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军~原青州黄巾军军主力(192年降曹)
青州军
所处时期:东汉至三国
中文名:青州军
别名:青州黄巾军、青州兵
所属阵营:黄巾军→曹操(曹魏,192年降曹)
总兵力:百余万人
青州军,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青州黄巾军。在东汉末年,初平三年(192年)十二月,青州黄巾军的主力部队选择无条件向曹操投降,这并非是因为战败而被迫投降,而是出于战略考量。 当时,投诚后的青州黄巾军及其家属共计有百余万人之多。在这庞大的人群中,约有三十万身体强壮、体魄健硕者被曹操精心挑选出来,编组成了一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锐部队——“青州兵”。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地整合了这支庞大的武装力量,也使得曹操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对于那些没有被编入军队的青州黄巾军成员,他们则被安排专心从事农业生产,为后方提供稳定的补给保障。这样的安排既解决了这些人的生计问题,又确保了军队的后勤供应,可谓一举两得。 经过曹操的严格管理和训练,这支曾经的流民武装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正规军。不久之后,青州兵便投入到各种战斗中,成为了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军事力量之一。
【史料争论】
观点一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曹操刚刚平定黄巾军之后,公孙瓒应袁术之请求,派遣刘备屯兵于高唐、单经驻守平原、盟友陶谦则屯兵于发干,以对占据冀州的袁绍形成威胁。这标志着青州兵首次登上历史舞台。 当时,陶谦的军队驻扎在东郡的辖地之内,而平原与高唐也与济北国相邻。因此,为了打破袁术所设下的包围圈,曹操便与袁绍联合,进行了南北夹击。此次战役不仅成功瓦解了袁术的军事布局,也为曹操与陶谦之间的矛盾埋下了伏笔。这场战斗的胜利,使得曹操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方势力的核心人物。 与此同时,青州兵逐步朝着职业化、世代为兵的方向发展。根据史料记载,自初平三年(192年)十二月被收编以来,青州兵至少存续了二十八年(192-220年)。若非世代相传的职业军人制度,这支队伍很难维持如此长的时间。然而,关于青州兵最终的命运,历史上却鲜有明确记载。有一种说法是,在200年左右,青州兵可能成为了第二批屯田军户,但这一说法至今无法得到确切考证。 然而,在青州兵存在的期间,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只听从曹操一人的命令。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去世后,驻扎在洛阳的青州兵以为天下将陷入混乱,纷纷鸣鼓擅离职守,拒绝服从包括曹操接班人曹丕在内的任何指挥。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在短期内造成了极大的动荡,甚至险些引发更为严重的动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充分体现了青州兵对曹操个人的高度忠诚和依赖,反映出曹操作为统帅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和领导力。 综上所述,青州兵不仅是东汉末年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其发展历程也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格局与军事变革。
观点二
【其他阅读】
【历史年号查询表】
【朝代帝王世系】
=======