姜,贾武仲之妻,马援之女。
孙子:贾敏,贾忠之子,胶东侯,后因罪废除爵位。
孙子:贾育,贾邯之子,胶东侯。
孙子:贾参,贾宗之子,即墨侯。
曾孙,贾长,贾育之子,胶东侯。
曾孙:贾建,贾参之子,即墨侯,侍中、光禄勋。
阴兴出生:阴兴(9年—47年),字君陵。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初年将领、外戚,光烈皇后阴丽华同母弟。
阴兴历任黄门侍郎、期门仆射等职,随从光武帝刘秀征伐四方,深受刘秀的信赖。建武九年(33年),任侍中,被赐爵关内侯,阴兴坚决推辞。后任卫尉,与执金吾阴识共同辅导太子刘庄。建武二十年(44年),刘秀患重病,任命阴兴为侍中,并让他接受遗诏顾命。不久,刘秀病愈后又有意让阴兴出任大司马,被他流泪推辞。建武二十三年(47年),阴兴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后被追谥为翼侯。
【家族成员】
先祖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贤相。
管修,管仲七世孙,任楚国阴地大夫。
父亲:阴陆,建武九年(33年)追赠宣恩侯,谥号哀。
母亲:邓氏,建武九年(33年)被盗贼杀害。
兄弟姐妹
异母兄
阴识,字次伯,官至执金吾,封原鹿侯。卒谥曰贞。
从兄
阴嵩,官至执金吾。
同母姐
光烈皇后阴丽华,嫁于光武帝刘秀。
弟弟
阴欣,建武九年(33年)与邓氏都被杀害,同年追赠宣义侯,谥号恭。
阴就,世袭阴陆爵位宣恩侯,后改封为新阳侯。官至少府,特进。
儿子
阴庆,永平元年(58年)封鲷阳侯,官至黄门侍郎。
阴博,永平元年(58年)封(氵隐)强侯。
阴员,被任命为郎。
阴丹,被任命为郎。
孙子
阴琴,阴庆之子,在他死后世袭鲷阳侯爵位。
曾孙
阴万全,阴琴之子,在死后世袭鲷阳侯爵位。
玄孙
阴桂,阴万全之子,在死后世袭鲷阳侯爵位。
建兴帝王莽废西汉孺子婴(刘婴)为定安公,西汉灭亡。
《资治通鉴》汉纪
王莽中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九年)
春,正月,朔,莽帅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韨上太皇太后,顺符命,去汉号焉。
初,莽娶故丞相王孙宜春侯咸女为妻,立以为皇后;生四男,宇、获前诛死,安颇荒忽,乃以临为皇太子,安为新嘉辟。封宇子六人皆为公。大赦天下。
莽乃策命孺子为定安公,封以万户,地方百里;立汉祖宗之庙于其国,与周后并行其正朔、服色;以孝平皇后为定安太后。读策毕,莽亲执孺子手,流涕歔欷曰:“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哀叹良久。中傅将孺子下殿,北面而称臣。百僚陪位,莫不感动。又按金匮封拜辅臣:以太傅、左辅王舜为太师,封安新公;大司徒平晏为太傅,就新公;少阿、羲和刘秀为国师,嘉新公;广汉梓潼哀章为国将,美新公;是为四辅,位上公。太保、后承甄邯为大司马,承新公;丕进侯王寻为大司徒,章新公;步兵将军王邑为大司空,隆新公;是为三公。太阿、右拂、大司空甄丰为更始将军,广新公;京兆王兴为卫将军,奉新公;轻车将军孙建为立国将军,成新公;京兆王盛为前将军,崇新公;是为四将。凡十一公。王兴者,故城门令史;王盛者,卖饼;莽按符命求得此姓名十馀人,两人容貌应卜相,径从布衣登用,以示神焉。是日,封拜卿大夫、侍中、尚书官凡数百人,诸刘为郡守者皆徙为谏大夫。改明光宫为定安馆,定安太后居之;以大鸿胪府为定安公第;皆置门卫使者监领。敕阿乳母不得与婴语,常在四壁中,至于长大,不能名六畜;后莽以女孙宇子妻之。
莽策命群司各以其职,如典诰之文。置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位皆孤卿。更名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曰作士,太常曰秩宗,大鸿胪曰典乐,少府曰共工,水衡都尉曰予虞,与三公司卿分属三公。置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分主中都官诸职。又更光禄勋等名为六监,皆上卿。改郡太守曰大尹,都尉曰大尉,县令、长曰宰。长乐宫曰常乐室,长安曰常安。其馀百官、宫室、郡县尽易其名,不可胜纪。封王氏齐缞之属为侯,大功为伯,小功为子,缌麻为男;其女皆为任。男以“睦”,女以“隆”为号焉。又曰:“汉氏诸侯或称王,至于四夷亦如之,违于古典,缪于一统。其定诸侯王之号皆称公,及四夷僭号称王者皆更为侯。”于是汉诸侯王二十二人皆降为公,王子侯者百八十一人皆降为子,其后皆夺爵焉。
莽又封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夏、商、周及皋陶、伊尹之后皆为公、侯,使各奉其祭祀。
莽因汉承平之业,府库百官之富,百蛮宾服,天下晏然,莽一朝有之,其心意未满,狭小汉家制度,欲更为疏阔。乃自谓黄帝、虞舜之后,至齐王建孙济北王安失国,齐人谓之王家,因以为氏;故以黄帝为初祖,虞帝为始祖。追尊陈胡公曰陈胡王,田敬仲曰齐敬王,济北王安曰济北愍王。立祖庙五、亲庙四。天下姚、妫、陈、田、王五姓皆为宗室,世世复,无有所与。封陈崇、田丰为侯,以奉胡王、敬王后。
天下牧、守皆以前有翟义、赵明等作乱,领州郡,怀忠孝,封牧为男,守为附城。以汉高庙为文祖庙。汉氏园寝庙在京师者,勿罢,祠荐如故。诸刘勿解其复,各终厥身;州牧数存问,勿令有侵冤。
莽以刘之为字“卯、金、刀”也,诏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乃罢错刀、契刀及五铢钱,更作小钱,径六分,重一铢,文曰“小钱直一”,与前“大钱五十”者为二品,并行。欲防民盗铸,乃禁不得挟铜、炭。
夏,四月,徐乡侯刘快结党数千人,起兵于其国。快兄殷,故汉胶东王,时为扶崇公。快举兵攻即墨,殷闭城门,自系狱。吏民拒快。快败走,至长广死。莽赦殷,益其国满万户,地方百里。莽曰:“古者一夫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秦坏圣制,废井田,是以兼并起,贪鄙生,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阑,制于民臣,颛断其命,缪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故富者犬马馀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奸。俱陷于辜,刑用不错。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馀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
秋,遣五威将王奇等十二人班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德祥五事,符命二十五,福应十二。五威将奉符命,赍印绶,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徼外蛮夷,皆即授新室印绶,因收故汉印绶。大赦天下。五威将乘乾文车,驾坤六马,背负敝鸟鸟之毛,服饰甚伟。每一将各置五帅,将持节,帅持幢。其东出者至玄菟、乐浪、高句骊、夫馀;南出都隃徼外,历益州,改句町王为侯;西出者至西域,尽改其王为侯;北出者至匈奴庭,授单于印,改汉印文,去玺曰章。
冬,雷,桐华。
以统睦侯陈崇为司命,主司察上公以下。又以说符侯崔发等为中城、四关将军,主十二城门及绕霤、羊头、肴黾、汧陇之固,皆以五威冠其号。
又遣谏大夫五十人分铸钱于郡国。
是岁,真定、常山大雨雹。
公元九年大事记
孺子婴废
王莽始建国元年(9)正月,王莽废孺子刘婴为定安公,封以万户,地方百里,并置门卫、使者对其监护和管理。
封拜四辅三公四将
始建国元年(9)正月,王莽依金匮封拜辅政大臣,授任命太傅左辅、骠骑将军安阳侯王舜为太师,封安新公;大司徒就德侯平晏为太傅,就新公;少阿、羲和、京兆尹红休侯刘歆为国师、嘉新公;广汉郡梓潼县人哀章为国将,、美新公。是为四辅,位列上公。又任命太保后承阳侯甄邯为大司马,封承新公;丕进侯王寻为大司徒,章新公;步兵将军成都侯王邑为大司空,赐封隆新公。是为三公。任命太阿右弼、大司空、卫将军广阳侯甄丰为更始将军,封广新公;京兆尹人王兴为卫将军,奉新公;轻车将军成武侯孙建为立国将军,成新公;京净尹人王盛为前将军、崇新公。是为四将。凡十一公。王兴原为城门令史,王盛是卖饼的。王莽依照符命找到同姓同名者十多人,因两人相貌符合卜相,所以从平民提拔为大臣,以显示神意,其他同姓名者也都授任郎。同日,授任卿大夫、侍中、尚书官职共数百人。凡刘姓持族担任郡太守者,一律调任谏大夫。
置大司马允等官
始建国元年(9)正月,王莽置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等官,位皆孤卿,下不置大夫;又大改内外官名及宫室之名;贬汉诸侯王三十二人为公,王子侯一百八十一人为子,四裔称王者皆更为侯。
更作小钱
始建国元年(9)正月,王莽认为“刘”字的形状结构是上有卯,下有金,旁又有刀,因此禁刚卯佩饰及金刀货币。于是罢错刀、契刀及五铢钱更作小钱,重一铢前“大钱五十”者为两,同时流通。为防止民间私铸钱,又下禁令不准私藏铜和炭。
新莽定六书
五莽改汉为新,多变动制度,改定书体为六各,即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鸟虫书。古文为孔壁经书所用文字,即一种战国文字;奇字是有异于孔壁古文的其他战国文字;篆书即小篆;佐书即秦隶;缪篆为小篆变体,用于刻印;鸟虫书即秦体虫书,用于旗帜和符信。
扬作《剧秦美新》
新莽始建国元年(9),扬雄为中散大夫。模仿司马相如《封禅文》作《剧秦美新》一篇,奏献王莽。其文批判秦朝的种种暴政,称美王莽建立的新朝膺受天命,祥瑞屡见,又仁德普施,文教昌明,旨在为王莽政权的合法性制造舆论。
刘快起兵反莽
始建国元年(9)四月,徐乡侯刘快结党数千人起兵反莽,举兵攻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败死。
行王田制
始建国元年(9),王莽代汉称帝后,针对当时严重的土地和奴婢问题,下令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奴婢改名为私属,均不准买卖。规定一家男子不超过八人而占田数超过一井(九百亩)的,应将多余的田分给九族乡邻中无田或少田的人,原来没有土地而应授田的人也按上述原则授与土地。敢有反对,无视法律惑乱民众的,即流放边远地区。这一措施,意在缓和土地兼并和以上流民卖身为奴。但诏令颁行后,分田授田的规定未能实施,只是冻结了土地和奴婢的买卖,地主、官僚、工商主因继续买卖土地奴婢而获罪的不可胜数,因此纷起来反对。
遣使扬威
始建国元年(9)秋,王莽遣五威将王奇等十二人出行宣扬新朝武威,外及匈奴、西域,皆即授新室印绶,因收故汉印绶。
置五威司命
始建国元年(9)冬,王莽置五威司合,主司察上公以下官吏;中城、四关将军,主十二城门及淆山、渑池等中处险隘,皆冠以五威之号。
刘都谋起兵
始建国元年(9)冬,真定(今河北正定南)刘都等谋举兵反莽,被发觉,皆诛。
触龙说赵太后
[两汉] 刘向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刘向(前77年-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